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胃瘫治疗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3104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胃瘫治疗的装置,包括振动机构、导流机构,所述振动机构与导流机构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振动机构包括壳体、振动器,振动器安装在壳体中,振动机构用于带动周围物质振动;所述导流机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盖体,导流机构中设有一端位于导流机构外,另一端穿过连接件与振动器连接的导线,导流机构的外壁上设有刻度。能够在无创条件下有效促进胃动力恢复的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胃瘫治疗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胃瘫治疗的装置。
技术介绍
术后胃瘫综合征是指以术后胃排空障碍、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征象的一种胃动力紊乱综合征,简称胃瘫,也称为胃无力症、胃麻痹,是腹部手术后一种常见的早期并发症。胃瘫的发生使病人术后出现营养摄取障碍,导致恢复时间延长,医疗费用明显增加,并可能诱发其他并发症,甚至危及病人生命。目前胃瘫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传统的禁食、通过胃管持续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并辅以促进胃动力的药物、中药,以及针灸、胃镜机械刺激,或新型的胃电起搏等方法治疗。然而,传统的治疗方法疗效有限,恢复时间较长,医疗费用明显增加。另外,新型胃电起搏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或超声内镜将起搏装置植于胃壁肌层,属于有创的治疗方法,实非理想之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胃瘫治疗的装置,能够在无创条件下有效促进胃动力恢复的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
技术实现思路
实现的:一种用于胃瘫治疗的装置,包括振动机构、导流机构,所述振动机构与导流机构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振动机构包括壳体、振动器,振动器安装在壳体中,振动机构用于带动周围物质振动;所述导流机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盖体,导流机构中设有一端位于导流机构外,另一端穿过连接件与振动器连接的导线,导流机构的外壁上设有刻度。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座、卡套,连接座中心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中设有内螺纹,连接座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卡套一端开口,另一端设有挡环,卡套与连接座螺纹连接,并在卡套设有挡环的端头设有弹性硅胶套。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防水材质,且壳体一端为圆球形的钝头,另一端设有与安装孔配合连接的螺柱,螺柱中心设有通孔;所述振动器为可变频振动马达,并设有电机调速驱动器。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机构为三层结构的硅胶材质的导管,由两层硅胶层中间包裹支撑体形成,导管与连接件连接的一端封闭并设有外凸的卡环,在靠近卡环的导管外壁上设有若干引流孔,远离卡环的端头设有橡胶接头,并在橡胶接头上设有套装的大密封盖、小密封盖,大密封盖盖合在橡胶接头上,小密封盖盖合在大密封盖上,且橡胶接头、大密封盖、小密封盖之间分别设有连接绳;导管通过卡环安装在卡套中与卡套配合安装在连接件上。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体为网状的尼龙夹层。进一步的,所述导管的长度为110cm-130cm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导线位于导管内壁并包裹硅胶套与导管形成一体,位于导管外的导线端头设有插头,另一端穿过导管封闭端、通孔与振动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可在电机调速驱动器上使用,具有变频电震动机械刺激促进胃动力的功能,同时兼具持续胃肠减压、经导管注药、充气和洗胃等多重功能,可通过调节导管放入胃腔的长度来实现对胃的不同部位变频电震动机械刺激,一日内可以根据治疗需要多次进行刺激,一次放置,整个治疗过程受用,操作用方便。2、本技术操作无创伤,病人可以通过控制变频电震动机械刺激变频发生器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刺激频率和强度,使用的舒适性较高、体验好。3、通过设置圆球形的钝头,方便将振动机构插入胃中;通过设置弹性硅胶套能够包裹卡套与导管之间的间隙,使之平滑过渡,方便后期拔管。4、通过设置支撑体能够防止导管受压,保持导管的畅通。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胃瘫治疗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用于胃瘫治疗的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振动机构,101-壳体,102-钝头,103-振动器,104-螺柱,2-连接件,201-弹性硅胶套,202-连接座,203-安装孔,204-外螺纹,205-卡套,206-挡环,3-导流机构,301-引流孔,302-卡环,303-橡胶接头,4-导线,5-大密封盖,6-小密封盖,7-连接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更加清晰的描述本技术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做以下描述:实施例参阅图1-2所示,一种用于胃瘫治疗的装置,包括振动机构1、导流机构3,所述振动机构1与导流机构3通过连接件2可拆卸连接,振动机构1包括壳体101、振动器103,振动器103安装在壳体101中,振动机构1用于带动周围物质振动;所述导流机构3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盖体,导流机构3中设有一端位于导流机构3外,另一端穿过连接件2与振动器103连接的导线4,导流机构3的外壁上设有刻度。所述连接件2包括连接座202、卡套205,连接座202中心设有安装孔203,安装孔203中设有内螺纹,连接座202外壁上设有外螺纹204,卡套205一端开口,另一端设有挡环206,卡套205与连接座202螺纹连接,并在卡套205设有挡环206的端头设有弹性硅胶套201。所述壳体101为防水材质,且壳体101一端为圆球形的钝头102,另一端设有与安装孔203配合连接的螺柱104,螺柱104中心设有通孔;所述振动器103为可变频振动马达,并设有电机调速驱动器。所述导流机构3为三层结构的硅胶材质的导管,由两层硅胶层中间包裹支撑体形成,导管与连接件2连接的一端封闭并设有外凸的卡环302,在靠近卡环302的导管外壁上设有若干引流孔301,远离卡环302的端头设有橡胶接头303,并在橡胶接头303上设有套装的大密封盖5、小密封盖6,大密封盖5盖合在橡胶接头303上,小密封盖6盖合在大密封盖上5,且橡胶接头303、大密封盖5、小密封盖6之间分别设有连接绳7;导管通过卡环302安装在卡套205中与卡套205配合安装在连接件2上。所述支撑体为网状的尼龙夹层。所述导管的长度为110cm-130cm之间。所述导线4位于导管内壁并包裹硅胶套与导管形成一体,位于导管外的导线4端头设有插头,另一端穿过导管封闭端、通孔与振动器103连接。本技术作为一种用于胃瘫治疗的装置在治疗胃瘫综合征中的应用为:使用时,将该装置经过鼻孔放入胃腔内,放入硅胶导管的长度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50-65cm,在鼻翼处用胶布固定硅胶导管。打开硅橡胶接头密封盖,硅橡胶接头接负压引流装置,可抽吸胃液。电源线插头接额定电压PWM直流电机调速驱动器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胃瘫治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机构、导流机构,所述振动机构与导流机构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振动机构包括壳体、振动器,振动器安装在壳体中,振动机构用于带动周围物质振动;所述导流机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盖体,导流机构中设有一端位于导流机构外,另一端穿过连接件与振动器连接的导线,导流机构的外壁上设有刻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胃瘫治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机构、导流机构,所述振动机构与导流机构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振动机构包括壳体、振动器,振动器安装在壳体中,振动机构用于带动周围物质振动;所述导流机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盖体,导流机构中设有一端位于导流机构外,另一端穿过连接件与振动器连接的导线,导流机构的外壁上设有刻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胃瘫治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座、卡套,连接座中心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中设有内螺纹,连接座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卡套一端开口,另一端设有挡环,卡套与连接座螺纹连接,并在卡套设有挡环的端头设有弹性硅胶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胃瘫治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防水材质,且壳体一端为圆球形的钝头,另一端设有与安装孔配合连接的螺柱,螺柱中心设有通孔;所述振动器为可变频振动马达,并设有电机调速驱动器。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佑果王嘉鑫刘宥苡吕煜栾利昆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