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静专利>正文

一种心胸外科用术后护理矫正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31638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胸外科用术后护理矫正训练装置,包括底部支撑架,所述底部支撑架顶部固定有伸缩气缸,所述支撑板设有两个,且两个支撑板对称位于坐垫两侧,所述底部支撑架上固定有能驱动支撑板带动上肢运动的驱动装置,此心胸外科用术后护理矫正训练装置,通过设置的驱动装置可以实现驱动支撑板运动,从而可以实现支撑板带动上肢运动,且在驱动驱动装置的同时可以使下半身得到充分的训练,避免在运动时患者忽略对上肢的训练使患者上肢得不到充分的训练出现僵硬的情况,且在上肢运动的同时可以不带动患者的上半身运动只对上肢进行训练,避免训练时牵动胸口处的伤口,使用效果更好,使患者更加快速的康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胸外科用术后护理矫正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心胸外科
,具体为一种心胸外科用术后护理矫正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心胸外科还包含了心脏外科和普胸外科的疾病,心外科研究心脏大血管创伤、心包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后天性心脏瓣膜病、缺血性心脏病、心脏肿瘤、大血管疾病、介入性治疗技术、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心脏起搏和植入式除颤复律器、动力性心肌成形术、心脏、肺和心肺移植等方面。心胸外科的手术伤口大多是位于胸口处,所以患者在做术后护理训练时,为了避免扯到胸口处的伤口影响恢复,大多时候都在对下下半身进行康复训练,而常常忽略上肢的训练,从而导致上肢僵硬麻痹,训练效果不好,且上肢长时间的得不到很好的训练也会影响病人的康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心胸外科用术后护理矫正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满足每次使用可以对全身进行全面训练需求的心胸外科用术后护理矫正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胸外科用术后护理矫正训练装置,包括底部支撑架,所述底部支撑架顶部固定有伸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胸外科用术后护理矫正训练装置,包括底部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架(1)顶部固定有伸缩气缸(2),所述伸缩气缸(2)一端固定有坐垫(3),且坐垫(3)一侧设有能对上肢进行支撑的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设有两个,且两个支撑板(4)对称位于坐垫(3)两侧,所述底部支撑架(1)上固定有能驱动支撑板(4)带动上肢运动的驱动装置(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胸外科用术后护理矫正训练装置,包括底部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架(1)顶部固定有伸缩气缸(2),所述伸缩气缸(2)一端固定有坐垫(3),且坐垫(3)一侧设有能对上肢进行支撑的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设有两个,且两个支撑板(4)对称位于坐垫(3)两侧,所述底部支撑架(1)上固定有能驱动支撑板(4)带动上肢运动的驱动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胸外科用术后护理矫正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两端通过设有的轴承与底部支撑架(1)两侧转动连接,且转动杆(6)两端均穿过底部支撑架(1)两侧固定有踏板(7),所述转动杆(6)外侧固定套接有主动轮(8),且主动轮(8)位于底部支撑架(1)内侧,所述主动轮(8)啮合连接有从动轮(9),且从动轮(9)固定套接在设有的传动杆(10)一端外侧,所述传动杆(10)两端分别通过设有的轴承与设有的固定板(11)和底部支撑架(1)内侧转动连接,且固定板(11)与底部支撑架(1)内侧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9)靠近固定板(11)的一侧与固定板(11)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杆(10)靠近底部支撑架(1)的一端穿出底部支撑架(1)固定有驱动件(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张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