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本公开涉及可穿戴设备
,尤其涉及连接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在智能手环、手表领域,为保证其正常使用,对智能手环或手表的主体部分需要经常性地进行充电。对主体的充电方案可以分为有线充电方式和无线充电方式,有线充电方式中,又可以分为通过充电座充电和直接连接USB充电。主体部分与腕带通过连接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连接结构可以直接与充电端口配合使用进行充电。连接结构的材质通常为硬质材质,腕带多为软质材质,在长期使用中,连接结构的频繁插拔容易造成连接部分的磨损,不同材质的结构连接部位的间隙增大,影响用户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连接结构及可穿戴设备。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体和设置于连接体上的定位部,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以及第三定位部,其中,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相邻设置于连接体的上表面;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具有沿着连接结构的长度方向向内倾斜的倾斜面;第三定位部设置于连接体的侧面;连接结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体和设置于连接体上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以及第三定位部,其中,/n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相邻设置于所述连接体的上表面;/n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具有沿着连接结构的长度方向向内倾斜的倾斜面;/n所述第三定位部设置于所述连接体的侧面;/n所述连接结构通过所述定位部与被连接结构过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体和设置于连接体上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以及第三定位部,其中,
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相邻设置于所述连接体的上表面;
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具有沿着连接结构的长度方向向内倾斜的倾斜面;
所述第三定位部设置于所述连接体的侧面;
所述连接结构通过所述定位部与被连接结构过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面积小于所述凹槽开口部分的截面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由所述凹槽的底部沿所述连接体的连接方向向外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定位部沿着所述连接体的侧面相对设置,且向所述连接体的内部凹进,以实现所述连接体与被连接结构在所述连接体侧向的过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在所述第一定位部处的厚度大于在所述第二定位部处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