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新型产床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097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新型产床罩,包括产床、左护罩、右护罩及控制系统;所述左护罩及右护罩均为相同的1/4圆弧状,并分别铰接在产床的两侧;在所述左护罩及右护罩的顶部内侧面上分别铰接有左护板和右护板;所述左护板及右护板上均设有伸缩护板;所述左护罩及右护罩的侧面均设有可活动开启的操作窗;至所述左护罩及右护罩内分别设有一组温控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保护产妇怀抱中的新生儿,并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新型产床罩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新型产床罩。
技术介绍
产妇生产过后,医护人员会将新生儿放置在产妇胸口,让初为人母的产妇怀抱新生儿。但是此时产妇刚刚经历过分娩,身体比较虚弱,有时无力抱住新生儿,容易将新生儿摔落,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虽然手术室内为恒温,但此时产妇出血较多,新生儿也刚刚出世,容易受到外部温度影响,因此需要一个相对温暖安全的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多功能新型产床罩,该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保护产妇怀抱中的新生儿,并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新型产床罩,包括产床、左护罩、右护罩及控制系统;所述左护罩及右护罩均为相同的1/4圆弧状,并分别铰接在产床的两侧;在所述左护罩及右护罩的顶部内侧面上分别铰接有左护板和右护板;所述左护板及右护板上均设有伸缩护板;所述左护罩及右护罩的侧面均设有可活动开启的操作窗;所述左护罩及右护罩内分别设有一组温控管。所述左护罩及右护罩上翻组合后能够挡在产妇身体两侧,保护产妇怀抱中的婴儿不会掉落;所述左护板和右护板挡在新生儿的两侧,进一步保护新生儿;所述伸缩护板可对左护板和右护板的保护位置做进一步调整,适用于不同的产妇;所述操作窗可以方便医护工作者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护理操作;所述温控管内设有电加热丝,开启后可调节本产床罩内的温度;所述左护罩及右护罩上翻组合后的宽度为60-65cm,高度为35-40cm,以匹配所述产床及平躺在产床上怀抱新生儿的产妇。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左护板及右护板内分别至少连出两组连接杆;所述伸缩护板内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杆穿入连接槽中。所述伸缩护板通过连接杆及连接槽实现伸缩。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连接槽的开口比槽体内部小;在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有卡凸;所述卡凸比连接槽的开口口径大。所述伸缩护板拉出到最长距离后,所述卡凸会卡在连接槽的开口处,使所述伸缩护板无法继续拉出。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产床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滑杆;所述左护罩及右护罩分别活动铰接在两组滑杆上。在所述左护罩及右护罩可以沿着滑杆在产床两侧移动,并以所述滑杆为旋转轴,进行上翻或下翻。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右护罩上设有扣带;所述左护罩上设有与扣带对应的卡块。所述扣带与卡块匹配扣合后能够将合拢的左护罩及右护罩固定。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左护罩与右护罩的顶部分别设有一组把手。所述把手便于使用者拉动及操作左护罩与右护罩。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左护罩与右护罩均为透明有机玻璃制成;所述左护罩、右护罩、左护板、右护板及伸缩护板的表面均设有医用海绵垫。所述海绵垫起到保护产妇及新生儿的作用,并且可以拆卸更换。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在所述右护罩上还设有操作屏;所述温控管及操作屏均连接控制系统。通过所述操作屏能够设置温控管的加热温度;所述操作屏连接有温度感应器,能够显示此时本产床罩内的实际温度;如实际温度低于或高于设定的加热温度,则所述控制系统将控制温控管开启或关闭,以实现智能调温的效果。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合罩:一般状态下,左护罩及右护罩翻到产床的下方;产妇怀抱新生儿躺在产床上时,医护人员将左护罩及右护罩翻上并合拢,从侧面将产妇的上半身环绕包围;2)调护板:通过操作窗将左护板及右护板翻下,挡在新生儿的两侧;如此时左护板及右护板的长度不足以挡住新生儿,则可将伸缩板拉出,挡住新生儿。3)调温度:通过控制系统设置温控管的温度,改变左护罩及右护罩内的环境温度,使新生儿及产妇更舒适。