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固型的公路防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2123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固型的公路防护栏,包括前栏板和后栏板,腔体内位于前栏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一翻边,第一翻边的端部延伸有第二翻边,腔体内位于后栏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三翻边,第三翻边的端部延伸有第四翻边,防护栏还包括两根矩形条,矩形条设有一矩形通孔,矩形条的端面设有一滑槽,滑槽与矩形通孔相连通,两个第一翻边分别与两个滑槽的一侧面紧密贴合,两个第三翻边分别与两个滑槽的另一侧面贴合,两个矩形条之间间隔设有若干拉簧,两个第二翻边分别与矩形通孔设有滑槽的侧面贴合,两个第四翻边分别与矩形通孔设有滑槽的侧面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公路防护栏强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固型的公路防护栏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防护栏
,特别涉及一种加固型的公路防护栏。
技术介绍
现有道路旁的安全防护栏的防护结构一般为防护板,防护板大多由金属材料折弯形成弧形板结构,弧形板结构的可以提供一定的缓冲力,以减小撞击伤害,但现有的防护板一般由单层的金属板组成,其防护板强度较低,撞击过程起到的缓冲效果差,同时撞击力度较大时,无法阻止车辆冲出道路。现有技术中也有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6638385A公开了一种加固型的道路防护栏,包括立柱,立柱通过连接支架固定连接有防护栏,防护栏由两块相对的前栏板和后栏板组成,所述前栏板和后栏板为竖直的金属板,金属板的上、下两侧弯折成型有弧线板,前栏板的中部和后栏板的中部焊接固定在一起;前栏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和后栏板上、下两端固定连接,前栏板和后栏板之间成型有椭圆形的槽腔,前栏板和后栏板之间的槽腔内均插接有梯子形状的加固件,加固件包括两根水平的圆钢筋,两根圆钢筋分别抵靠在前栏板和后栏板之间槽腔上、下两端的弧形内壁上并通过焊接固定于前栏板或后栏板,圆钢筋之间设有若干竖直的拉簧,拉簧的两端焊接固定在圆钢筋上。该专利采用两个相对的护栏板(前栏板和后栏板)焊接固定,两个护栏板能增强防护栏的强度,同时其护栏板上的弧形板部分的弹性变形能力也增强,同时又设置加固件,加固件上的圆钢筋增强相邻防护栏之间连接强度和防护栏本身的抗弯折强度,并设置拉簧约束护栏板上的弧形板上下侧边,亦能增强弹性变形的能力。但是该专利技术专利仍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在对该专利技术专利进行组装时,前栏板的中部和后栏板的中部之间、两个圆钢筋与槽腔之间、拉簧与圆钢筋之间均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然而由于防护栏的整体长度较长,而且椭圆形状的槽腔为相对密封的腔体,焊接难度较大,并且会导致组装效率大大降低;2)两个圆钢筋与槽腔之间、拉簧与圆钢筋之间均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导致拉簧很难进行更换,拉簧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生锈或损坏现象,影响防护栏的加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加固型的公路防护栏,先将前栏板的中部和后栏板的中部临时固定,并将前栏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后栏板的上下两侧临时夹紧,后将两个矩形条和若干拉簧作为一个整体插入腔体内,通过合理设置第一翻边、第三翻边的厚度及滑槽的宽度,使得两个第一翻边分别与两个滑槽的一侧面紧密贴合,两个第三翻边分别与两个滑槽的另一侧面紧密贴合,并通过若干拉簧对两个矩形条的拉力,使得两个第二翻边分别与矩形通孔设有滑槽的侧面紧密贴合,两个第四翻边分别与矩形通孔设有滑槽的侧面紧密贴合,便可完成前栏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后栏板的上下两端的固定连接,及前栏板的中部和后栏板的中部的固定连接,从而完成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全程不需要进行焊接,组装效率较高;当需要对若干拉簧进行更换时,只需将两个矩形条和若干拉簧从腔体中取出即可,方便高效;前栏板的上下两侧和后栏板的上下两侧均预设有向外的张力,使得前栏板的上下两端能够分别与后栏板的上下两端的更加牢固的连接。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固型的公路防护栏,包括立柱,所述立柱通过连接支架固定连接有栏板,所述栏板包括前栏板和后栏板,所述前栏板的中部和后栏板的中部连接,所述前栏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后栏板的上下两端连接,所述前栏板和后栏板之间成型有两个腔体,所述前栏板的上下两侧和后栏板的上下两侧均预设有向外的张力,所述腔体内位于前栏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的端部向靠近前栏板的方向延伸有第二翻边,所述腔体内位于后栏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的端部向靠近后栏板的方向延伸有第四翻边,所述防护栏还包括两根矩形条,所述矩形条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矩形通孔,所述矩形条的端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滑槽,所述滑槽贯穿矩形条的相对两侧面,所述滑槽与矩形通孔相连通,两个所述第一翻边分别与两个滑槽的一侧面紧密贴合,两个所述第三翻边分别与两个滑槽的另一侧面紧密贴合,两个所述矩形条之间间隔设有若干拉簧,两个所述第二翻边分别与矩形通孔设有滑槽的侧面紧密贴合,两个所述第四翻边分别与矩形通孔设有滑槽的侧面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矩形条的一端伸出栏板的一端面,所述矩形条的相对另一端沿其长度凸出有形状为长方体的插接板,所述插接板的一端与矩形通孔的一端紧密插接,部分所述插接板位于腔体外。