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装置、蜗壳和吸油烟机风道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2190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噪装置、蜗壳和吸油烟机风道系统,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该降噪装置包括多孔板和盖板;该多孔板和盖板之间设置有减振颗粒层和/或内部填充有惰性气体的气囊层;该蜗壳包括前述降噪装置,该吸油烟机风道系统则包括前述蜗壳。本发明专利技术至少具有降噪效果优良、实施简单、节省成本、通用性好、且降噪效果不易失效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噪装置、蜗壳和吸油烟机风道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电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降噪装置、蜗壳和吸油烟机风道系统。
技术介绍
吸油烟机在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是油烟机风道系统本身振动所产生的振动噪声,第二是运转过程中不断流动的气流,在风道系统内部流动所产生的气动噪声,具体地,吸油烟机产生噪声的组件主要包括电机、叶轮、以及以蜗壳为主的风道系统,叶轮在电机的带动下,将气流稳定的输入至风道系统内,气流在叶轮表面脱离,经由风道系统从入口处排出至出口,过程中电机振动、以及气流在叶轮表面及蜗壳表面脱离均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噪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吸油烟机的噪声表现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吸油烟机风道系统降低噪声较为有效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对油烟机风道系统自身进行优化,主要包括修改蜗壳型线,优化蜗舌,改变叶轮形状和数目,具体修改方法一般由方程计算得出,虽然这种方式较为稳定,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降噪性能衰减的情况,但是其自身的优化必须要和风道中其他组件相匹配,加之修改需要在原有的模具上进行,所以会增加模具成本以及改动部分过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使用该种方式进行降噪,并不能达到显著的降噪效果;第二,在油烟机风道系统内部增加导流装置,主要实施方式是根据家用吸油烟机内部的结构以及气体流动的路径来设计一些组件,将该组件安装至相应部位,从而对气流进行疏导,使散乱且互相冲撞的气流尽可能变的有序,进而降低因紊流产生的噪声。这种方案降噪效果相对较好,但是由于其是根据吸油烟机内部的结构而实施的方案,同样的导流结构安装在另外一个稍微有些不同的吸油烟机内部上,就可能完全没有效果,从而存在通用性较差的问题;第三,在风道系统所在表面进行穿孔增加吸音棉,首先,在风道系统的蜗壳表面进行激光微穿孔,使其表面具有规则排列的阵列小孔,然后再将吸音棉贴附于其上,使用胶黏或者不锈钢支架进行固定,从而达到能够吸收风道系统表面辐射噪声的效果,该种方式属于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对声音的能量进行消耗,进而达到降噪的目的;这种方式虽然与前两种方式相比实施起来更加简单、更加节省成本、也有较高通用性、且能够达到较为有效的降噪功能,但是,这种降噪方案由于其吸声主要是靠吸音棉内部的微小孔洞,所以会在使用过程中因吸音棉内部逐渐吸附油滴,导致逐渐失去降噪效果的问题,并且,这种降噪方式能够达到的降噪效果也不是非常好,即仍然存在降噪效果有限的技术问题。目前,应用于风道系统的降噪设计相关结构至少存在不能同时达到具有有效的降噪效果、实施简单、节省成本、通用性好、且降噪效果不容易失效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噪装置、蜗壳和吸油烟机风道系统,至少具有降噪效果优良、实施简单、节省成本、通用性好,且降噪效果不易失效的有益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降噪装置,包括多孔板和盖板;所述多孔板和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减振颗粒层和/或内部填充有惰性气体的气囊层,其中,“和/或”表示,在多孔板和盖板之间同时或择一设置减振颗粒层和前述气囊层。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减振颗粒层中的减振颗粒由疏松多孔型吸音材料制成。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减振颗粒层包括至少两种直径不同的球体颗粒。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孔板上各个开孔的直径为4.9mm-5.1mm,和/或,所述多孔板上相邻两个开孔之间的间距为11.4mm-11.6mm,其中,“和/或”表示“所述多孔板上各个开孔的直径”和“所述多孔板上相邻两个开孔之间的间距”择一或同时设置为上述各自对应的长度。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降噪装置包括减振颗粒层和内部填充有惰性气体的气囊层,所述减振颗粒层设置于所述多孔板和所述气囊层之间,所述气囊层设置于所述减振颗粒层和所述盖板之间。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囊层与所述盖板之间相互间隔以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第一空腔。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空腔内的空气、所述减振颗粒层内的减振颗粒以及所述气囊层内的气囊的体积比为1:5:6至1.5:5: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孔板的边部设置有翻边,所述盖板连接于所述翻边。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蜗壳,包括蜗壳本体和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降噪装置,其中,所述多孔板安装于所述蜗壳本体的外侧壁,且所述多孔板与所述蜗壳本体的外侧壁面之间相互间隔以与所述蜗壳本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第二空腔。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吸油烟机风道系统,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中的蜗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降噪装置,包括多孔板和盖板;所述多孔板和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减振颗粒层和/或内部填充有惰性气体的气囊层,其中,“和/或”表示,在多孔板和盖板之间同时或择一设置减振颗粒层和前述气囊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首先,当声波传播至该多孔板,会引起多孔板上开孔内部空气振荡,从而有效的将声波振动的能量转化为空气振荡的能量,进而有效降低噪声;其次,多孔板上的开孔与周围边界处的空气形成一种类似于亥姆霍兹共鸣器的结构,该种结构可以形成效果较好的共振吸声结构,能够有效的吸收低频的噪声,进而与多孔板一起吸收传播至此的噪声,吸收噪声频段主要以低频为主;再次,声波经过上述设置于多孔板和盖板之间的减振颗粒层和/或内部填充有惰性气体的气囊层,从而进一步吸收噪声;最后,盖板本身也吸收一定的噪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降噪装置具有良好的降低噪音的效果,可将其应用于风道系统结构远离油污的部位,至少具有降噪效果优良、实施简单、节省成本、通用性好,且其降噪效果不会受油污影响从而不易失效的有益效果。另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蜗壳,包括前述第一方面提供的降噪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吸油烟机风道系统,包括前述第二方面提供的蜗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蜗壳和吸油烟机风道系统能够达到前述第一方面提供的降噪装置能够达到的所有有益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降噪装置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蜗壳中第一空腔内气体、减振颗粒以及气囊的声波吸收或反射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蜗壳中第一空腔内气体、减振颗粒以及气囊体积比设置降噪原理的等效电路分析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蜗壳的整体结构爆炸图,其中减振颗粒未图示;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蜗壳中多孔板与蜗壳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第二空腔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蜗壳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7为图6中A部位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标:1-蜗壳本体;11-延伸边;101-第一空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板(110)和盖板(120);所述多孔板(110)和所述盖板(120)之间设置有减振颗粒层(131)和/或内部填充有惰性气体的气囊层(1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板(110)和盖板(120);所述多孔板(110)和所述盖板(120)之间设置有减振颗粒层(131)和/或内部填充有惰性气体的气囊层(1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颗粒层(131)中的减振颗粒由疏松多孔型吸音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颗粒层(131)包括至少两种直径不同的球体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板(110)上各个开孔的直径为4.9mm-5.1mm,和/或,所述多孔板(110)上相邻两个开孔之间的间距为11.4mm-11.6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装置包括减振颗粒层(131)和内部填充有惰性气体的气囊层(132),所述减振颗粒层(131)设置于所述多孔板(110)和所述气囊层(132)之间,所述气囊层(132)设置于所述减振颗粒层(131)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王丁一于巍巍马晓阳张凯歌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