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田水量监测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监测仪,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农田水量监测仪。
技术介绍
目前农田灌溉引水过程中存在两种状态,1、土壤饱和或田面有水层;2、土壤不饱和。对于第1种情况,通常采用的测试方法为水尺法或水位仪法,其基本原理为通过测定田面水位变化,乘以田面面积后得到灌溉水量;对于第2种情况,常采用烘干法或TDR时域反射仪进行测定,得出土壤含水率后,根据计划湿润层深度计算目标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其中水尺法与烘干法相对精准,但需要技术人员实时操作,费时费力;TDR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土壤含水率测定,具有快速、简便、精确等特点,但在实际运用中发现技术还不是相当成熟,测定数据不够稳定,造价昂贵,同时,影响农田水量特征的除了灌溉引水外,还包括降雨,如利用自动监测记录仪器进行田间水量的实时监测,则无法区分田间水量变化是由降雨还是灌溉引起的,导致灌溉水量的监测误差。目前常用的方法为结合当地气象资料进行核算,但一般气象站间距较大,无法精准测量田块所在小区域的降雨数据,带来测量误差,;同时对于水田作物,尤其水稻作物节水灌溉技术被广泛应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田水量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雨量计,所述智能雨量计下端连接有水位计,所述水位计和智能雨量计与数据处理器相连,所述水位计包括水位探头(14),所述智能雨量计包括计数器(8),所述数据处理器包括电池(13)、数据采集分析器(11)、存储卡(17)及传输芯片(12),所述电池(13)、数据采集分析器(11)、存储卡及传输芯片(12)之间相互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分析器(11)与计数器(8)、水位探头(14)相连,接收计数器(8)及水位探头(14)所采集的数据,所述数据采集分析器(11)具有两种模式:搜索模式和跟踪模式,所述搜索模式下,数据采集分析器(11)分析水位探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田水量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雨量计,所述智能雨量计下端连接有水位计,所述水位计和智能雨量计与数据处理器相连,所述水位计包括水位探头(14),所述智能雨量计包括计数器(8),所述数据处理器包括电池(13)、数据采集分析器(11)、存储卡(17)及传输芯片(12),所述电池(13)、数据采集分析器(11)、存储卡及传输芯片(12)之间相互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分析器(11)与计数器(8)、水位探头(14)相连,接收计数器(8)及水位探头(14)所采集的数据,所述数据采集分析器(11)具有两种模式:搜索模式和跟踪模式,所述搜索模式下,数据采集分析器(11)分析水位探头(14)所采集的最后两次农田水位数据ht1和ht2,当|ht1-ht1|≤Δh=2mm时,认为搜索模式下的测试间隔Δt01时段内无灌溉和排水发生,此时,数据采集分析器(11)继续处于搜索模式;否则表明时段内有灌溉、排水或降雨发生,此时,数据采集分析器(11)状态进入跟踪模式,测试间隔缩短为Δt02,直至下一次在间隔内满足|ht1-ht1|≤Δh=2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水量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搜索模式下测试间隔Δt01=30-60min,所述跟踪模式下测试间隔Δt02=5-15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水量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分析器(11)所采集数据与采集数据时间对应的记录于存储卡(17)内,每24~48h通过传输芯片(12)远程发射到远程系统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水量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分析器(11)对非饱和土壤,即田面无水层的灌水量进行数据修正,灌水修正值计算公式如下式所示:
其中,hn为非饱和土壤的灌水量修正值;xn为田面水层消失至灌水开始时段内农田地下水埋深均值;a1、a2、a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相平,陈盛,程济帆,张秫瑄,王易天,曹克文,朱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