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2570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PCB板、LED灯珠以及量子点封装结构;所述LED灯珠设于所述PCB板上,所述LED灯珠内封装有发光芯片;所述量子点封装结构设于所述LED灯珠远离所述PCB板的一侧,所述量子点封装结构包括量子点材料层以及包裹所述量子点材料层设置的封装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量子点材料封装于封装体中形成量子点封装结构,然后将该量子点封装结构设于LED灯珠远离所述PCB板的一侧,使得量子点所处环境温度较低,可靠性好,且制作难度相对较低,有利于实现背光模组的量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显示装置,例如液晶电视,由于液晶电视中的液晶面板无法实现自发光,需要通过背光提供光源,经过液晶面板的红绿蓝子像素的开关最终实现全彩化的像素显示,故背光源的光谱决定了最终TV(电视机)的光学显示效果。高色域显示为当前TV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高色域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减窄蓝绿红频谱的半波宽实现的。传统TV背光采用LED(发光二极管)蓝光芯片激发荧光粉的方式形成白光光谱,而荧光粉光谱由于激发光谱较宽,一般在50nm以上,导致传统液晶电视色域较低,量子点由于其具有激发光谱窄、激发光谱连续可调等诸多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电视背光中以增强电视显示效果。通常量子点的尺寸在纳米量级,其表面缺陷会导致对水氧侵蚀较为敏感,一般需要进行阻隔封装来隔绝水氧侵蚀,例如将量子点直接封装LED中,该种方式量子点的用量较少,但是由于LED中温度较高,不利于量子点的长期稳定使用,且LED尺寸小,较难对量子点进行水氧阻隔设计,故该种方式目前制作难度较大,可量产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旨在提供一种量子点封装效果更为可靠且制作工艺难度较低的背光模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PCB板;LED灯珠,所述LED灯珠设于所述PCB板上,所述LED灯珠内封装有发光芯片;以及,量子点封装结构,所述量子点封装结构设于所述LED灯珠远离所述PCB板的一侧,所述量子点封装结构包括量子点材料层以及包裹所述量子点材料层设置的封装体。可选地,所述封装体包括:沿远离所述LED灯珠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阻隔层和第二阻隔层,所述量子点材料层设于所述第一阻隔层和第二阻隔层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阻隔层的材质为玻璃,所述第二阻隔层的材质为玻璃或高分子阻隔材料。可选地,所述第一阻隔层的厚度为20~200μm,光学透过率不低于95%;和/或,所述第二阻隔层的材质为玻璃,且所述第二阻隔层的厚度为20~200μm,光学透过率不低于95%。可选地,所述量子点封装结构与所述PCB板连接,且围设于所述LED灯珠的外部并与所述LED灯珠间隔设置;或者,所述量子点封装结构覆盖所述LED灯珠的表面。可选地,所述发光芯片的类型包括蓝光芯片和绿光芯片;所述量子点材料层包括红色量子微粒。可选地,所述发光芯片的发光材料为GaN材料;和/或,所述发光芯片为正装芯片。可选地,所述蓝光芯片的发光波长为445~460nm;和/或,所述绿光芯片的发光波长为520~540nm;和/或,形成所述红色量子点微粒的材料包括CdSe、SrSe、ZnSe、CdTe、CaSe、ZnS、CaS、MgS、SrS、BaS、MgTe、ZnTe、SrTe、MgSe、CaTe、BaSe、BaTe、CdS、GaAs、GaP、InP、InN、GaN和InAs、CH3NH3PbX3和CsPbY3中的至少一种,其中,X为Cl、Br或I,Y为Cl、Br或I。可选地,所述红色量子点微粒为CdSe;所述红色量子点微粒的粒径为3~9nm;所述红色量子点微粒激发出的红光峰值波长为620~650nm。可选地,所述LED灯珠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于所述PCB板上,所述支架具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开口朝向远离所述PCB板的一侧;其中,所述发光芯片设于所述腔体的底壁,所述腔体内还填充有覆盖所述发光芯片的封装胶。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背光模组包括PCB板、LED灯珠以及量子点封装结构,LED灯珠设于PCB板上,量子点封装结构设于LED灯珠远离所述PCB板的一侧,量子点封装结构包括封装体以及包裹于封装体内部的量子点材料层。通过将量子点材料封装于封装体中形成量子点封装结构,然后将该量子点封装结构设于LED灯珠远离所述PCB板的一侧,如此,相比于将量子点直接封装于LED内的方式而言,本专利技术方案中的量子点所处环境温度较低,可靠性好,且制作难度相对较低,有利于实现背光模组的量化生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此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量子点由于其具有激发光谱窄、激发光谱连续可调等诸多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显示设备,例如应用于电视的背光中,以增强电视显示效果。通常量子点的尺寸在纳米量级,其表面缺陷会导致对水氧侵蚀较为敏感,一般需要进行阻隔封装来隔绝水氧侵蚀,例如将量子点直接封装LED中,该种方式量子点的用量较少,但是由于LED中温度较高,不利于量子点的长期稳定使用,且LED尺寸小,较难对量子点进行水氧阻隔设计,故该种方式目前制作难度较大,可量产性较低。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例如可以是液晶电视、手机或电脑等的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所述背光模组优选为直下式背光模组,可以是曲面或平面背光模组,由于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改进点在于所述背光模组的设计,因此下文主要针对所述背光模组的结构加以说明。图1至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具体实施例。参阅图1和图2所示,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100包括PCB板10(印刷电路板)、LED灯珠20以及量子点封装结构30,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nPCB板;/nLED灯珠,所述LED灯珠设于所述PCB板上,所述LED灯珠内封装有发光芯片;以及,/n量子点封装结构,所述量子点封装结构设于所述LED灯珠远离所述PCB板的一侧,所述量子点封装结构包括量子点材料层以及包裹所述量子点材料层设置的封装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PCB板;
LED灯珠,所述LED灯珠设于所述PCB板上,所述LED灯珠内封装有发光芯片;以及,
量子点封装结构,所述量子点封装结构设于所述LED灯珠远离所述PCB板的一侧,所述量子点封装结构包括量子点材料层以及包裹所述量子点材料层设置的封装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体包括:
沿远离所述LED灯珠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阻隔层和第二阻隔层,所述量子点材料层设于所述第一阻隔层和第二阻隔层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阻隔层的材质为玻璃,所述第二阻隔层的材质为玻璃或高分子阻隔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隔层的厚度为20~200μm,光学透过率不低于95%;和/或,
所述第二阻隔层的材质为玻璃,且所述第二阻隔层的厚度为20~200μm,光学透过率不低于9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封装结构与所述PCB板连接,且围设于所述LED灯珠的外部并与所述LED灯珠间隔设置;或者,
所述量子点封装结构覆盖所述LED灯珠的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芯片的类型包括蓝光芯片和绿光芯片;
所述量子点材料层包括红色量子微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洪雷李泽龙陈细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