一种输液室用药品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325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室用药品混合装置,包括瓶体,所述瓶体包括基体和聚四氟乙烯内套,所述瓶体的顶部设置有一次性医用橡胶塞,所述一次性医用橡胶塞顶部的中心处镶嵌有聚氨酯橡胶块,所述瓶体正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所述瓶体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一次性医用橡胶塞、聚氨酯橡胶块、控制按钮、小型马达、转杆、二次锂纽扣电池组、电池槽、螺旋叶片、小型紫外线杀菌灯主体、搅拌杆、底板、网框、通孔、基体和聚四氟乙烯内套配合使用,具有高效混合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混合装置一般采用人工摇晃的形式将药物混合,存在混合不均匀、混合时间长的缺点,降低了混合装置混合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室用药品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输液
,具体为一种输液室用药品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疗过程中,为了使得病人快速痊愈,会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对病人进行输液治疗,而各类药物成分不同,为了医治不同的病症,通常会将多种药物按一定比例混合,例如药品颗粒-药液混合和药液-药液混合等方式,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传染病和流行性感冒会使得大量病人存在相同症状,同一科室中出现大量相同症状病人时,大都是将定量药物放置在一次性容器内,而后人工摇晃混合,最后将药液通过针管等容器加注至输液瓶内,对病人进行输液,现有的混合装置一般采用人工摇晃的形式将药物混合,存在混合不均匀、混合时间长的缺点,降低了混合装置的混合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室用药品混合装置,具备高效混合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混合装置一般采用人工摇晃的形式将药物混合,存在混合不均匀、混合时间长的缺点,降低了混合装置混合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液室用药品混合装置,包括瓶体,所述瓶体包括基体和聚四氟乙烯内套,所述瓶体的顶部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室用药品混合装置,包括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包括基体(18)和聚四氟乙烯内套(19),所述瓶体(1)的顶部设置有一次性医用橡胶塞(2),所述一次性医用橡胶塞(2)顶部的中心处镶嵌有聚氨酯橡胶块(3),所述瓶体(1)正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4),所述瓶体(1)的底部开设有卡槽(6),所述卡槽(6)的内腔卡接有电池弹性卡板(7),所述卡槽(6)内腔的顶部开设有电池槽(11),所述电池槽(11)内腔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二次锂纽扣电池组(10),所述电池槽(11)内腔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小型马达(8),所述小型马达(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9),所述转杆(9)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室用药品混合装置,包括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包括基体(18)和聚四氟乙烯内套(19),所述瓶体(1)的顶部设置有一次性医用橡胶塞(2),所述一次性医用橡胶塞(2)顶部的中心处镶嵌有聚氨酯橡胶块(3),所述瓶体(1)正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4),所述瓶体(1)的底部开设有卡槽(6),所述卡槽(6)的内腔卡接有电池弹性卡板(7),所述卡槽(6)内腔的顶部开设有电池槽(11),所述电池槽(11)内腔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二次锂纽扣电池组(10),所述电池槽(11)内腔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小型马达(8),所述小型马达(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9),所述转杆(9)的顶部贯穿至瓶体(1)内腔的顶部,所述转杆(9)表面的底部固定套设有螺旋叶片(12),所述转杆(9)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4),所述转杆(9)表面的顶部固定套设有底板(15),所述底板(15)顶部的外圈固定连接有网框(16),所述转杆(9)的内壁开设有通孔(17),所述瓶体(1)内腔的两侧均镶嵌有小型紫外线杀菌灯主体(13)。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季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华慧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