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克清专利>正文

一种可视压力可预警胃肠减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3125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视压力可预警胃肠减压装置,其包括负压发生器,引流收集袋,引流收集袋顶部的进管与负压发生器底部的连接管连接;支撑架,包括底盘,底盘上端面的两侧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固定有横梁,所述负压发生器置于底盘上端面且位于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横梁之间,第一支撑杆上设有刻度线,第二支撑杆上连接有高度位置可调节的横臂,横臂置于负压发生器的上方,横臂的自由端底部固定有触发报警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便,可调节负压大小,且当负压消失或低于预设值时可警示医护人员,且不会出现倒吸,方便观察、收集及排除胃肠减压气体、液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压力可预警胃肠减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胃肠减压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视压力可预警胃肠减压装置。
技术介绍
胃肠减压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将胃肠道积聚的气体和液体吸出,来降低胃肠道内的压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利于促进伤口愈合和胃肠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方法。胃肠减压能够减低胃肠道内的压力,达到减轻症状,治疗疾病的目的,也可以协助诊断,预防误吸,术之后有效吸引,预防术之后并发症。但目前有大体两种胃肠减压装置,一种是传统的是连接负压表接持续负压系统,存在的弊端是患者被限制在病床上,不适宜携带下床活动。一种是简易的用于胃肠减压的负压吸引装置,虽结构简单,方便携带,但是靠一负压球产生负压,压力不可靠,即球压扁多少产生多少负压未知,且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胃内气体被吸出,负压减小或消失,医护人员因未能时刻在患者身边,很难及时发现无效负压状态,患者处于无效吸引不但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发生误吸,食管癌术后患者可能产生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此外,目前临床上胃肠减压器负压无指示,不可调节,负压过大虽有吸引效果但可能造成粘膜损伤,尤其患儿。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视压力可预警胃肠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负压发生器,呈圆柱形结构,内部具有能够产生负压的腔体,负压发生器的顶部连接有与其内部腔体连通的胃肠管;/n引流收集袋,引流收集袋顶部的进管与负压发生器底部的连接管连接,引流收集袋的底部连接有排放管,排放管上具有开关阀;/n支撑架,包括底盘,底盘上端面的两侧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固定有横梁,所述负压发生器置于底盘上端面且位于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横梁之间,第一支撑杆上设有刻度线,第二支撑杆上连接有高度位置可调节的横臂,横臂置于负压发生器的上方,横臂的自由端底部固定有触发报警器;当负压发生器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压力可预警胃肠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负压发生器,呈圆柱形结构,内部具有能够产生负压的腔体,负压发生器的顶部连接有与其内部腔体连通的胃肠管;
引流收集袋,引流收集袋顶部的进管与负压发生器底部的连接管连接,引流收集袋的底部连接有排放管,排放管上具有开关阀;
支撑架,包括底盘,底盘上端面的两侧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固定有横梁,所述负压发生器置于底盘上端面且位于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横梁之间,第一支撑杆上设有刻度线,第二支撑杆上连接有高度位置可调节的横臂,横臂置于负压发生器的上方,横臂的自由端底部固定有触发报警器;当负压发生器内部负压减小,负压发生器膨胀并接触到触发报警器时,触发报警器发出警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压力可预警胃肠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有竖向滑槽,所述横臂的一端滑动连接于竖向滑槽内并通过锁紧螺母锁止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压力可预警胃肠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胃肠管上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磊陈克清康明强陈普明李秀英
申请(专利权)人:陈克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