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智能解剖定位投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252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手持式智能解剖定位投影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侧端设置有投影组件,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前端设置有固定螺丝。该手持式智能解剖定位投影装置通过储存模块以及投影组件和控制面板的配合,使用者可将解剖学标准图层和影像学图像通过储存模块和控制面板的配合,通过投影组件投射在人体上,供使用者教学指导,通过固定螺丝和固定杆和固定环的配合,可减轻使用者手腕受到的压力,减少手腕因长期使用装置主体造成的损伤,通过推杆和插销以及限位槽的配合,使用者可在装置主体没电的情况下,边充电边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智能解剖定位投影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智能解剖定位投影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疗领域长久以来组织和器官解剖定位教学依赖于实体与虚拟骨骼、软组织,以及脑与神经血管模型的困境,其组织和器官解剖学定位,尤其肌肉、神经血管与脑组织的定位一直以来,依赖电脑或PAD终端互动解剖软件,或者解剖模型,教与学双方在互动性技术上的缺陷,导致学生在思维世界三维构建大体与局部解剖结构与真实世界中解剖结构的定位都存在较大挑战,极其影响其临床能力的持续稳定增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手持式智能解剖定位投影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手持式智能解剖定位投影装置,通过储存模块以及投影组件和控制面板的配合,使用者可将解剖学标准图层和影像学图像通过储存模块和控制面板的配合,通过投影组件投射在人体上,供使用者教学指导,通过固定螺丝和固定杆和固定环的配合,可减轻使用者手腕受到的压力,减少手腕因长期使用装置主体造成的损伤,通过推杆和插销以及限位槽的配合,使用者可在装置主体没电的情况下,边充电边使用。为实现上述减少手腕的损伤,方便使用者进行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指导,在装置主体没电的情况下也能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持式智能解剖定位投影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侧端设置有投影组件,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前端设置有固定螺丝,所述限位架的侧端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环,所述手柄的侧端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的下端设置有防滑条,所述手柄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槽。优选的,所述限位架与手柄相互嵌合,且两者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固定螺丝贯穿于限位架,且嵌于手柄的内侧,所述固定螺丝与限位架和手柄之间均为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左侧端外表面与限位架的右侧端外表面贴合,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右侧端嵌于固定环的内侧,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防滑条的右侧端外表面与手柄的左侧端外表面贴合,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防滑条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呈线性阵列排布,所述开关的右侧端嵌于手柄的内侧,且两者之间为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与手柄为固定连接,所述投影组件嵌于装置主体的内侧,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的内侧设置有储存模块,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储存模块的侧端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嵌于装置主体的内侧,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手柄的内侧设置有电池,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电池的下端设置有充电槽,所述充电槽贯穿于手柄,所述手柄的下端外表面与底座的上端外表面贴合,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后端外表面与底座的前端外表面贴合,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对称关系排布,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底座与固定块相互嵌合,且两者之间为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充电座,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充电座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电导线,所述电导线嵌于充电座的内侧,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内侧设置有充电柱,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柱与充电槽相互嵌合,且两者之间为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嵌有插销,所述插销的右侧端设置有推杆,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对应插销的外表面设置有定位槽,且定位槽与插销相互嵌合,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插销与限位槽相互嵌合,且两者之间为活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手持式智能解剖定位投影装置,通过限位架以及固定杆和固定环的配合,使用者在需要长时间进行解剖教学时,使用者可通过固定螺丝将限位架与手柄固定在一起,使用者将固定环套在小臂上再握住手柄,使用装置主体,可在使用时,将装置主体施加给手腕的压力分担在小臂上,减少装置主体对使用者手腕造成的损伤。2、该手持式智能解剖定位投影装置,通过储存模块以及投影组件和控制面板的配合,使用者可将提前储存好的解剖学标准图层和影像学图像通过储存模块和控制面板的配合,通过投影组件投射在人体上,方便使用者进行非常直观的解剖教学指导。3、该手持式智能解剖定位投影装置,通过插销与固定块和推杆的配合,使用者在装置主体因电量不足无法使用时,使用者可将底座以及充电槽对应与固定块和充电柱进行嵌合,使用者可通过插销与定位槽以及限位槽的配合,将底座与固定块进行固定,可在装置主体边充电边进行教学指导,减少局限性。