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带连接装置及智能手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2912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表带连接装置及智能手表,该表带连接装置包括:安装部,其设置在表带与表盘连接的一端,且具有容纳空间,在该安装部上形成有与容纳空间贯通的开口部;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其分别通过开口部背向限位在安装部内,且第一按压部的端部和第二按压部的端部从容纳空间伸出;弹性部,其设置在容纳空间内且位于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之间;在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均被按压时,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分别与表盘一侧的相对表耳断开连接,在弹性部复位时,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分别与相对表耳接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表带便于拆装,提高拆装便捷性及快速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带连接装置及智能手表
本技术涉及穿戴产品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表带连接装置及智能手表。
技术介绍
市场上大多数手环手表类产品,主体和表带的连接多采用生耳连接方式。在连接时,需将生耳先插入表带内部,再搭配使用专业工具将整体安装进入主体,同时,拆卸表带时也需要使用专用工具。这样,表带连接方式拆装困难,难以实现表带的快速拆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表带连接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表带从生耳上拆装困难的问题,实现表带便于拆装,提高拆装便捷性及快速性。为实现上述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表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部,其设置在表带与表盘连接的一端,所述安装部具有容纳空间,且其上形成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贯通的开口部;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其分别通过所述开口部背向限位在所述安装部内,且所述第一按压部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的端部从所述容纳空间伸出;弹性部,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之间;在所述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均被按压时,所述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分别与所述表盘一侧的相对表耳断开连接,在所述弹性部复位时,所述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分别与所述表盘一侧的所述相对表耳接合。如上所述的表带连接装置,所述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按压板、按压柱和转轴,所述按压柱和转轴平行设置在所述按压板同一表面上;所述弹性部抵靠所述第一按压部的按压板和所述第二按压部的按压板之间。如上所述的表带连接装置,所述安装部上一端开设有均与所述容纳空间贯通的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一按压部的按压柱的端部通过所述第一开孔伸出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按压部的转轴的端部通过所述第二开孔伸出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安装部的另一端开设有均与所述容纳空间贯通的第三开孔和第四开孔,所述第二按压部的按压柱的端部通过所述第三开孔伸出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第二按压部的转轴的端部通过所述第四开孔伸出所述容纳空间。如上所述的表带连接装置,所述第一按压部的按压柱的长度与其转轴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按压部的按压柱的长度与其转轴的长度相等。如上所述的表带连接装置,所述第一按压部或所述第二按压部中的按压柱的横截面积大于其转轴的横截面积。如上所述的表带连接装置,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表带一体注塑成型,且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表带的一端的外部。如上所述的表带连接装置,所述表带与表盘连接的一端开设有贯通部,其沿所述表带与表盘连接的一端的宽度方向上贯通;所述安装部过盈插入所述贯通部内;其中所述皮带为可变形的软材质。如上所述的表带连接装置,所述安装部的外观形状及大小分别与所述贯通部的形状及大小相适配。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手表,用于克服现有智能手表中表带从生耳上拆装困难的问题,实现表带便于拆装,提高拆装便捷性及快速性。为实现上述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手表,其包括表盘、表带和如上所述的表带连接装置,所述表带连接装置与所述表盘配合。如上所述的智能手表,所述表盘与表带连接的一侧的相对表耳上分别凹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按压部中转轴的端部伸入所述第一凹槽或从所述第一凹槽中脱出,所述第二按压部中转轴的端部伸入所述第二凹槽或从所述第二凹槽中脱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安装部设置在表带与表盘连接的一端上,且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通过安装部上的开口部背向置于容纳空间内,且第一按压部的端部和第二按压部的端部均从容纳空间中伸出,在按压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的端部时,端部与表盘断开连接,实现表带从表盘上拆卸,在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的端部由弹性部推出时,与表盘接合,容易通过表带连接装置连接表带和表盘,连接方式简单且快速,提高表带拆装效率。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智能手表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提出的智能手表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提出的表带连接装置的结构图,其中未示出弹性部;图4是本技术提出的表带连接装置一种实施例与表带连接的结构图,其中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均复位;图5是本技术提出的表带连接装置一种实施例与表带连接的剖视图,其中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均复位;图6是本技术提出的表带连接装置一种实施例与表带连接的结构图,其中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均被按压;图7是本技术提出的表带连接装置一种实施例与表带连接的剖视图,其中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均被按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为了方便且快速地将表带从表盘上拆装,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表带连接装置。如图1所示,其示出智能手表,智能手表包括表带连接装置100、表带200、表盘300及表耳310和320。表耳310和320相对形成在表盘300与表带200连接的一侧,且如图2所示,该相对的表耳310和320上分别形成有凹槽311和321。出于佩戴舒适性,本实施例表带200为可变形软材料,例如皮质或硅胶。如图3至图7所示,表带连接装置100包括安装部110、第一按压部120、第二按压部130和弹性部140。通过表带连接装置100实现表带200与表盘300的表耳310和320的连接。表带连接装置100可以与表带200一体注塑形成,且表带连接装置100位于表带200与表盘300连接的一端的外部。替代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7所示,表带连接装置100嵌入至表带200与表盘300连接的一端的内部。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表带连接装置100中安装部110具有容纳空间111,且该容纳空间111的侧壁上形成有开口部112,具体该开口部112位于安装部110的中间位置,该开口部112与容纳空间111贯通。该开口部112将容纳空间111分为一侧的第一容纳空间和另一侧的第二容纳空间,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对称,用于分别容纳第一按压部120和第二按压部130。第一按压部120和第二按压部130分别通过开口部112相对限位在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内,且第一按压部120的端部从第一容纳空间的远离第二容纳空间的一侧伸出,第二按压部130的端部从第二容纳空间的远离第一容纳空间的一侧伸出。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7所示,第一按压部120和第二按压部130的结构相同。因此,第一按压部120和第二按压部130对称设置在容纳空间111内。继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部,其设置在表带与表盘连接的一端,所述安装部具有容纳空间,且其上形成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贯通的开口部;/n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其分别通过所述开口部背向限位在所述安装部内,且所述第一按压部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的端部从所述容纳空间伸出;/n弹性部,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之间;/n在所述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均被按压时,所述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分别与所述表盘一侧的相对表耳断开连接,在所述弹性部复位时,所述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分别与所述表盘一侧的所述相对表耳接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部,其设置在表带与表盘连接的一端,所述安装部具有容纳空间,且其上形成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贯通的开口部;
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其分别通过所述开口部背向限位在所述安装部内,且所述第一按压部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的端部从所述容纳空间伸出;
弹性部,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之间;
在所述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均被按压时,所述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分别与所述表盘一侧的相对表耳断开连接,在所述弹性部复位时,所述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分别与所述表盘一侧的所述相对表耳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按压板、按压柱和转轴;
所述按压柱和转轴平行设置在所述按压板同一表面上;
所述弹性部抵靠所述第一按压部的按压板和所述第二按压部的按压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上一端开设有均与所述容纳空间贯通的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一按压部的按压柱的端部通过所述第一开孔伸出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按压部的转轴的端部通过所述第二开孔伸出所述容纳空间;
所述安装部的另一端开设有均与所述容纳空间贯通的第三开孔和第四开孔,所述第二按压部的按压柱的端部通过所述第三开孔伸出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第二按压部的转轴的端部通过所述第四开孔伸出所述容纳空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怀清乔本昌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