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包含具有不同特性的存储器装置的存储器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2736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58
接收对应于第一存储器装置的第一组特性及对应于第二存储器装置的第二组特性。基于所述第一组特性确定针对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的第一使用阈值及基于所述第二组特性确定针对所述第二存储器装置的第二使用阈值。基于针对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的所述第一使用阈值及针对所述第二存储器装置的所述第二使用阈值来在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或所述第二存储器装置处存储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管理包含具有不同特性的存储器装置的存储器系统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大体上涉及存储器系统,并且更具体来说,涉及管理包含具有不同特性的存储器装置的存储器系统。
技术介绍
存储器系统可为存储系统,例如固态驱动器(SSD),并且可包含存储数据的一或多个存储器装置。存储器系统可包含例如非易失性存储器装置及易失性存储器装置的存储器装置。一般来说,主机系统可利用存储器系统在所述存储器系统的存储器装置处存储数据,并从存储器系统的存储器装置检索数据。附图说明将从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及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案的附图更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图1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包含存储器系统的实例计算环境。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基于相关联使用阈值而在存储器装置处存储数据的实例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基于相关联使用阈值而在存储器系统的存储器装置处存储数据的实例方法的流程图。图4A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基于存储器装置的使用来确定是否在存储器装置处存储数据的实例。图4B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基于存储器装置的使用来确定是否在存储器装置处存储其它数据的实例。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基于与数据相关联的特性而在存储器系统的存储器装置处存储数据的实例方法的流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可在其中操作的实例计算机系统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方面涉及管理包含具有不同特性的存储器装置的存储器系统。存储器系统的实例是存储系统,例如固态驱动器(SSD)。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系统是混合存储器/存储器系统。一般来说,主机系统可利用包含一或多个存储器装置的存储器系统。主机系统可提供待存储在存储器系统处的数据,并且可请求待从存储器系统检索的数据。存储器系统可包含其可存储来自主机系统的数据的多个存储器装置。每一存储器装置可包含不同类型的媒体。存储器装置的媒体实例包含(但不限于)非易失性存储器及基于快闪的存储器(例如单电平单元(SLC)存储器、三电平单元(TLC)存储器及四电平单元(QLC)存储器)的交叉点阵列。不同类型的媒体的特性可能因媒体类型而异。与存储器装置相关联的特性的一个实例是数据密度。数据密度对应于存储器装置的每存储器单元可存储的数据量(例如,数据位)。使用基于快闪的存储器的实例,四电平单元(QLC)可存储四个数据位,而单电平单元(SLC)可存储一个数据位。因此,包含QLC存储器单元的存储器装置将比包含SLC存储器单元的存储器装置具有更高数据密度。存储器装置特性的另一实例是存取速度。存取速度对应于存储器装置存取存储在存储器装置处的数据的时间量。存储器装置的其它特性可与存储器装置存储数据的耐久性相关联。当向存储器装置的存储器单元写入数据及/或从存储器装置的存储器单元擦除数据时,所述存储器单元可能被损坏。随着对存储器单元执行的写入操作及/或擦除操作的数目增加,存储在存储器单元处的包含错误的数据的概率随着存储器单元日益被损坏而增加。与存储器装置的耐久性相关联的特性是对存储器装置的存储器单元执行的写入操作的数目或编程/擦除操作的数目。如果超过在对储器单元执行的写入操作的阈值数目,那么数据将不再能够可靠地存储在存储器单元处,因为数据可能包含大量无法纠正的错误。不同媒体类型还可具有针对存储数据的不同耐久性。举例来说,第一媒体类型可具有1,000,000个写入操作的阈值,而第二媒体类型可具有2,000,000个写入操作的阈值。因此,第一媒体类型存储数据的耐久性小于第二媒体类型存储数据的耐久性。与存储器装置存储数据的耐久性相关联的另一特性是写入到存储器装置的存储器单元的总字节。类似于写入操作的数目,随着新数据被写入到存储器装置的同一存储器单元,存储器单元被损坏,并且存储在存储器单元处的数据包含错误的概率增加。如果写入到存储器装置的存储器单元的总字节数目超过总字节的阈值数目,那么所述存储器单元可能不再可靠地存储数据。常规存储器系统可包含具有单个媒体类型的存储器装置。因此,常规存储器系统中的存储器装置具有单组特性(例如,数据密度、存取速度,耐久性等)。因此,常规存储器系统可基于单组特性来管理存储器装置。当主机系统向存储器系统提供数据用于存储时,所述主机系统可具有用于将存储数据的存储器装置的期望特性。存储器装置的期望特性可取决于数据的特性,并且可从一种类型的数据到另一种类型的数据变化。举例来说,针对具有大量数据的数据文件,存储器装置的期望特性可为高数据密度。一般来说,为了获得存储器装置的不同期望特性,具有不同媒体类型及相关联特性的多个常规存储器系统可与主机系统一起使用。举例来说,主机系统可耦合到具有具高数据密度的第一媒体类型的第一常规存储器系统,具有具高存取速度的第二媒体类型的第二常规存储器系统及具有具高耐久性的第三媒体类型的第三常规存储器系统。然而,由于主机系统将利用到不同存储器系统中的每一者的额外连接,因此使用多个存储器系统来实现针对数据存储的不同期望特性既昂贵又效率低下。本专利技术的方面通过具有包含多个存储器装置的存储器系统来解决以上及其它缺陷,所述多个存储器装置具有具不同特性组的不同媒体类型。与使用多个存储器系统相反,此存储器系统可通过在单个存储器系统中提供具有不同特性组的存储器装置来降低成本。此外,与使用多个存储器系统相比,使用具有具不同媒体类型的多个存储器装置的单个存储器系统可导致降低的功耗,因为与多个不同存储器系统相反,单个存储器系统可利用较少功率。然而,如先前论述,具有不同媒体类型的存储器装置可具有用于在存储器装置处存储数据的不同耐久性及不同相应阈值。可基于确定使用阈值将数据存储在存储器装置处。举例来说,如果存储器系统的第一存储器装置处于或接近指示第一存储器装置处于或接近第一存储器装置不再能够可靠地存储数据的点的第一使用阈值,那么数据可存储在存储器系统的另一存储器装置处。通过基于不同确定使用阈值向存储器系统的不同存储器装置提供数据,存储器系统的多个存储器装置上的磨损(例如,对存储器装置执行的操作数目及/或写入到存储器装置的数据量)可更均匀地分布,从而防止存储器系统的特定存储器装置相对于存储器系统的其它存储器装置的过早失效。