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约占地面积型事故污水应急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192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约占地面积型事故污水应急池,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两端顶部侧壁分别设有进水管和沉淀池出水管,所述沉淀池下方设置事故应急池,所述事故应急池顶部设有事故应急池进水管,所述事故应急池进水管入口与沉淀池出水管相连,所述事故应急池一端底部设有排污泵,所述排污泵通过事故应急池出水管与后端污水处理设施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沉淀池和事故应急池上下分层设置,节约占地面积,有利于环境美观,相比传统布置,可大大减少地面空间,特别适合于建设用地紧张、环境要求较高的地方,应用前景广阔,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约占地面积型事故污水应急池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约占地面积型事故污水应急池。
技术介绍
事故应急池是指在发生事故时,能有效接纳装置排水、消防水等污染水,以防止事故污染水进入外环境造成污染的污水收集设施。在实际事故处置过程中,通过事故应急池收集事故废水,最大程度降低了由事故引发次生水环境污染事件概率,保障了环境安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69-2018)要求,建设项目应设置事故废水收集(尽可能以非动力自流方式)和应急储存设施,以满足事故状态下收集泄漏物料、污染消防水和污染雨水的需要。事故应急池容积与污水规模有关,一般容积较大,导致传统事故污水应急处理设施占地面积也较大,因此急需开发一种节约占地面积型事故污水应急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节约占地面积型事故污水应急池,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节约占地面积型事故污水应急池,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两端顶部侧壁分别设有进水管和沉淀池出水管,所述沉淀池下方设置事故应急池,所述事故应急池顶部设有事故应急池进水管,所述事故应急池进水管入口与沉淀池出水管相连,所述事故应急池一端底部设有排污泵,所述排污泵通过事故应急池出水管与后端污水处理设施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出水管入口处设有集水槽,所述沉淀池出水管近出口处设有非事故污水控制阀,所述事故应急池进水管上设有事故污水控制阀。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设有刮泥装置,所述事故应急池另一端设有污泥泵井,所述沉淀池底部通过排泥管与污泥泵井顶部相连,所述污泥泵井底部设有排泥泵,所述污泥泵井一侧设有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污泥浓缩池和污泥脱水车间。进一步的,所述刮泥装置包括设置于沉淀池顶部的控制小车,所述控制小车底部设有穿过沉淀池池顶深入到沉淀池内的控制杆,所述控制杆底部设有与沉淀池池底相连的刮泥铲。进一步的,所述事故应急池底部设有多排穿孔管,所述事故应急池出水管与穿孔管之间通过外部支管相连,且外部支管设有防积泥控制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沉淀池和事故应急池上下层设置,减少占地面积,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有利于环境美观,相比传统布置,可大大减少地面空间,特别适用于建设用地紧张、环境要求较高的地方,应用前景广阔,社会、经济效益显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节约占地面积型事故污水应急池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沉淀池;2.事故应急池;3.污泥泵井;4.污泥浓缩池;5.污泥脱水车间;6.进水管;7.刮泥装置;7.1控制小车;7.2控制杆;7.3刮泥铲;8.集水槽;9.沉淀池出水管;10.非事故污水控制阀;11.事故应急池进水管;12.排污泵;13.事故应急池出水管;14.外部支管;15.穿孔管;16.事故污水控制阀;17.排泥管;18.排泥泵;19.防积泥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节约占地面积型事故污水应急池,包括沉淀池(1),所述沉淀池(1)两端顶部侧壁分别设有进水管(6)和沉淀池出水管(9),所述沉淀池(1)下方设置事故应急池(2),所述事故应急池(2)顶部设有事故应急池进水管(11),且事故应急池进水管(11)入口与沉淀池出水管(9)相连,所述事故应急池(2)一端底部设有排污泵(12),且排污泵(12)通过事故应急池出水管(13)与后端污水处理设施相连。所述沉淀池出水管(9)入口处设有集水槽(8),所述沉淀池出水管(9)近出口处设有非事故污水控制阀(10),所述事故应急池进水管(11)上设有事故污水控制阀(16)。所述事故应急池(2)另一端设有污泥泵井(3),所述沉淀池(1)底部通过排泥管(17)与污泥泵井(3)顶部相连,所述污泥泵井(3)底部设有排泥泵(18),所述污泥泵井(3)一侧设有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污泥浓缩池(4)和污泥脱水车间(5)。所述沉淀池(1)设有刮泥装置(7),刮泥装置(7)包括控制小车(7.1)、控制杆(7.2)和刮泥铲(7.3),可及时清理沉淀池(1)底部积泥。所述事故应急池(2)底部设有多排穿孔管(15),事故应急池出水管(13)与穿孔管(15)之间通过外部支管(14)相连,且外部支管(14)上设有防积泥控制阀(19),可有效控制事故应急池(2)底部积泥情况。工作原理:一般情况下,事故应急池进水管11上的事故污水控制阀16关闭,沉淀池出水管9上的非事故污水控制阀10开启,非事故污水通过进水管6进水沉淀池1中,沉淀净化后,产生的清水通过集水槽8和出水管9流出,刮泥装置7将沉淀池1底部的污泥通过排泥管17排入污泥泵井3,污泥泵井3中的排泥泵18将污泥依次输送至污泥浓缩池4和污泥脱水车间5,产生的泥块外运处理;当发生事故,污水处理不达标时,沉淀池出水管9上的非事故控制阀10关闭,事故应急池进水管11上的事故污水控制阀16开启,不达标污水进入事故应急池2中短暂储存,同时事故应急池2的排污泵12开启,将储存不达标污水通过事故应急池出水管13输送至后端污水处理设施继续处理,并根据事故应急池2的积泥情况,开启外部支管14上的防积泥控制阀19,分流一部分污水通过穿孔管15对事故应急池2中污水进行水力搅拌,防止积泥。事故解除恢复正常后,将事故应急池进水管11上的事故污水控制阀16关闭,出水管9上的非事故控制阀10开启,事故应急池2中的不达标污水输送完成后,事故应急池2中的排污泵12亦停止工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约占地面积型事故污水应急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1),所述沉淀池(1)两端顶部侧壁分别设有进水管(6)和沉淀池出水管(9),所述沉淀池(1)下方设置事故应急池(2),所述事故应急池(2)顶部设有事故应急池进水管(11),所述事故应急池进水管(11)入口与沉淀池出水管(9)相连,所述事故应急池(2)一端底部设有排污泵(12),所述排污泵(12)通过事故应急池出水管(13)与后端污水处理设施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约占地面积型事故污水应急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1),所述沉淀池(1)两端顶部侧壁分别设有进水管(6)和沉淀池出水管(9),所述沉淀池(1)下方设置事故应急池(2),所述事故应急池(2)顶部设有事故应急池进水管(11),所述事故应急池进水管(11)入口与沉淀池出水管(9)相连,所述事故应急池(2)一端底部设有排污泵(12),所述排污泵(12)通过事故应急池出水管(13)与后端污水处理设施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约占地面积型事故污水应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出水管(9)入口处设有集水槽(8),所述沉淀池出水管(9)近出口处设有非事故污水控制阀(10),所述事故应急池进水管(11)上设有事故污水控制阀(1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节约占地面积型事故污水应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设有刮泥装置(7),所述事故应急池(2)另一端设有污泥泵井(3),所述沉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立安詹键周林凡阮鹏程林文辉陈黎明肖学贵张小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