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及可移动式根管治疗牙髓孔侦测拍照录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3021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及可移动式根管治疗牙髓孔侦测拍照录像系统,其为一种简易侦测牙髓孔的创新技术,其侦测方法为针对将进行根管治疗的牙齿,于牙齿钻孔扩腔后,以一组具有光源与超威型摄影镜头模块组成的探测头伸入牙齿牙腔室内部直接观测、拍照、及录像,以取得牙髓孔的详细位置、数量、方向等数据,该摄影探头连结一延伸软管于一个小型控制平台,而经由控制平台可将观测到的影像清楚的显示于外置或内建的彩色触控显示屏上,使治疗时,可方便手持及移动,以确定患者该牙齿内牙髓孔的数量、位置、大小、方向等,对于牙髓腔的清洗、消毒及充填等牙齿的根管治疗更为精确有效,大幅提升根管治疗的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式及可移动式根管治疗牙髓孔侦测拍照录像系统
本技术主要是应用关于牙齿的根管治疗中,针对牙髓孔的影像侦测的系统所利用的方法及所运用的装置的领域。
技术介绍
根管治疗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牙髓炎和根尖周炎,并且以保留住原有的牙齿为前提,此种根管治疗的过程繁复又精细,首先是磨除牙体的龉坏组织再钻开齿冠,使牙髓孔曝露出来,再用牙髓针将感染的牙髓拔出(俗称抽神经),再测量根管的长度,并对根管的形状进行修型处理,亦即使用根管锉将细细的根管慢慢扩大,再运用消毒水的冲洗,以清除根管管道上的组织碎屑和细菌残留,等扩大到干净的地步后,于根管内封上消毒药物,隔一段时间后将原先药物取出,再用永久性材料对根管进行密封,最后对牙齿外型进行修复。传统的根管治疗程序,大多只能仰赖医师的经验、手感,通过手上的治疗器械,把牙髓组织以及相关的神经破坏、搅碎,除了清洁牙髓组织,另外就是把神经活性破坏弄死,然后封填起来或套上牙套,但是单单以经验和手感的治疗过程中,最多只是运用牙腔镜靠置于牙齿旁,将曝露的牙髓孔照射在牙腔镜镜面上来侦测检视以进行各项疗程,然而,由于牙腔镜的镜面太小,无法清楚侦测到牙腔内的情况,更无法确定牙髓孔的数量、位置、大小及方向,如此可能造成根管治疗不够确实,或是漏掉隐藏于牙腔室角落边缘的牙髓孔,造成牙髓组织没清干净,或是神经活性没有完全破坏,就容易引发牙根尖的再次发炎,这类的慢性发炎,通常会被忽略,但是细菌已经潜藏在神经根,如果没有彻底清干净,就会留下潜藏的危机,像是牙周病等等,造成更不好的结果。近年来,虽有利用高倍率医用显微镜,把根管局部放大12~25倍,搭配强光照明,来改善传统根管治疗的缺点,然而,此种显微根管治疗仪器,其体积较大,不利于装设及操作,使用上并不便利,而其每台机器动辄新台币一两百万,对一般牙科诊所难以负担其高额成本和后续昂贵的维修费用,因此在实际运用上不符合经济效益,也无法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一般牙科医生于进行根管治疗时,无法清楚方便的侦测到牙腔室内牙髓孔正确数据,造成根管治疗不够确实的问题。本技术在吴国峰医师累积40年的行医经验指导下,运用成熟的超威型医疗内视摄影机技术,而研发出简易手持式及可移动式根管治疗牙髓孔侦测拍照录像系统,在打开牙腔室后,即可清晰地看到牙髓孔的数量、位置、方向和大小,因此可大幅降低因医生的视野盲点,造成因牙髓清除不彻底,或漏掉隐藏的牙髓腔所引起的二度发炎状况,使得一般牙医可轻易简便使用达到的有效的根管治疗。本技术创新的手持式及可移动式根管治疗牙髓孔侦测拍照录像系统,其影像侦测方式主要针对将进行根管治疗的牙齿,于钻孔后,以一组具有光源与摄影镜头模块的侦测头伸入牙腔室内部直接观测,即可简易取得牙髓孔的详细数据,该侦测头并连结一延伸管连接于一控制器,而经由控制器可将观测到的影像清楚的显示于外置或内建的彩色触控显示屏上,使得于治疗时,医师可以确定患者该牙齿内牙髓孔的数量、位置及大小,因此于清除根管管道、消毒及充填等牙齿的根管治疗时,更为精确有效,大幅提升根管治疗的效能及效率。本技术手持式及可移动式根管治疗牙髓孔侦测拍照录像系统,主要包含一本体、握把及影像侦测单元等构件,该本体正面具有一显示屏,本体底边形成有一握把,于本体及握把上皆设有控制器,于本体背面连设以以一侦测单元,该侦测单元包含一延伸管,于延伸管末端设有一手机座,而由手机座枢接一侦测体,于侦测体末端底部设有一内设有光源及镜头模块的侦测头,整体组合结构的形状类似于牙医经常使用的手持钻孔手机工具,以便利牙医惯性的使用,该侦测头的直径设为小于2.3mm;实施时,一般为在需治疗的牙齿上先钻出一个大约直径2.5mm的开孔,而后以侦测头伸入牙腔室内直接观测,利用控制器使观测到的影像经由延伸管而清楚的显示于外置的本体显示屏上,而可以轻易的取得正确而完整牙髓孔的数据,使根管治疗过程时更为轻松,且能达成有效根管治疗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手持式及可移动式根管治疗牙髓孔侦测拍照录像系统的侦测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技术手持式及可移动式根管治疗牙髓孔侦测拍照录像系统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图2的侧面图。