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异丁烯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3184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异丁烯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异丁烯生产设备、水箱和制冷机,异丁烯生产设备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第一冷凝器、液体回收罐、压缩机和第二冷凝器,第一冷凝器上连接有冷水进入管,第二冷凝器上连接有冷水排出管,第一冷凝器与第二冷凝器通过冷水管道连接,水箱、冷水进入管、第一冷凝器、冷水管道、第二冷凝器、冷水排出管依次循环连接,使得作为冷凝剂的水可以循环利用,减少生产成本;异丁烯生产设备和压缩机之间设有第一冷凝器和液体回收罐,使得异丁烯的气液状态被分离,最后液体被储存在液体回收罐中,而气体则被输送到压缩机中进行压缩作业,减少了液体对压缩机的损坏,节省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异丁烯的回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异丁烯回收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异丁烯回收
,尤其是一种新型异丁烯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在异丁烯生产过程中,之前异丁烯的回收流程是:生产设备-压缩机-冷凝;然而在经过异丁烯生产设备后,出来的异丁烯是气液混合,而液体进入压缩机会对设备造成损坏,不利于异丁烯的回收;虽然目前市场上有些系统在生产设备和压缩机之间设有气液分离等装置来解决液体进入压缩机对其损坏的问题,但是这些系统不是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就是结构太简单,使得生产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需要对原有的异丁烯回收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原有的回收技术会有液体对压缩机设备造成损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异丁烯回收利用装置。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异丁烯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异丁烯生产设备、水箱和制冷机,所述异丁烯生产设备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第一冷凝器、液体回收罐、压缩机和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上连接有冷水进入管,所述第二冷凝器上连接有冷水排出管,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第二冷凝器通过冷水管道连接,所述水箱上设有所述制冷机,所述水箱、冷水进入管、所述第一冷凝器、所述冷水管道、所述第二冷凝器、所述冷水排出管依次循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液体回收罐为不锈钢双层真空结构;不锈钢的隔热保温效果好,双层真空结构更进一步的加强了所述液体回收罐内部的隔热保温效果。进一步的,通过所述冷水进入管进入所述第一冷凝器的低温水的温度为10-14摄氏度;这些低温水的温度不低,容易得到,而常温的异丁烯气液混合气体经过所述第一冷凝器时,常温的异丁烯液体温度变低,密度变大,而异丁烯气体还不能到达零下6.9摄氏度变为液体,则异丁烯液体和气体被分开。进一步的,所述冷水排出管上设有散热器;从所述第二冷凝器排出的水的温度一般在常温以上,设有所述散热器可使所述冷水排出管里面的水温快速降温,在进入所述制冷机后,降低其给水降温的耗能。进一步的,所述冷水进入管和所述冷水管道上设有保温隔热层,进入所述第一冷凝器和从所述第一冷凝器排出的水的温度都在常温以下,甚至在10-18摄氏度之间,设有所述保温隔热层使得所述冷水进入管和所述冷水管道里面的水温基本保持不变,确保了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第二冷凝器的正常作业以达到预期的生产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冷凝器与所述液体回收罐通过管道连接,经过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异丁烯产品或被输送出去或被储存在所述液体回收罐中,所述第二冷凝器通过与所述液体回收罐连通,可使得进入所述液体回收罐的异丁烯产品如果存在气体,则将会再次通过管道进入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第二冷凝器中进行压缩、冷凝,提高了异丁烯的回收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异丁烯生产设备和所述压缩机之间设有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液体回收罐,所述第一冷凝器对来自所述异丁烯生产设备生产的气液混合产品进行冷凝使得其气液进行分离,最后液体被储存在所述液体回收罐中,而气体则被输送到所述压缩机中进行压缩作业,减少了液体对所述压缩机的损坏,节省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异丁烯的回收率;所述水箱、冷水进入管、所述第一冷凝器、所述冷水管道、所述第二冷凝器、所述冷水排出管依次循环连接,使得作为冷凝剂的水可以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减少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异丁烯生产设备;2、第一冷凝器;3、液体回收罐;4、压缩机;5、第二冷凝器;6、制冷机;7、水箱;8、冷水进入管;9、冷水管道;10、冷水排出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异丁烯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异丁烯生产设备1、水箱7和制冷机6,异丁烯生产设备1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第一冷凝器2、液体回收罐3、压缩机4和第二冷凝器5,第一冷凝器2上连接有冷水进入管8,第二冷凝器5上连接有冷水排出管10,第一冷凝器2与第二冷凝器5通过冷水管道9连接,水箱7上设有制冷机6,水箱7、冷水进入管8、第一冷凝器2、冷水管道9、第二冷凝器5、冷水排出管10依次循环连接。