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2155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包括顶板底模支撑部分和梁底支撑部分,楼顶板底模支撑部分由主梁、次梁和可调支柱构成梁梁支撑结构,梁底支撑部分具有梁底模托梁;梁底模托梁通过分布在其两端的两个螺杆型吊杆形成吊架结构,梁底支撑部分也由可调支柱承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显著减少支撑体系的搭设工作量,节省了搭设成本,提高了搭设效率;并利用更靠近楼顶板底模支撑顶面的优势,有效提高梁底模支撑部分高度调节操作的方便性和施工效率,从两个方面实现了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特别涉及一种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
技术介绍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混凝土楼板,尤其在地下室与非标层时,层高较高,其梁通常也具有较大的结构尺寸和较重的重量,因此,在浇筑时其模腔底板需要较大的支撑力,以防止楼板及梁弯曲变形、确保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使用寿命。现有梁底模板的支撑通常是通过架设脚手架的方式,在梁底下方设置多层纵横交错的脚手架用钢管,通过脚手架铰接件固定在梁底的独立支撑柱上以支撑板底与梁底模板。这样,不仅架设工作量大,而且高度调整也不方便,严重影响模板架设工作效率。尽管本领域技术人员做出了许多改进,但总体仍然采用下方支撑的支撑方式,梁底模板架设工作量和高度调节的方便性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为此,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梁底模支撑体系架设工作量大和高度调节操作不便的不足,提供一种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该支撑体系的梁底模支撑部分呈吊架结构,利用楼顶板底模支撑的可调支柱支撑,并通过螺杆型吊杆形成高度可调节结构。该体系可避免在梁底架设钢管脚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包括顶板底模支撑部分和梁底支撑部分,楼顶板底模支撑部分由主梁(1)、次梁(2)和可调支柱(3)构成梁梁支撑结构,梁底支撑部分具有梁底模托梁(4);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底模托梁(4)通过分布在其两端的两个螺杆型吊杆(5)形成吊架结构,梁底支撑部分也由所述可调支柱(3)承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包括顶板底模支撑部分和梁底支撑部分,楼顶板底模支撑部分由主梁(1)、次梁(2)和可调支柱(3)构成梁梁支撑结构,梁底支撑部分具有梁底模托梁(4);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底模托梁(4)通过分布在其两端的两个螺杆型吊杆(5)形成吊架结构,梁底支撑部分也由所述可调支柱(3)承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5)呈T字形,吊杆(5)通过T字形的竖杆段与所述梁底模托梁(4)连接,吊杆(5)通过T字形的横杆段悬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支柱(3)包括支柱立管(31)和可调顶托(32),可调顶托(32)包括顶托螺杆(32a)和顶帽,顶帽具有承载所述主梁(1)的承载板(32b),承载板(32b)的四个角各设有一根限位桩(32c),四个限位桩(32c)用于形成对所述主梁(1)以及搭在主梁(1)上的次梁(2)的横向滑动限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32b)呈矩形,长度方向具有搭设两个所述主梁(1)的空间,宽度方向搭设单根所述次梁(2)的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5)通过T字形的横杆段悬挂在所述主梁(1)或者所述次梁(2)上,且横杆段隐藏在所述主梁(1)或者所述次梁(2)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支柱(3)包括支柱立管(31)和早拆顶托,早拆顶托通过顶托调节螺杆(7)和顶托调节螺母(12)呈高度可调节地设在支柱立管(31)上;早拆顶托具有可早拆楼顶底模的楼顶底模早拆结构;可调支柱(3)上还设有迟拆构件,迟拆构件包括支柱迟拆顶板(16)和用于连接梁底模承载梁(6)的梁底模承载梁连接结构,梁底模承载梁(6)用于悬挂所述吊杆(5),迟拆构件上还具有用于与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华孟先华沈长生贺玲严艳梅缪翔
申请(专利权)人:泰博混凝土模板与支撑陕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