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清洁装置及清洁组件。清洁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尘盒和距离传感器。装置主体开设有容置槽,尘盒容置于容置槽,距离传感器设置于容置槽内,用于测量尘盒与距离传感器的距离,以反映尘盒是否成功容置于容置槽内。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简化清洁装置的结构且能够提高检测尘盒是否安装到位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洁装置及清洁组件
本申请涉智能家居
,特别是涉及清洁装置及清洁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如吸尘器、扫地机等清洁装置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现代家庭的日常清洁中。一般清洁装置都设有收集灰尘的尘盒,尘盒可能需要拆卸下来进行清洁或者维修等,尘盒重新安装后,清洁装置才可以正常进行工作。如果尘盒没有安装到位,会出现清洁装置内部漏灰、影响清洁装置的正常工作等问题,进而造成清洁装置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清洁装置及清洁组件,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清洁装置检测尘盒安装检测结构繁琐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尘盒和距离传感器。其中,装置主体开设有容置槽,以容纳尘盒。尘盒容置于容置槽。距离传感器设置于容置槽内,用于测量距离传感器与尘盒的距离,以反映尘盒是否成功容置于容置槽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清洁装置的清洁组件,包括装置主体、距离传感器。其中,装置主体可以开设有容置槽,以容置尘盒。距离传感器可以设置于容置槽内,且距离传感器能够用于测量距离传感器与尘盒的距离,以反映尘盒是否成功容置于容置槽内。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将距离传感器设置于装置本体的容置槽内,能够在尘盒插入或者拆离容置槽内时,测量出距离传感器与尘盒的距离,进而能够反映尘盒是否成功容置于容置槽内,无需在尘盒上安装传感器或者其他用于安装检测或者配合安装检测的部件。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能够简化尘盒的结构,且安装方便,进而简化整个清洁装置的结构,而且使用距离传感器能够有效提高尘盒安装距离检测的准确性,减少清洁装置在未成功安装尘盒的状态下进行工作进而产生故障的概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清洁装置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清洁装置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沿II-II剖切线的一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沿II-II剖切线的另一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清洁装置实施例的卡扣和卡扣槽的一配合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清洁装置实施例的卡扣和卡扣槽的另一配合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清洁装置实施例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清洁装置实施例的导向柱和导向槽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期实验发现:为了能够较好地检测尘盒是否安装到位,可以在清洁装置的主体上安装光耦发光部,在尘盒上安装光耦受光部,利用光耦原理检测尘盒的安装匹配状态,或者也可以在清洁装置的主体上安装霍尔传感器,在尘盒上安装磁铁,利用霍尔传感器的原理检测尘盒的安装匹配状态等,但以上手段均需要在尘盒上安装相应的用于配合检测的部件,如此导致尘盒的结构较为复杂,进而导致整个清洁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组装过程繁琐。如图1和图2所示,清洁装置1可以包括装置主体10、尘盒20和距离传感器30。尘盒20可以设置于装置主体10。具体地,尘盒20可以通过插入等方式安装于装置主体10。距离传感器30可以设置于装置主体10,用于测量尘盒20与距离传感器30的距离,以反映尘盒20是否插入或者拆离装置主体10。清洁装置1还可以包括控制器40,设置于装置主体10内,且与距离传感器30连接,用于根据距离传感器30的测量结果判断尘盒20是否成功安装于装置主体10。装置主体10可以具有清扫功能或者具有吸尘功能。当然可以同时具备清扫功能和吸尘功能,还可以具备其他功能。以扫地机器人为例,装置主体10可以包括壳体11、行走组件12、清扫组件13。壳体11可以作为整个清洁装置1的壳体,壳体11内可以用于容置多个部件,以保护清洁装置1的内部元器件等。壳体11可以具有底部101、顶部102以及周侧103。行走组件12可以设置于壳体11的底部101,行走组件12可以使得清洁装置1具有可移动的功能。清扫组件13可以设置于壳体11,用于在清洁装置1进行工作时提供清扫功能,对清洁装置1的工作面进行清洁。如图2所示,行走组件12可以设置于壳体11的底部101,即位于装置主体10的底部101。行走组件12在工作而行走移动时,能够带动整个清洁装置1移动。例如,行走组件12可以包括驱动机构121和滚动轮机构122,驱动机构121用于驱动滚动轮机构122转动,可以实现在清洁装置1的工作面上行走。驱动机构121例如是驱动电机。控制器40可以控制驱动机构121进行工作。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以单独设置其他的控制电路或者控制元件控制驱动机构121进行工作,进而控制清洁装置1的移动。清扫组件13可以包括滚刷131以及与滚刷131连接的滚刷电机132。滚刷电机132用于驱动滚刷131滚动,滚刷131与清洁装置1的工作面(例如地面)接触,并通过滚动实现对地面的清扫。图1所示的滚刷电机132和滚刷131的位置关系仅为示意,不对两者之间的连接、传动、工作等方式构成限定。行走组件12的驱动机构121和清扫组件13的滚刷电机132可以为同一个驱动机构,也即两者共用一个驱动机构。控制器40也可以控制滚刷电机132进行工作。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以单独设置其他的控制电路或者元件控制滚刷电机132进行工作。装置主体10还可以包括吸尘组件14。壳体11可以开设有吸尘口141、容置槽142和出风口143。容置槽142可以连通吸尘口141和出风口143。具体地,吸尘口141可以开设于装置主体10的底部101,可以朝向清洁装置1的工作面(例如地面)设置,从而能够吸取工作面上的灰尘或者垃圾。当然,吸尘口141也可以开设于装置主体10的周侧103。容置槽142可以用于容置尘盒20,尘盒20可以用于收集垃圾等物体。垃圾等物体留存于尘盒20后,气流从出风口143流出。为了能够有效地形成气流,进而可以使得吸尘口141具有良好的吸力,如图1所示,吸尘组件14可以包括设置于壳体11内的抽风机144,抽风机144可以形成依次经过吸尘口141、容置槽142、出风口143的气流,从而能够吸取工作面上的灰尘或者垃圾。当然,吸尘组件14还可以包括滤网等过滤部件145,例如设置于出风口143和容置槽142之间,使得较大的垃圾或者颗粒能够留存于尘盒20中。控制器40也可以控制抽风机144进行工作。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以单独设置其他的控制电路或者元件控制抽风机144进行工作。清扫组件13和吸尘组件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装置主体,开设有容置槽;/n尘盒,容置于所述容置槽;/n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用于测量所述尘盒与所述距离传感器的距离,以反映所述尘盒是否成功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置主体,开设有容置槽;
尘盒,容置于所述容置槽;
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用于测量所述尘盒与所述距离传感器的距离,以反映所述尘盒是否成功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主体具有相互连接的侧壁和底壁,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共同围设成所述容置槽,所述装置主体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连通所述容置槽,所述尘盒能够经所述安装口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其中,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底壁和/或所述侧壁,且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检测面朝向所述容置槽,以在所述尘盒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时,测量所述尘盒和所述距离传感器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底壁,且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检测面朝向所述安装口,以在所述尘盒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时,能够测量所述距离传感器和所述尘盒与所述底壁相对的顶部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侧壁,且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检测面自所述侧壁朝向所述容置槽,且所述尘盒与所述侧壁相对的侧部开设有凹槽,以在所述尘盒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时,所述距离传感器能够测量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侧部之间的距离,其中,在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侧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距离传感器到所述凹槽的底面之间的距离时,反映所述尘盒成功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红外传感组件,所述红外传感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红外接收器分别相对设置且分别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喜兵,黄家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