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流体分层的气泡陷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190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流体分层的气泡陷阱结构,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设有向上的开口,还包括能够上下开合并密封开口的上盖,底座和上盖的外壁上均分别设有玻璃试镜,上盖的顶面上设有与上盖的内腔体一相连通的顶部阀门,底座内的内腔体二中设有凸出底座的内底面设置的柱体,柱体的顶部带有尖端部,底座的侧面设有与内腔体二相连通的出料口,上盖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从结构上解决气泡陷阱气泡分离工艺中的物料飞溅以及气泡陷阱内置换物料工艺中的原物料滞留在气泡陷阱上层,产生气泡的现象和造成分层的现象的防止流体分层的气泡陷阱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流体分层的气泡陷阱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制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流体分层的气泡陷阱结构。
技术介绍
在生物制药领域中,层析工艺段,因考虑到输送的方便性,物料常为液态。液态物料输送过程中存在压力波动、空管等无法避免的原因,导致液体中夹杂少量气泡。由于层析工艺通常处于整个工艺末端,大量高附加值物料经过多次纯化,因而十分珍贵,且由于层析工艺中,气泡会导致整个工艺失败,所以在层析工艺中,如何在不损失物料的情况下高效分离出物料中的气泡,将成为一项关键技术。在生物制药领域中,由于原料、工艺等因素,生产出来的物料为流体物质,其中含大量的气体且物料非常珍贵。投入生产时,常夹杂少量气泡。气液分离技术是生物制药工艺中的必要技术。由于工艺要求,有时会对设备排空处理,气泡陷阱中的物料也需要排干净。当重新注入物料时,气泡陷阱内无物料,即全是空气时进入物料,受重力影响,向下掉落造成物料飞溅,会在气泡陷阱底部产生气泡。在更多的制药工艺中,会对气泡陷阱中的原有流体物料进行置换。由于置换过程中的新、旧物料特性不同,容易使气泡陷阱的原有流体物料滞留在气泡陷阱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流体分层的气泡陷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向上的开口,还包括能够上下开合并密封所述开口的上盖(2),所述底座(1)和上盖(2)的外壁上均分别设有玻璃试镜(3),所述上盖(2)的顶面上设有与所述上盖(2)的内腔体一(4)相连通的顶部阀门(5),所述底座(1)内的内腔体二(6)中设有凸出所述底座(1)的内底面设置的柱体(7),所述柱体(7)的顶部带有尖端部(8),所述底座(1)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内腔体二(6)相连通的出料口(9),所述上盖(2)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流体分层的气泡陷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向上的开口,还包括能够上下开合并密封所述开口的上盖(2),所述底座(1)和上盖(2)的外壁上均分别设有玻璃试镜(3),所述上盖(2)的顶面上设有与所述上盖(2)的内腔体一(4)相连通的顶部阀门(5),所述底座(1)内的内腔体二(6)中设有凸出所述底座(1)的内底面设置的柱体(7),所述柱体(7)的顶部带有尖端部(8),所述底座(1)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内腔体二(6)相连通的出料口(9),所述上盖(2)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流体分层的气泡陷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内腔体一(4)相连通的排气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流体分层的气泡陷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7)的高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新海范鲤陈兵华于军华李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海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