图1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的包含存储器系统110的实例计算环境100。存储器系统110可包含例如存储器装置112A到112N的媒体。存储器装置112A到112N可为易失性存储器装置、非易失性存储器装置或其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系统是存储系统。存储系统的实例是SSD。一般来说,计算环境100可包含使用存储器系统110的主机系统12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主机系统120可将数据写入到存储器系统110并从存储器系统110读取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系统110是混合存储器/存储系统。主机系统120可为例如桌上型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移动装置的计算装置,或者包含存储器及处理装置的此计算装置。主机系统120可包含或耦合到存储器系统110,使得主机系统120可从存储器系统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系统,其包括:/n多个存储器装置;及/n处理装置,其与所述多个存储器装置可操作地耦合,以:/n接收对应于所述多个存储器装置中的第一存储器装置的第一组特性及对应于所述多个存储器装置中的第二存储器装置的第二组特性;/n基于所述第一组特性确定针对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的第一使用阈值及基于所述第二组特性确定针对所述第二存储器装置的第二使用阈值;及/n基于针对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的所述第一使用阈值及针对所述第二存储器装置的所述第二使用阈值来在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或所述第二存储器装置处存储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25 US 15/962,7191.一种系统,其包括:
多个存储器装置;及
处理装置,其与所述多个存储器装置可操作地耦合,以:
接收对应于所述多个存储器装置中的第一存储器装置的第一组特性及对应于所述多个存储器装置中的第二存储器装置的第二组特性;
基于所述第一组特性确定针对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的第一使用阈值及基于所述第二组特性确定针对所述第二存储器装置的第二使用阈值;及
基于针对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的所述第一使用阈值及针对所述第二存储器装置的所述第二使用阈值来在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或所述第二存储器装置处存储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使用阈值对应于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存储所述数据的耐久性,且其中所述第二使用阈值对应于所述第二存储器装置存储所述数据的耐久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装置进一步用以:
确定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的第一使用是否超过所述第一使用阈值或所述第二存储器装置的第二使用是否超过所述第二使用阈值;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的所述第一使用超过所述第一使用阈值或所述第二存储器装置的所述第二使用超过所述第二使用阈值,向与所述存储器装置相关联的主机系统提供识别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的所述第一使用超过所述第一使用阈值或所述第二存储器装置的所述第二使用超过所述第二使用阈值的通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装置进一步用以:
确定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的第一使用超过所述第一使用阈值;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的所述第一使用超过所述第一使用阈值,确定不将后续数据存储到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其中所述后续数据被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器装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组特性包括数据密度、存取速度、关于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写入的总字节数目或执行的写入操作的数目,且其中所述第二组特性包括数据密度、存取速度、关于所述第二存储器装置写入的总字节数目或执行的写入操作数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装置进一步用以:
传输针对所述多个存储器装置中的每一存储器装置的特性组的请求,其中接收对应于所述多个存储器装置中的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的所述第一组特性及对应于所述多个存储器装置中的所述第二存储器装置的所述第二组特性是响应于传输针对所述多个存储器装置中的每一存储器装置的所述特性组的所述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不同于所述第二存储器装置,且其中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存储数据的耐久性不同于所述第二存储器装置存储数据的耐久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是基于快闪的存储器,且所述第二存储器装置是非基于快闪的存储器。


9.一种方法,其包括:
接收对应于多个存储器装置中的第一存储器装置的第一组特性及对应于所述多个存储器装置中的第二存储器装置的第二组特性;
基于所述第一组特性确定针对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的第一使用阈值及基于所述第二组特性确定针对所述第二存储器装置的第二使用阈值;及
通过处理装置基于针对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的所述第一使用阈值及针对所述第二存储器装置的所述第二使用阈值来在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或所述第二存储器装置处存储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使用阈值对应于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存储所述数据的耐久性,且其中所述第二使用阈值对应于所述第二存储器装置存储所述数据的耐久性。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的第一使用是否超过所述第一使用阈值或所述第二存储器装置的第二使用是否超过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B·丹尼尔森P·A·聚勒
申请(专利权)人:美光科技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