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痛内镜诊疗用联合口咽通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3021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18
一种无痛内镜诊疗用联合口咽通气装置,嘴唇部端面上形成有软镜通口,软镜通口两侧形成供氧吸引一体接口和供氧监测一体接口;牙齿部前端连接嘴唇部,牙齿部后端连接口咽一体部,牙齿部上端形成有上咬持槽,牙齿部下端形成下咬持槽;口咽一体部顶端形成有C形槽管状开口;牙齿部和口咽一体部的一侧形成有互相连通的供氧吸引一体通道,供氧吸引一体接口连通供氧吸引一体通道;牙齿部和口咽一体部的另外一侧形成有互相连通的供氧监测一体通道,供氧监测一体接口连通供氧监测一体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论是通过口腔或鼻腔,都可将软镜置入患者上、下呼吸道及上消化道,在麻醉状态下为患者行无痛舒适的软镜诊疗时,有效防止舌后坠,保持气道通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痛内镜诊疗用联合口咽通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联合口咽通气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无痛内镜诊疗用联合口咽通气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消化道、呼吸系统等发生病变的患者在检查治疗过程中,有时需要通过口或鼻向身体内插纤维或电子软镜,经口操作时患者牙齿部位需含咬牙垫,方便软镜通过,避免镜检和治疗过程中患者牙齿咬合损伤软镜,同时也避免咬合软镜对检查和治疗的干扰。然而,患者在感到不适时,经常会用舌头不自觉的顶出牙垫,进而出现牙齿扣合将软镜咬坏的情况,既不方便医生进行正常的检查和治疗,又可能会对昂贵的诊疗设备造成损坏。另外,为了提高患者舒适度,顺利完成镜检和治疗,常常给患者实施无痛内镜术。在无痛胃镜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静脉麻醉起效时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常伴随因患者舌体后坠导致的呼吸抑制发生。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肺功能不全、高龄、体弱、对麻醉剂较敏感等镜检和治疗的患者会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口唇紫绀、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等危急征象,如处理不及时,病人会猝死。临床需要一种技术方案在无痛内镜诊疗的麻醉中既能保持患者口部张开避免咬合,又能避免舌体后坠导致气道梗阻呼吸抑制,同时能经口方便有效的吸氧、便捷准确测得呼气末CO2等气体浓度、便于口腔分泌物的吸出、必要时还可以连接呼吸囊或经呼吸回路连接麻醉机进行辅助呼吸,提高安全系数的无痛内镜诊疗用呼吸道管理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痛内镜诊疗用联合口咽通气装置,无论是通过口腔或者鼻腔,都可以将软镜置入患者的上消化道或下呼吸道,并且有助于软镜更快更顺畅的置入和操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痛内镜诊疗用联合口咽通气装置,包括嘴唇部、牙齿部和口咽一体部;所述嘴唇部的端面上形成有软镜通口,所述软镜通口的一侧形成有供氧吸引一体接口,软镜通口的另外一侧形成有供氧监测一体接口;所述牙齿部的前端连接所述嘴唇部,牙齿部的后端连接所述口咽一体部,牙齿部的上端形成有上咬持槽,牙齿部的下端形成有下咬持槽;所述口咽一体部呈弧形弯曲状,口咽一体部的顶端形成有C形槽管状开口;所述牙齿部和口咽一体部的一侧形成有互相连通的供氧吸引一体通道,所述供氧吸引一体接口连通所述供氧吸引一体通道;所述牙齿部和口咽一体部的另外一侧形成有互相连通的供氧监测一体通道,所述供氧监测一体接口连通所述供氧监测一体通道。作为无痛内镜诊疗用联合口咽通气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嘴唇部的上端面形成有第一弧形口,所述嘴唇部的下端面形成有第二弧形口;嘴唇部的两侧呈弧状弯曲。作为无痛内镜诊疗用联合口咽通气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上咬持槽向靠近所述嘴唇部的上侧弯曲,所述下咬持槽向靠近所述嘴唇部的下侧弯曲。作为无痛内镜诊疗用联合口咽通气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口咽一体部的末端底部向外延伸并向下弯。作为无痛内镜诊疗用联合口咽通气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供氧吸引一体通道处于咽部的区域设有第二通口。作为无痛内镜诊疗用联合口咽通气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供氧吸引一体通道的末端与口咽一体部的末端距离占所述口咽一体部长度的1/4~1/3。作为无痛内镜诊疗用联合口咽通气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供氧监测一体通道延伸至所述口咽一体部的末端,供氧监测一体通道在所述口咽一体部的末端开设有第二通口。作为无痛内镜诊疗用联合口咽通气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牙齿部采用硅橡胶材质。作为无痛内镜诊疗用联合口咽通气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软镜通口插入或套入呼吸回路标准接头以用来连接呼吸囊或麻醉机。