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式装饰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214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40
一种模块式装饰墙板,包括:装饰墙板块一及装饰墙板块二,所述装饰墙板块一包括装饰外侧板,所述装饰外侧板一侧一体成型连接侧板,所述装饰外侧板一侧底端一体成型连接底板,所述底板另一侧与装饰外侧板通过T型挡板呈封闭式连接,所述装饰外侧板中部下方与底板中部上方通过支撑板一及支撑板二固定连接,所述装饰外侧板另一侧底面固定连接凸起,所述侧板上表面设有适配凸起的凹槽,所述侧板下表面固定连接L型撑板。其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且不需要任何螺钉安装,装饰墙板块一适配插接装饰墙板块二,L型撑板与T型挡板均插设在墙体内侧,固定性良好,增加美观程度,且防水、保温、隔音效果增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式装饰墙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饰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式装饰墙板。
技术介绍
目前的墙板包括功能墙板和装饰墙板,抑或是二者的结合,功能墙板一般起到承重或者隔断的作用,而装饰墙板一般用于布置建筑的内墙,除了起到美观整洁的作用外,现在的装饰墙板大多还带有很多额外的功能,常见的有防潮隔水、消音降噪、隔热保温、阻燃防火等功能。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搬家和翻修是很常见的情况,目前的家居装修,大都是在不破坏原墙体的情况下在内墙铺设装饰墙板,而铺设的方式大部分都是采用长钢钉将墙板固定在墙上,一方面会造成墙板外观的破损,暴露在外的钢钉头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可能会因为破坏了墙板结构从而影响了墙板的功能,且安装过程比较繁琐,而且安装出来板材之间的接触缝比较多,影响墙面的美观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式装饰墙板,其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且不需要任何螺钉安装,装饰墙板块一适配插接装饰墙板块二,L型撑板与T型挡板均插设在墙体内侧,固定性良好,增加美观程度,且防水、保温、隔音效果增强。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块式装饰墙板,包括:装饰墙板块一及装饰墙板块二,所述装饰墙板块一的结构与装饰墙板块二的结构相同,所述装饰墙板块一包括装饰外侧板,所述装饰外侧板一侧一体成型连接侧板,所述装饰外侧板一侧底端一体成型连接底板,所述底板另一侧与装饰外侧板通过T型挡板呈封闭式连接,所述装饰外侧板中部下方与底板中部上方通过支撑板一及支撑板二固定连接,所述装饰外侧板另一侧底面固定连接凸起,所述侧板上表面设有适配凸起的凹槽,所述侧板下表面固定连接L型撑板。进一步,所述装饰外侧板为分层结构,内侧由上至下依次填充:装饰面板层、防水层、保温层,所述侧板及底板内侧均填充保温层。进一步,所述防水层为橡胶、树脂材料制成,所述保温层为聚氨酯泡沫材料。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一及支撑板二内填充隔音材料,且T型挡板与支撑板一之间、支撑板一与支撑板二之间、支撑板二与侧板之间形成隔音腔。进一步,当装饰墙板块一与装饰墙板块二连接时,所述T型挡板一侧适配在L型撑板与侧板形成的间隙中。进一步,所述L型撑板与T型挡板均插设在墙体内侧。进一步,所述侧板、底板及装饰外侧板一体成型。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一及支撑板二的数量至少有2个。