液体回收罐3为不锈钢双层真空结构;不锈钢的隔热保温效果好,双层真空结构更进一步的加强了液体回收罐3内部的隔热保温效果。通过冷水进入管8进入第一冷凝器2的低温水的温度为10-14摄氏度;这些低温水的温度不低,容易得到,而常温的异丁烯气液混合气体经过第一冷凝器2时,常温的异丁烯液体温度变低,密度变大,而异丁烯气体还不能到达零下6.9摄氏度变为液体,则异丁烯液体和气体被分开。冷水排出管10上设有散热器;从第二冷凝器5排出的水的温度一般在常温以上,设有散热器可使冷水排出管10里面的水温快速降温,在进入制冷机6后,降低其给水降温的耗能。冷水进入管8和冷水管道9上设有保温隔热层,进入第一冷凝器2和从第一冷凝器2排出的水的温度都在常温以下,甚至在10-18摄氏度之间,设有保温隔热层使得冷水进入管8和冷水管道9里面的水温基本保持不变,确保了第一冷凝器2和第二冷凝器5的正常作业以达到预期的生产效果。第二冷凝器5与液体回收罐3通过管道连接,经过第二冷凝器5的异丁烯产品或被输送出去或被储存在液体回收罐3中,第二冷凝器5通过与液体回收罐3连通,可使得进入液体回收罐3的异丁烯产品如果存在气体,则将会再次通过管道进入压缩机4和第二冷凝器5中进行压缩、冷凝,提高了异丁烯的回收率。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如图1所示,通过管道的连通,异丁烯生产设备1产生的气液混合产品被输送进入第一冷凝器2中,常温的异丁烯气液混合气体经过第一冷凝器2时,常温的异丁烯液体温度变低,密度变大,而异丁烯气体还不能到达零下6.9摄氏度变为液体,则异丁烯液体和气体被分开并进入液体回收罐3中,其中异丁烯液体被储存在罐中,而异丁烯气体被输送到压缩机4中,在经过压缩机4的作业后,经过第二冷凝器5的冷凝作业,最后得到异丁烯液体产品;而第二冷凝器5通过与液体回收罐3连通,可使得进入液体回收罐3的异丁烯产品如果存在气体,则将会再次通过管道进入压缩机4和第二冷凝器5中进行压缩、冷凝,如此循环作业;同时,在冷水输送方面,水箱7中的水经过制冷机6的作业后,水温在10-14摄氏度之间,之后通过冷水进入管8进入第一冷凝器2中,之后从第一冷凝器2出来的水温在15-18摄氏度之间,并通过冷水管道9进入第二冷凝器5中,之后从第二冷凝器5出来的水温在常温以上,并通过冷水排出管10再次进入水箱7中进行冷却循环利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异丁烯生产设备1和压缩机4之间设有第一冷凝器2和液体回收罐3,第一冷凝器2对来自异丁烯生产设备1生产的气液混合产品进行冷凝使得其气液进行分离,最后液体被储存在液体回收罐3中,而气体则被输送到压缩机4中进行压缩作业,减少了液体对压缩机4的损坏,节省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异丁烯的回收率;水箱7、冷水进入管8、第一冷凝器2、冷水管道9、第二冷凝器5、冷水排出管10依次循环连接,使得作为冷凝剂的水可以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异丁烯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异丁烯生产设备、水箱和制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异丁烯生产设备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第一冷凝器、液体回收罐、压缩机和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上连接有冷水进入管,所述第二冷凝器上连接有冷水排出管,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第二冷凝器通过冷水管道连接,所述水箱上设有所述制冷机,所述水箱、冷水进入管、所述第一冷凝器、所述冷水管道、所述第二冷凝器、所述冷水排出管依次循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异丁烯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异丁烯生产设备、水箱和制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异丁烯生产设备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第一冷凝器、液体回收罐、压缩机和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上连接有冷水进入管,所述第二冷凝器上连接有冷水排出管,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第二冷凝器通过冷水管道连接,所述水箱上设有所述制冷机,所述水箱、冷水进入管、所述第一冷凝器、所述冷水管道、所述第二冷凝器、所述冷水排出管依次循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异丁烯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回收罐为不锈钢双层真空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广黄江湖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德荣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