图4为本技术手持式及可移动式根管治疗牙髓孔侦测拍照录像系统的另一种实施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S1-牙齿;S2-侦测头;S21-光源;S22-镜头模块;S3-延伸管;S4-控制器;S5-显示屏;10-本体;11-显示屏;12-控制器;20-握把;21-控制器;30-侦测单元;31-延伸管;32-手机座;33-侦测体;331-侦测头;40-本体;41-显示屏;42-控制器;50-侦测单元;51-延伸管;52-手机座;53-侦测体;531-侦测头。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手持式及可移动式根管治疗牙髓孔侦测拍照录像系统的侦测方法,主要为针对欲进行根管治疗的牙齿S1,以一组具有光源S21与镜头模块22的侦测头S2直接伸入牙齿开孔的牙腔室内进行观测,以取得牙腔室内部牙髓孔的完整图像数据,该侦测头S2连结一延伸管S3,使取得的影像可以由控制器S4的操作,将该影像完整的显示于外置或内建的彩色触控显示屏S5上,以使根管治疗过程中,牙髓孔的数量、位置、及大小的影像,都能够在治疗前清楚呈现,即可由显示屏清楚的观视,使得根管治疗时得以正确判断医疗内容及程序,达到最佳的根管治疗的功效。请参阅图2、图3所示,为本技术手持式及可移动式根管治疗牙髓孔侦测拍照录像系统的具体装置,主要包含一本体10、握把20及侦测单元30等构件,该本体10正面具有一显示屏11,本体10底边形成有一握把20,于本体10上设有控制器12,而握把20上设有控制按钮21,另于本体10背面接设以该侦测单元30以软质的延伸管31与本体10枢接,于延伸管31末端设有一手机座32,而由手机座32枢接一侦测体33,于侦测体33末端底部设有一内设有光源及镜头模块的侦测头331,整体组合结构的形状类似于牙医经常使用的手持钻孔手机工具,以便利牙医惯性的使用,其中,侦测头331的直径小于2.3mm。利用此装置,可供医疗人员以单手握持侦测单元30的手机座32,利用侦测体33对欲做根管治疗的牙齿以侦测头331直接观测,直接将侦测体33由牙齿上的开孔伸入牙腔室内进行拍照或摄影,以取得内部影像,包含牙髓孔的数量、位置、和大小等数据数据,再经由延伸管31将观测到的影像清楚的显示于外置的本体10的显示屏11上,因此,当进行根管治疗时,医疗人员可以依据该完整而正确的数据,有效进行扩大牙根、清除根管管道、消毒及充填等牙齿的治疗,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只能依靠经验或盲目摸索的缺点,达到有效治愈的目的。前述侦测单元30的侦测头331能简易卡扣拆分,可供于一次治疗使用后进行清洗消毒。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技术手持式及可移动式根管治疗牙髓孔侦测拍照录像系统的另一实施结构,主要包含一平置式的本体40、侦测单元50及侦测体53等构件,该本体40顶面具有一显示屏41,本体10内设有控制器42,于本体10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及可移动式根管治疗牙髓孔侦测拍照录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本体、一握把及一侦测单元,该本体正面具有一显示屏,本体底边形成有一握把,于本体上设有控制器,而握把亦上设有控制器,于本体背面接设以一侦测单元,该侦测单元以延伸管与本体枢接,于延伸管末端设有一手机座,而由手机座枢接一侦测体,于侦测体末端底部设有一内设有光源及镜头模块的侦测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及可移动式根管治疗牙髓孔侦测拍照录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本体、一握把及一侦测单元,该本体正面具有一显示屏,本体底边形成有一握把,于本体上设有控制器,而握把亦上设有控制器,于本体背面接设以一侦测单元,该侦测单元以延伸管与本体枢接,于延伸管末端设有一手机座,而由手机座枢接一侦测体,于侦测体末端底部设有一内设有光源及镜头模块的侦测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精德
申请(专利权)人:鑫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