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防护等级铜铝复合导体节能型母线槽
本专利技术涉及母线槽
,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高防护等级铜铝复合导体节能型母线槽。
技术介绍
母线槽是由铜、铝等构成的一种封闭的金属装置,在低压的电力输送干线工程项目中已越来越多地代替了电线电缆。如今在高层筑、工厂等电气设备、电力系统上成了不可缺少的配线方式。由于大楼、工厂等各种建筑电力的需要,而且这种需要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使用原来的电路接线方式,即穿管方式,施工时带来许多困难,而且,当要变更配电系统时,要使其变简单一些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采用母线槽的话,非常容易就可以达到目的,另外还可使建筑物变得更加美观。母线槽特点是具有系列配套、商品性生产、体积小、容量大、设计施工周期短、装拆方便、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在国外的发达国家,及我国的香港、澳门等已非常普及。具有高防护等级铜铝复合导体节能型母线槽的专利技术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便利,在现代化的生产生活中,具有高防护等级铜铝复合导体节能型母线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现有的高防护等级铜铝复合导体节能型母线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高防护等级铜铝复合导体节能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体箱(1),所述的主体箱(1)的底部设置有节能蓄电箱(2),所述的主体箱(1)的内部设置有灭火箱(3),所述的主体箱(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导轨(4)、第二导轨(5),所述的第一导轨(4)、第二导轨(5)的顶部表面与可动遮板(6)的底面接触,所述的可动遮板(6)的顶部表面固定有上长条板(7),所述的上长条板(7)的前端与前吊臂(8)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前吊臂(8)的底端固定有第一永磁体(9),所述的第一永磁体(9)的右侧磁极为N磁极,所述的第一永磁体(9)的右方设置有铁芯(10),所述的铁芯(10)的中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防护等级铜铝复合导体节能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体箱(1),所述的主体箱(1)的底部设置有节能蓄电箱(2),所述的主体箱(1)的内部设置有灭火箱(3),所述的主体箱(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导轨(4)、第二导轨(5),所述的第一导轨(4)、第二导轨(5)的顶部表面与可动遮板(6)的底面接触,所述的可动遮板(6)的顶部表面固定有上长条板(7),所述的上长条板(7)的前端与前吊臂(8)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前吊臂(8)的底端固定有第一永磁体(9),所述的第一永磁体(9)的右侧磁极为N磁极,所述的第一永磁体(9)的右方设置有铁芯(10),所述的铁芯(10)的中部外周设置有线圈(11),所述的线圈(11)的下表面分别与第一联电条(12)、第二联电条(13)的顶端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一联电条(12)、第二联电条(13)设置在开合控制器(14)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防护等级铜铝复合导体节能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合控制器(14)的内部设置有长条电阻(18),所述的长条电阻(18)的上表面与指针片(17)的底端接触,所述的指针片(17)设置在绝缘控制条(15)的左端下表面,所述的绝缘控制条(15)的左端从开合控制器(14)的左部伸出,所述的指针片(17)的右侧面与长条电阻(18)的左侧面之间通过导线(16)串联有第一电源(19)、第一开关(20)、保护电阻(21),所述的指针片(17)的右侧面通过导线(16)与第二联电条(13)的底端电性连接,所述的长条电阻(18)的左侧面通过导线(16)与第一联电条(12)的底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防护等级铜铝复合导体节能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长条板(7)的后端与后吊臂(2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后吊臂(22)的底端固定有回位横臂(23),所述的回位横臂(23)的端部通过回位弹簧(24)与弹簧端块(2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防护等级铜铝复合导体节能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箱(1)顶部设置有放置槽(26),所述的放置槽(26)的内部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铜铝复合导电条(27)、第二铜铝复合导电条(28)、第三铜铝复合导电条(29),所述的第一铜铝复合导电条(27)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下位连线槽(33)、第一上位连线槽(30),所述的第二铜铝复合导电条(28)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第二下位连线槽(34)、第二上位连线槽(31),所述的第三铜铝复合导电条(29)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第三下位连线槽(35)、第三上位连线槽(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防护等级铜铝复合导体节能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灭火箱(3)的上表面设置有出粉口(53),所述的灭火箱(3)的内部左表面固定有电动缸底板(36),所述的电动缸底板(36)的右侧面设置有电动缸(37),所述的电动缸(37)的右侧动力输出端设置有动作杆(38),所述的动作杆(38)的右端与上位通盘(3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上位通盘(39)的中部设置有上位通孔(40),所述的上位通盘(39)的下表面与下位长板(41)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的下位长板(41)的右部设置有下位通孔(42),所述的下位通孔(42)的底部通过连通管(43)与吹风机(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