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自力专利>正文

自动开收伞的伞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29138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09
一种自动开收伞的伞把结构,包括:壳体(1)、设在所述壳体(1)内腔的内座(2)和开收控制装置;该开收控制装置包括:按钮(31)、供子弹头插入的控管(32)、用于收伞时锁定外管或下巢的收伞卡锁装置(33)、用于将子弹头卡制于控管(32)内的子弹头卡扣件(34)、可沿伞中棒轴线方向上下滑动的滑动压扣(35);所述滑动压扣(35)上设有滑槽(351),所述按钮(31)上凸设有竖向的滑轨(311),该滑轨(311)嵌入所述滑动压扣(35)的滑槽(351)内,使得该滑动压扣(35)可沿所述滑轨(311)上下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伞把结构中的滑动压扣工作时更加顺畅可靠,且对安全结构作出改进使伞把长度可做得更短,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开收伞的伞把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常使用的伞具部件,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开收伞的伞把的结构改进。
技术介绍
现在市面上的自动开收伞,通过按压伞把上的按钮就可以实现伸展中棒并打开伞骨的开伞动作或者折叠伞骨的收伞动作,因为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而广受欢迎,如公告号为CN103070530B的中国技术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具有安全结构的多折伞自动开收控制装置。这种自动开收伞的伞把内都设有开收控制装置,通常包括:按钮、供子弹头插入的控管、用于收伞时锁定外管或下巢的收伞卡锁装置、用于将子弹头卡制于控管内的子弹头卡扣件、可沿伞中棒轴线方向上下滑动的滑动压扣。在收伞状态下,所述滑动压扣被下巢或外管向下压从而与子弹头卡扣件错开,此时第一次按压按钮将会推动收伞卡锁装置后移解除对外管或下巢的锁定,中棒即可在开伞弹簧的作用下向上伸展开来,同时通过伞中棒内设置的一端与子弹头连接的拉索将下巢向上拉从而使伞骨打开,由此实现开伞动作,而滑动压扣失去下巢或外管的压制将会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滑动至与子弹头卡扣件相对的位置。当第二次按压按钮时,按钮通过推动滑动压扣进而推动子弹头卡扣件后移从而解除对子弹头的卡制,子弹头被释放使得下巢失去向上的拉力,伞骨就会在收伞弹簧的作用下折叠起来。现有的滑动压扣通常在中部要设置一个插柱,该插柱插入一弹簧内由此来限定滑动压扣只能上下滑动,但采用这种结构的滑动压扣在上下滑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偏侧移位,滑动起来不够顺畅。此外,为了防止收伞压缩中棒的过程中因不小心松开而发生中棒突然反弹伤人的情况,这种自动开收伞通常还在伞把内上述开收控制装置下方设置有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包括:绕线轮、固定于该绕线轮转轴上的棘轮和发条、用于压缩中棒时卡制棘轮防止其反转的卡制件。另外中棒内腔设置有安全拉线,其顶部连结于中棒顶部或上巢的安全拉线、底部连结于上述绕线轮。在收伞压缩中棒时,在发条的作用下,绕线轮会正向转动将安全拉线卷绕起来,而此时如果棘轮要反转则会被卡制件卡住防止绕线轮反转而放出安全拉线,这样即使在压缩中棒过程中松手也能防止中棒反弹。在上述安全装置的部件中,现有的绕线轮的绕线轴的直径沿其长度方向都是相同的,在绕线的过程中,安全拉线会集中绕在其与绕线轴正对的位置及附近,这样一来绕线轮处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才能保证其正常工作,此外,发条的尺寸也较大,同样需要较大的空间来容纳,因此现有的安全装置需要占用伞把内部较大的空间,由此也增加了伞具折叠后的长度,不方便放入小包内随身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开收伞的伞把结构,其滑动压扣采用了一种新的更顺畅的滑动结构,进一步地,对伞把内的安全装置作出改进,防止绕线轮在绕线时线堆叠于一处,减小发条对空间的占用,可减小伞把的长度。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制造一种自动开收伞的伞把结构,包括:壳体、设在所述壳体内腔的内座和开收控制装置;该开收控制装置包括:按钮、供子弹头插入的控管、用于收伞时锁定外管或下巢的收伞卡锁装置、用于将子弹头卡制于控管内的子弹头卡扣件、可沿伞中棒轴线方向上下滑动的滑动压扣;所述滑动压扣上设有滑槽,所述按钮上凸设有竖向的滑轨,该滑轨嵌入所述滑动压扣的滑槽内,使得该滑动压扣可沿所述滑轨上下滑动。所述滑动压扣上的滑槽设有左右两个,所述按钮上对应设有左右两条所述滑轨。所述按钮包括按钮主体以及安装在该按钮主体前部表面的按压部;所述按钮主体前部壁体上开设有窗洞,两条所述滑轨分别凸设于该窗洞的左右两侧壁上,该两条滑轨底面至所述窗洞左右两侧壁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滑动压扣前部的厚度,所述滑槽设在该滑动压扣前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窗洞底部设有定位凸柱,所述滑动压扣前部底面与该定位凸柱垂直对应处设有凹孔,一弹簧安装在所述定位凸柱和凹孔之间并对该滑动压扣产生向上的推力。本技术的伞把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座下部腔室内的用于防止伞中棒在压缩时反弹的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包括:用于卷绕安全拉线的绕线轮、固定于该绕线轮转轴上的棘轮和发条、用于压缩中棒时卡制该棘轮防止其反转的卡制件。所述内座下部腔室的顶部设有隔板,该隔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安全拉线穿过的通孔,该隔板在与所述发条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顶部缺口。所述所述内座下部腔室的底部设有底板,该底板在与所述发条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底部缺口。