优选的,所述前栏板中部的相对两端面分别和后栏板中部的相对两端面焊接固定。优选的,所述连接支架呈“匚”字形,所述连接支架固定于后栏板的中部,所述连接支架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立柱的相对两侧。优选的,两个所述矩形条相对的两端面上均设有若干挂钩,所述矩形条上的挂钩沿矩形条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拉簧的相对两端分别挂置在两个矩形条的挂钩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先将前栏板的中部和后栏板的中部临时固定,并将前栏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后栏板的上下两侧临时夹紧,后将两个矩形条和若干拉簧作为一个整体插入腔体内,通过合理设置第一翻边、第三翻边的厚度及滑槽的宽度,使得两个第一翻边分别与两个滑槽的一侧面紧密贴合,两个第三翻边分别与两个滑槽的另一侧面紧密贴合,并通过若干拉簧对两个矩形条的拉力,使得两个第二翻边分别与矩形通孔设有滑槽的侧面紧密贴合,两个第四翻边分别与矩形通孔设有滑槽的侧面紧密贴合,便可完成前栏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后栏板的上下两端的固定连接,及前栏板的中部和后栏板的中部的固定连接,从而完成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全程不需要进行焊接,组装效率较高;当需要对若干拉簧进行更换时,只需将两个矩形条和若干拉簧从腔体中取出即可,方便高效;前栏板的上下两侧和后栏板的上下两侧均预设有向外的张力,使得前栏板的上下两端能够分别与后栏板的上下两端的更加牢固的连接。2)插接板的一端与矩形通孔的一端紧密插接,部分插接板位于腔体外,能够对矩形条的移动进行限位,使得当插接板与第一翻边或第二翻边或第三翻边或第四翻边接触时,矩形条切好移动到最佳位置(此处的最佳位置是指矩形条伸出栏板的距离为最佳距离);插接板和相邻矩形条的矩形通孔配合便可实现相邻栏板的插接,简单高效。3)前栏板中部的相对两端面分别和后栏板中部的相对两端面焊接固定,不仅起到了将前栏板的中部和后栏板的中部临时固定的作用,而且能够使得前栏板的中部和后栏板的中部更好地固定连接,更重要的是,在前栏板和后栏板的端面进行焊接操作,焊接难度较低。4)两个矩形条相对的两端面上均设有若干挂钩,拉簧的相对两端分别挂置在两个矩形条的挂钩上,一方面,方便了拉簧和矩形条之间的拆装,另一方面,使得两个矩形条和若干拉簧作为一个整体插入腔体内时,可以采用边插矩形条边挂置拉簧的方式,方便了本专利技术的拆装。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加固型的公路防护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加固型的公路防护栏中前栏板和后栏板的装配平面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加固型的公路防护栏中矩形条和插接板的装配示意图;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固型的公路防护栏,包括立柱,所述立柱通过连接支架固定连接有栏板,所述栏板包括前栏板和后栏板,所述前栏板的中部和后栏板的中部连接,所述前栏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后栏板的上下两端连接,所述前栏板和后栏板之间成型有两个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栏板的上下两侧和后栏板的上下两侧均预设有向外的张力,所述腔体内位于前栏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的端部向靠近前栏板的方向延伸有第二翻边,所述腔体内位于后栏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的端部向靠近后栏板的方向延伸有第四翻边,所述防护栏还包括两根矩形条,所述矩形条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矩形通孔,所述矩形条的端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滑槽,所述滑槽贯穿矩形条的相对两侧面,所述滑槽与矩形通孔相连通,两个所述第一翻边分别与两个滑槽的一侧面紧密贴合,两个所述第三翻边分别与两个滑槽的另一侧面紧密贴合,两个所述矩形条之间间隔设有若干拉簧,两个所述第二翻边分别与矩形通孔设有滑槽的侧面紧密贴合,两个所述第四翻边分别与矩形通孔设有滑槽的侧面紧密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固型的公路防护栏,包括立柱,所述立柱通过连接支架固定连接有栏板,所述栏板包括前栏板和后栏板,所述前栏板的中部和后栏板的中部连接,所述前栏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后栏板的上下两端连接,所述前栏板和后栏板之间成型有两个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栏板的上下两侧和后栏板的上下两侧均预设有向外的张力,所述腔体内位于前栏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的端部向靠近前栏板的方向延伸有第二翻边,所述腔体内位于后栏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的端部向靠近后栏板的方向延伸有第四翻边,所述防护栏还包括两根矩形条,所述矩形条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矩形通孔,所述矩形条的端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滑槽,所述滑槽贯穿矩形条的相对两侧面,所述滑槽与矩形通孔相连通,两个所述第一翻边分别与两个滑槽的一侧面紧密贴合,两个所述第三翻边分别与两个滑槽的另一侧面紧密贴合,两个所述矩形条之间间隔设有若干拉簧,两个所述第二翻边分别与矩形通孔设有滑槽的侧面紧密贴合,两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宝杨奎军王文静李景军张加华徐永利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金宇公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