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装置通过在产床两侧设置可以翻转、移动及合拢的左护罩及右护罩,能够保护产妇及新生儿,放置新生儿摔落,消除安全隐患,操作简单,安全有效。2.本技术在左护罩及右护罩内设置左护板、右护板以及伸缩护板,可以进一步保护新生儿,同时适合不同的产妇实用,具有广泛的适用性。3.本技术装置通过在左护罩及右护罩内部设置可自动调温的温控管,并设有海绵垫,能够给产妇及新生儿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避免外部温度对新生儿造成刺激。4.本技术装置通过在左护罩及右护罩侧面设置操作窗,能够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左护罩及右护罩合拢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伸缩护板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产床,2-左护罩,3-右护罩,4-左护板,5-右护板,6-温控管,7-扣带,8-卡块,9-伸缩护板,10-操作窗,11-滑杆,12-连接杆,13-连接槽,14-卡凸,15-把手,16-操作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多功能新型产床罩,包括产床1、左护罩2、右护罩3及控制系统;所述左护罩2及右护罩3均为相同的1/4圆弧状,并分别铰接在产床1的两侧;在所述左护罩2及右护罩3的顶部内侧面上分别铰接有左护板4和右护板5;所述左护板4及右护板5上均设有伸缩护板9;所述左护罩2及右护罩3的侧面均设有可活动开启的操作窗10;所述左护罩2及右护罩3内分别设有一组温控管6。所述左护罩2及右护罩3上翻组合后能够挡在产妇身体两侧,保护产妇怀抱中的婴儿不会掉落;所述左护板4和右护板5挡在新生儿的两侧,进一步保护新生儿;所述伸缩护板9可对左护板4和右护板5的保护位置做进一步调整,适用于不同的产妇;所述操作窗10可以方便医护工作者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护理操作;所述温控管6内设有电加热丝,开启后可调节本产床罩内的温度;所述左护罩2及右护罩3上翻组合后的宽度为60cm,高度为35cm,以匹配所述产床1及平躺在产床1上怀抱新生儿的产妇。所述左护板4及右护板5内分别至少连出两组连接杆12;所述伸缩护板9内设有连接槽13;所述连接杆12穿入连接槽13中。所述伸缩护板9通过连接杆12及连接槽13实现伸缩。所述连接槽13的开口比槽体内部小;在所述连接杆12的端部设有卡凸14;所述卡凸14比连接槽13的开口口径大。所述伸缩护板9拉出到最长距离后,所述卡凸14会卡在连接槽13的开口处,使所述伸缩护板9无法继续拉出。所述产床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滑杆11;所述左护罩2及右护罩3分别活动铰接在两组滑杆11上。在所述左护罩2及右护罩3可以沿着滑杆11在产床1两侧移动,并以所述滑杆11为旋转轴,进行上翻或下翻。所述左护罩2与右护罩3均为透明有机玻璃制成;所述左护罩2、右护罩3、左护板4、右护板5及伸缩护板9的表面均设有医用海绵垫。所述海绵垫起到保护产妇及新生儿的作用,并且可以拆卸更换。在所述右护罩3上还设有操作屏16;所述温控管6及操作屏16均连接控制系统。通过所述操作屏16能够设置温控管6的加热温度;所述操作屏16连接有温度感应器,能够显示此时本产床罩内的实际温度;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新型产床罩,包括产床(1)、左护罩(2)、右护罩(3)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护罩(2)及右护罩(3)均为相同的1/4圆弧状,并分别铰接在产床(1)的两侧;在所述左护罩(2)及右护罩(3)的顶部内侧面上分别铰接有左护板(4)和右护板(5);所述左护板(4)及右护板(5)上均设有伸缩护板(9);所述左护罩(2)及右护罩(3)的侧面均设有可活动开启的操作窗(10);所述左护罩(2)及右护罩(3)内分别设有一组温控管(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新型产床罩,包括产床(1)、左护罩(2)、右护罩(3)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护罩(2)及右护罩(3)均为相同的1/4圆弧状,并分别铰接在产床(1)的两侧;在所述左护罩(2)及右护罩(3)的顶部内侧面上分别铰接有左护板(4)和右护板(5);所述左护板(4)及右护板(5)上均设有伸缩护板(9);所述左护罩(2)及右护罩(3)的侧面均设有可活动开启的操作窗(10);所述左护罩(2)及右护罩(3)内分别设有一组温控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新型产床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护板(4)及右护板(5)内分别至少连出两组连接杆(12);所述伸缩护板(9)内设有连接槽(13);所述连接杆(12)穿入连接槽(13)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新型产床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13)的开口比槽体内部小;在所述连接杆(12)的端部设有卡凸(14);所述卡凸(14)比连接槽(13)的开口口径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勇钟娜梁旭霞邬华胡琼燕胡秋文朱光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