作为无痛内镜诊疗用联合口咽通气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嘴唇部和牙齿部的上端设有预切割口。本技术嘴唇部的端面上形成有软镜通口,软镜通口的一侧形成有供氧吸引一体接口,软镜通口的另外一侧形成有供氧监测一体接口;牙齿部的前端连接嘴唇部,牙齿部的后端连接口咽一体部,牙齿部的上端形成有上咬持槽,牙齿部的下端形成有下咬持槽;口咽一体部呈弧形弯曲状,口咽一体部的顶端形成有C形槽管状开口;牙齿部和口咽一体部的一侧形成有互相连通的供氧吸引一体通道,供氧吸引一体接口连通供氧吸引一体通道;牙齿部和口咽一体部的另外一侧形成有互相连通的供氧监测一体通道,供氧监测一体接口连通供氧监测一体通道。本技术无论是通过口腔或者鼻腔,都可以将软镜置入患者的上、下呼吸道或上消化道,C形槽管状开口有助于软镜更快更顺畅的置入和操作,保证胃镜、气管镜的置入顺畅和操作便利,借助本技术在经鼻入路气管镜、电子喉镜及其下的声带声门部手术等同样顺畅,有效的防止舌后坠,保持气道通畅,整体结构简单,方便实施,安全可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无痛内镜诊疗用联合口咽通气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嘴唇部;2、牙齿部;3、口咽一体部;4、软镜通口;5、供氧吸引一体接口;6、供氧监测一体接口;7、上咬持槽;8、上咬持槽;9、C形槽管状开口;10、供氧吸引一体通道;11、供氧监测一体通道;12、第一弧形口;13、第二弧形口;14、第一通口;15、第二通口;16、预切割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周知的,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供氧监测一体接口”“供氧吸引一体接口”中的“一体”的含义指代即可进行动作A,也可以进行动作B,比如“供氧监测一体接口”即可用来供氧,也可用来监测,使用目的具有可替换性。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口咽一体部”中“一体”的含义指代结构一和结构二之间在设计时成型在一起。参见图1,提供一种无痛内镜诊疗用联合口咽通气装置,包括嘴唇部1、牙齿部2和口咽一体部3;所述嘴唇部1的端面上形成有软镜通口4,所述软镜通口4的一侧形成有供氧吸引一体接口5,软镜通口4的另外一侧形成有供氧监测一体接口6;所述牙齿部2的前端连接所述嘴唇部1,牙齿部2的后端连接所述口咽一体部3,牙齿部2的上端形成有上咬持槽7,牙齿部2的下端形成有下咬持槽8;所述口咽一体部3呈弧形弯曲状,口咽一体部3的顶端形成有C形槽管状开口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痛内镜诊疗用联合口咽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嘴唇部(1)、牙齿部(2)和口咽一体部(3);所述嘴唇部(1)的端面上形成有软镜通口(4),所述软镜通口(4)的一侧形成有供氧吸引一体接口(5),软镜通口(4)的另外一侧形成有供氧监测一体接口(6);所述牙齿部(2)的前端连接所述嘴唇部(1),牙齿部(2)的后端连接所述口咽一体部(3),牙齿部(2)的上端形成有上咬持槽(7),牙齿部(2)的下端形成有下咬持槽(8);所述口咽一体部(3)呈弧形弯曲状,口咽一体部(3)的顶端形成有C形槽管状开口(9);/n所述牙齿部(2)和口咽一体部(3)的一侧形成有互相连通的供氧吸引一体通道(10),所述供氧吸引一体接口(5)连通所述供氧吸引一体通道(10);所述牙齿部(2)和口咽一体部(3)的另外一侧形成有互相连通的供氧监测一体通道(11),所述供氧监测一体接口(6)连通所述供氧监测一体通道(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痛内镜诊疗用联合口咽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嘴唇部(1)、牙齿部(2)和口咽一体部(3);所述嘴唇部(1)的端面上形成有软镜通口(4),所述软镜通口(4)的一侧形成有供氧吸引一体接口(5),软镜通口(4)的另外一侧形成有供氧监测一体接口(6);所述牙齿部(2)的前端连接所述嘴唇部(1),牙齿部(2)的后端连接所述口咽一体部(3),牙齿部(2)的上端形成有上咬持槽(7),牙齿部(2)的下端形成有下咬持槽(8);所述口咽一体部(3)呈弧形弯曲状,口咽一体部(3)的顶端形成有C形槽管状开口(9);
所述牙齿部(2)和口咽一体部(3)的一侧形成有互相连通的供氧吸引一体通道(10),所述供氧吸引一体接口(5)连通所述供氧吸引一体通道(10);所述牙齿部(2)和口咽一体部(3)的另外一侧形成有互相连通的供氧监测一体通道(11),所述供氧监测一体接口(6)连通所述供氧监测一体通道(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痛内镜诊疗用联合口咽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嘴唇部(1)的上端面形成有第一弧形口(12),所述嘴唇部(1)的下端面形成有第二弧形口(13);嘴唇部(1)的两侧呈弧状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痛内镜诊疗用联合口咽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咬持槽(7)向靠近所述嘴唇部(1)的上侧弯曲,所述下咬持槽(8)向靠近所述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娟王郜姜爱华张庆凤刘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毓璜顶医院烟台凯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