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舜飚专利>正文

流线型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245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线型枕头,它涉及枕头,尤其是属于对枕头外形的改进,它是由枕套(1)和枕芯(2)所组成,其改进之处在于:枕套(1)是由底面(11)、顶面(12)和两边(13)所构成其中底面(11)为平面,两边(13)的顶边(12)为流线型边(131),顶面(12)与两边(13)连接构成为流线型面(12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只通过对外形结构的处理来达到保健的作用,因此不会有任何副作用。(*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枕头,尤其是属于对枕头外形的改进。
技术介绍
中的枕头,一般其外形均为袋状结构,并在内部充塞海棉、植物叶子、花等所构成,这类枕头由于不具备固定的外形,不能保持头颈段向前凸出的生理弯曲,并且经过短时间使用后均会降低枕头的高度,造成颈部肌肉紧张以至产生疾病。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流线型的枕头,使得人们在睡眠时颈后部的肌肉充分放松有效地消除头和颈部的疲劳,提高睡眠质量。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是由枕套1和枕芯2所组成,其改进之处在于:枕套1是由底面11,顶面12和两边13所构成,其中底面11为平面,两边13的顶边为流线型边131,顶面12与两边13连接构成流线型面121。本技术的优点在于:①由于枕头设计成流线型结构,符合人体颈部的生理曲度,因此能使颈后部肌肉充分放松,避免了由于肌肉紧张引起的颈动脉受压迫造成大脑供血量通道受阻,减少大脑供血量的状况,达到头颈部充分休息的效果,提高睡眠质量。②使用流线型枕头,由于枕头面曲线起伏,对颈部起到轻微的拉伸作用,符合现在国内外流行,也较为公认的治疗颈椎病的颈部牵引疗法原理,起到防治颈椎病作用,并且两端较高对头颈部起到相对的制动和固定作用,以减少睡眠中的头颈部的异常活动。③由于脊柱是连成一条的,所以当用其它枕头睡眠时,由于脖子保持在紧张状态,颈椎间盘会有额外负担,且涉及腰部引起肩膀酸痛和腰痛的疾病,因此流线型枕头还能适当缓和腰部的负担,避免由于枕头不适而产生的腰痛疾病。下面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图1为枕头外形图-->图2为枕头截面图图3为使用状态图其中:1.枕套11.底面12.顶面121.流线型面13.两边131.流线型边132.平边2.枕芯3.人头如图1图2所示为枕头外形图和截面图,它是由枕套1和枕芯2所组成,其中枕套1是由底面11、顶面12和两边13经连接而成。其中底面11为平面,两边13的底边为平边132,顶边为流线形边131,流线型边131与顶面12连结,而平边132与底面11连接,这样即构成了流线型枕头。本技术中当枕套1的材料采用布料、皮革或其它常用的做枕套的材料时,枕芯2的材料为海绵、泡沫塑料、茶叶渣或其它柔软的材料。而当枕套1的材料选用隔水隔气常用的做枕头的材料时,枕芯2的材料可采用水、空气或其它气体、液体。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当人头3躺在枕头上时的具体实施使用状态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流线型枕头,由枕套(1)和枕芯(2)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枕套(1)是由底面(11),顶面(12)和两边(13)连接所构成,其中底面(11)为平面,两边(13)的顶边为流线型边(131),顶面(12)与两边(13)连接构成流线型面(121)。

【技术特征摘要】
1、流线型枕头,由枕套(1)和枕芯(2)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枕套(1)是由底面(11),顶面(12)和两边(13)连接所构成,其中底面(11)为平面,两边(13)的顶边为流线型边(131),顶面(12)与两边(13)连接构成流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舜飚
申请(专利权)人:许舜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