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充电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插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侧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俯视图。图中:1、装置主体;2、手柄;3、限位架;4、固定环;5、固定杆;6、固定螺丝;7、限位槽;8、底座;9、防滑条;10、开关;11、投影组件;12、储存模块;13、控制面板;14、电池;15、推杆;16、充电座;17、固定块;18、插销;19、电导线;20、定位槽;21、充电柱;22、充电槽。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6,一种手持式智能解剖定位投影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侧端设置有投影组件11,装置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手柄2,手柄2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架3,限位架3的前端设置有固定螺丝6,限位架3的侧端设置有固定杆5,固定杆5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环4,手柄2的侧端设置有开关10,开关10的下端设置有防滑条9,手柄2的下端设置有底座8,底座8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槽7。限位架3与手柄2相互嵌合,且两者之间为活动连接,固定螺丝6贯穿于限位架3,且嵌于手柄2的内侧,固定螺丝6与限位架3和手柄2之间均为活动连接,固定杆5的左侧端外表面与限位架3的右侧端外表面贴合,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通过固定螺丝6可将限位架3以及固定杆5和固定环4与手柄2进行固定。固定杆5的右侧端嵌于固定环4的内侧,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防滑条9的右侧端外表面与手柄2的左侧端外表面贴合,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防滑条9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呈线性阵列排布,开关10的右侧端嵌于手柄2的内侧,且两者之间为活动连接,呈线性阵列排布的防滑条9方便使用者握住手柄2进行使用。装置主体1与手柄2为固定连接,投影组件11嵌于装置主体1的内侧,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装置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储存模块12,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储存模块12的侧端设置有控制面板13,控制面板13嵌于装置主体1的内侧,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通过控制面板13可将储存模块12内的图像通过投影组件11投射在人体上。手柄2的内侧设置有电池14,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电池14的下端设置有充电槽22,充电槽22贯穿于手柄2,手柄2的下端外表面与底座8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智能解剖定位投影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侧端设置有投影组件(11),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手柄(2),所述手柄(2)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架(3),所述限位架(3)的前端设置有固定螺丝(6),所述限位架(3)的侧端设置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环(4),所述手柄(2)的侧端设置有开关(10),所述开关(10)的下端设置有防滑条(9),所述手柄(2)的下端设置有底座(8),所述底座(8)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槽(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智能解剖定位投影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侧端设置有投影组件(11),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手柄(2),所述手柄(2)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架(3),所述限位架(3)的前端设置有固定螺丝(6),所述限位架(3)的侧端设置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环(4),所述手柄(2)的侧端设置有开关(10),所述开关(10)的下端设置有防滑条(9),所述手柄(2)的下端设置有底座(8),所述底座(8)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智能解剖定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架(3)与手柄(2)相互嵌合,且两者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固定螺丝(6)贯穿于限位架(3),且嵌于手柄(2)的内侧,所述固定螺丝(6)与限位架(3)和手柄(2)之间均为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杆(5)的左侧端外表面与限位架(3)的右侧端外表面贴合,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智能解剖定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5)的右侧端嵌于固定环(4)的内侧,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防滑条(9)的右侧端外表面与手柄(2)的左侧端外表面贴合,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防滑条(9)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呈线性阵列排布,所述开关(10)的右侧端嵌于手柄(2)的内侧,且两者之间为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智能解剖定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与手柄(2)为固定连接,所述投影组件(11)嵌于装置主体(1)的内侧,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储存模块(12),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储存模块(12)的侧端设置有控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贞文郭琪朱明江正星孙承益诸一波朱宁睿王宇杰李晓晗陈佳慧赵俊霞葛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健康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