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其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且不需要任何螺钉安装,当装饰墙板块一与装饰墙板块二连接时,装饰墙板块一的T型挡板一侧适配在装饰墙板块二的L型撑板与侧板形成的间隙中,装饰墙板块二上的凸起适配在装饰墙板块一的凹槽内,装饰墙板块一适配插接装饰墙板块二,L型撑板与T型挡板均插设在墙体内侧,固定性良好,增加美观程度,且防水、保温、隔音效果增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饰墙板块一或装饰墙板块二插设在墙体内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对照表:1-装饰墙板块一、2-装饰墙板块二、3-装饰外侧板、4-支撑板一、5-支撑板二、6-凸起、7-L型撑板、8-隔音腔、9-T型挡板、10-凹槽、11-装饰面板层、12-防水层、13-保温层、14-墙体、15-侧板、16-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模块式装饰墙板,包括:装饰墙板块一1及装饰墙板块二2,所述装饰墙板块一1的结构与装饰墙板块二2的结构相同,所述装饰墙板块一1包括装饰外侧板3,所述装饰外侧板3一侧一体成型连接侧板15,所述装饰外侧板3一侧底端一体成型连接底板16,所述底板16另一侧与装饰外侧板3通过T型挡板9呈封闭式连接,所述装饰外侧板3中部下方与底板16中部上方通过支撑板一4及支撑板二5固定连接,所述装饰外侧板3另一侧底面固定连接凸起6,所述侧板15上表面设有适配凸起6的凹槽10,所述侧板15下表面固定连接L型撑板7。所述装饰外侧板3为分层结构,内侧由上至下依次填充:装饰面板层11、防水层12、保温层13,所述侧板15及底板16内侧均填充保温层13。所述防水层12为橡胶、树脂材料制成,所述保温层13为聚氨酯泡沫材料。所述支撑板一4及支撑板二5内填充隔音材料,且T型挡板9与支撑板一4之间、支撑板一4与支撑板二5之间、支撑板二5与侧板15之间形成隔音腔8。当装饰墙板块一1与装饰墙板块二2连接时,所述T型挡板9一侧适配在L型撑板7与侧板15形成的间隙中。所述L型撑板7与T型挡板9均插设在墙体14内侧。所述侧板15、底板16及装饰外侧板3一体成型。所述支撑板一4及支撑板二5的数量至少有2个。该装置使用过程中,安装方便,且不需要任何螺钉安装,当装饰墙板块一与装饰墙板块二连接时,装饰墙板块一的T型挡板一侧适配在装饰墙板块二的L型撑板与侧板形成的间隙中,装饰墙板块二上的凸起适配在装饰墙板块一的凹槽内,装饰墙板块一适配插接装饰墙板块二,L型撑板与T型挡板均插设在墙体内侧,固定性良好,增加美观程度,且防水、保温、隔音效果增强。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专利,凡在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式装饰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饰墙板块一(1)及装饰墙板块二(2),所述装饰墙板块一(1)的结构与装饰墙板块二(2)的结构相同,所述装饰墙板块一(1)包括装饰外侧板(3),所述装饰外侧板(3)一侧一体成型连接侧板(15),所述装饰外侧板(3)一侧底端一体成型连接底板(16),所述底板(16)另一侧与装饰外侧板(3)通过T型挡板(9)呈封闭式连接,所述装饰外侧板(3)中部下方与底板(16)中部上方通过支撑板一(4)及支撑板二(5)固定连接,所述装饰外侧板(3)另一侧底面固定连接凸起(6),所述侧板(15)上表面设有适配凸起(6)的凹槽(10),所述侧板(15)下表面固定连接L型撑板(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式装饰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饰墙板块一(1)及装饰墙板块二(2),所述装饰墙板块一(1)的结构与装饰墙板块二(2)的结构相同,所述装饰墙板块一(1)包括装饰外侧板(3),所述装饰外侧板(3)一侧一体成型连接侧板(15),所述装饰外侧板(3)一侧底端一体成型连接底板(16),所述底板(16)另一侧与装饰外侧板(3)通过T型挡板(9)呈封闭式连接,所述装饰外侧板(3)中部下方与底板(16)中部上方通过支撑板一(4)及支撑板二(5)固定连接,所述装饰外侧板(3)另一侧底面固定连接凸起(6),所述侧板(15)上表面设有适配凸起(6)的凹槽(10),所述侧板(15)下表面固定连接L型撑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式装饰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外侧板(3)为分层结构,内侧由上至下依次填充:装饰面板层(11)、防水层(12)、保温层(13),所述侧板(15)及底板(16)内侧均填充保温层(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式装饰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波江清泉言睿清王香丽
申请(专利权)人: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