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射筒后盖结构及安装和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导弹发射
,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发射筒后盖的结构及安装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贮运发射筒设计过程中,筒体、筒盖、定向器、闭锁机构是关键部件,直接影响着贮运发射筒的性能。后盖是发射筒中筒盖中的一种,安装在发射筒的尾部。后盖设计要求平时密封性好,使内装导弹处于良好的贮存环境状态之中,在发射导弹时能迅速打开。当闭锁机构为发射前解除对导弹的机械闭锁时,后盖设计还要考虑对倾角发射的导弹有限位功能,防止导弹在重力作用下向后窜动,造成弹上电连接器分离脱落或直接从发射筒尾部滑出。燃气流是后盖设计中需重点考虑的特征,导弹发射时发动机工作产生的高速、高温含固体颗粒的气流,对发射筒后盖产生严重的射流冲击,包括热冲击和动力冲击效应等,严重影响着导弹的发射姿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射筒后盖结构,以及相应的安装和使用方式,采用螺纹连接限位结构,使尾部限位机构轴向可调节,消除导弹及发射筒因结构加工误差带来的装配间隙,实现对导弹尾部的可靠限位。在小口径导弹发射筒空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射筒后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端圈,内压圈,外压圈,易碎盖片,O形密封圈和尾部燃气流通道;所述的后端圈是后盖的主体,设置有内、外双螺纹结构,后端圈为同心圆柱环结构,后端圈的前端内型面与发射筒体后端的外型面套接,在与发射筒本体的结合处设置有矩面环形槽;内螺纹与内压圈配合,外螺纹与外压圈配合,后端圈的端面设置有O形密封圈安装沟槽;所述的内压圈内部有对称布置的限位凸台;所述的外压圈安置在后端圈的外圈上,与易碎盖片、O形密封圈形成密封环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射筒后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端圈,内压圈,外压圈,易碎盖片,O形密封圈和尾部燃气流通道;所述的后端圈是后盖的主体,设置有内、外双螺纹结构,后端圈为同心圆柱环结构,后端圈的前端内型面与发射筒体后端的外型面套接,在与发射筒本体的结合处设置有矩面环形槽;内螺纹与内压圈配合,外螺纹与外压圈配合,后端圈的端面设置有O形密封圈安装沟槽;所述的内压圈内部有对称布置的限位凸台;所述的外压圈安置在后端圈的外圈上,与易碎盖片、O形密封圈形成密封环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筒后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端圈与发射筒本体的结合处设置的矩面环形槽有2~5个,后端圈与发射筒本体胶接成一体。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筒后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压圈外螺纹与后端盖内螺纹相配合,并借用工装孔旋转操纵,直至限位凸台压紧导弹的后端面。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筒后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易破盖片安置在外压圈内圈处,通过后端圈外螺纹与外压圈内螺纹配合压紧O形密封圈以密封后盖。
5.按照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发射筒后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易破盖片以铝箔膜面为基材,膜面上复合无纺布并预刻有薄弱环节,膜面二侧外圈处采用铝合金压环粘接固定。
6.按照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发射筒后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尾部燃气流通道,所述的尾部燃气流通道,其消极的迎风面积仅占整个发射筒尾部通道面积的0.8~0.9%。
7.按照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发射筒后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O型密封圈,选用硅橡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力,刘浩,段相杰,杨华,周杰,周哲,赵亚运,孙印锐,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航天飞行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