所述绕线轮的绕线轴与所述安全拉线来源处位置对应的一侧直径较大,另一侧直径较小。所述绕线轮的绕线轴直径较大的一侧设有绳结收藏孔以及沿该绳结收藏孔周向延伸于绕线轴端部的引导槽。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自动开收伞的伞把结构采用滑轨式的滑动压扣,使其上下滑动时更加顺畅、不会发生偏侧,工作更可靠;另外伞把内的安全结构的绕线轮的绕线轴采用一端大一端小的结构,可防止绕线时线堆叠于一处而需要占用更高的空间,同时内座下部腔室的隔板和底板在发条所在位置处均开设有缺口,也可以减小尺寸较大的发条对空间的占用,由此可以减小伞把的长度,方便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自动开收伞的伞把结构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自动开收伞的伞把结构的外部示意图;图3为所述开收控制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控管32未示出);图4为所述开收控制装置的分解图(控管32未示出);图5为所述按钮31的分解图;图6为收伞状态下伞把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当第一次按压按钮31释放中棒或下巢后伞把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当第二次按压按钮31释放子弹头后伞把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所述安全装置安装在内座上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所述绕线轮未缠绕安全拉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所述绕线轮上缠绕安全拉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所述内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之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自动开收伞的伞把结构包括:壳体1、设在所述壳体1内腔的内座2以及用于控制开收伞的开收控制装置,为了防止中棒在折叠的过程中反弹伤人,本技术的伞把结构还进一步包括安全装置。所述开收控制装置安装在内座2的上部,而所述安全装置则安装在内座2下部的腔室中。所述开收控制装置包括:按钮31、供子弹头7插入的控管32、用于收伞时锁定外管或下巢的收伞卡锁装置33、用于将子弹头卡制于控管32内的子弹头卡扣件34、可沿伞中棒轴线方向上下滑动的滑动压扣35。本技术中该开收控制装置的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滑动压扣35采用滑轨式结构实现上下滑动。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滑动压扣35上设有滑槽351,所述按钮31上凸设有竖向的滑轨311,该滑轨311嵌入所述滑动压扣35的滑槽351内,使得该滑动压扣35可沿所述滑轨311上下滑动。此滑轨式滑动结构使得滑动压扣35的上下滑动的动作较为顺畅,能避免传统的插柱插入弹簧内的结构在滑动过程中容易发生偏侧、滑动不畅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按钮31包括按钮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开收伞的伞把结构,包括:壳体(1)、设在所述壳体(1)内腔的内座(2)和开收控制装置;该开收控制装置包括:按钮(31)、供子弹头插入的控管(32)、用于收伞时锁定外管或下巢的收伞卡锁装置(33)、用于将子弹头卡制于控管(32)内的子弹头卡扣件(34)、可沿伞中棒轴线方向上下滑动的滑动压扣(35);其特征在于:/n所述滑动压扣(35)上设有滑槽(351),所述按钮(31)上凸设有竖向的滑轨(311),该滑轨(311)嵌入所述滑动压扣(35)的滑槽(351)内,使得该滑动压扣(35)可沿所述滑轨(311)上下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开收伞的伞把结构,包括:壳体(1)、设在所述壳体(1)内腔的内座(2)和开收控制装置;该开收控制装置包括:按钮(31)、供子弹头插入的控管(32)、用于收伞时锁定外管或下巢的收伞卡锁装置(33)、用于将子弹头卡制于控管(32)内的子弹头卡扣件(34)、可沿伞中棒轴线方向上下滑动的滑动压扣(35);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压扣(35)上设有滑槽(351),所述按钮(31)上凸设有竖向的滑轨(311),该滑轨(311)嵌入所述滑动压扣(35)的滑槽(351)内,使得该滑动压扣(35)可沿所述滑轨(311)上下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收伞的伞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压扣(35)上的滑槽(351)设有左右两个,所述按钮(31)上对应设有左右两条所述滑轨(3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开收伞的伞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31)包括按钮主体(312)以及安装在该按钮主体(312)前部表面的按压部(313);所述按钮主体(312)前部壁体上开设有窗洞(314),两条所述滑轨(311)分别凸设于该窗洞(314)的左右两侧壁上,该两条滑轨(311)底面至所述窗洞(314)左右两侧壁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滑动压扣(35)前部的厚度,所述滑槽(351)设在该滑动压扣(35)前部的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开收伞的伞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洞(314)底部设有定位凸柱(315),所述滑动压扣(35)前部底面与该定位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自力
申请(专利权)人:黄自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