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白水沉淀塔及利用该沉淀塔的白水循环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2114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造纸白水沉淀塔及利用该沉淀塔的白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第一沉淀塔、第二沉淀塔、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内沉淀筒、出清水管;所述的第一沉淀塔的塔体和第二沉淀塔的塔体上部为筒体,下部为椎体,筒体内设置有内沉淀筒,内沉淀筒的顶部水平面高于筒体顶部水平面,筒体的顶部圆周设置有溢流槽,椎体端部设置沉淀物排出口;所述第一进水管穿过第一沉淀塔的椎体设置在第一沉淀塔的内沉淀筒中心位置;所述第二进水管一端与第一沉淀塔塔体的椎体侧面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沉淀塔的椎体设置在第二沉淀塔塔体内的内沉淀筒中心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不添加化工沉淀助剂的情况下循环利用造纸白水,减少浆纤维的浪费和白水排放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造纸白水沉淀塔及利用该沉淀塔的白水循环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造纸白水沉淀塔及利用该沉淀塔的白水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造纸过程中耗费大量的水,由于需要大量的纸浆以及各种填料、胶料、染料、助剂等化学药品,在排放的水中含有各种固形物悬浮,胶体和溶解物,随着水的排放,不但造成不同程度的物质损失,而且还污染环境。现有技术中,造纸白水多经过多级沉淀池及沉淀塔处理后,满足排放标准排放,白水处理设备占地大,且部分固形物悬浮被排放造成资源浪费,造纸白水循环利用率较低。公告号为CN102198967B造纸污水快速沉淀法及其沉淀塔也存在沉淀过程需要加入化工沉淀助剂,这种白水的利用会对生活用纸的质量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在不添加化工沉淀助剂的情况下循环利用造纸白水,减少浆纤维的浪费和白水排放污染,提供一种造纸白水沉淀塔及利用该沉淀塔的白水循环利用系统。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造纸白水沉淀塔,包括第一沉淀塔、第二沉淀塔、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内沉淀筒、出清水管;所述的第一沉淀塔的塔体和第二沉淀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造纸白水沉淀塔,包括第一沉淀塔、第二沉淀塔、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内沉淀筒、出清水管;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沉淀塔的塔体和第二沉淀塔的塔体上部为筒体,下部为椎体,筒体内设置有内沉淀筒,内沉淀筒的顶部水平面高于筒体顶部水平面,筒体的顶部圆周设置有溢流槽,椎体端部设置沉淀物排出口;所述第一进水管穿过第一沉淀塔的椎体设置在第一沉淀塔的内沉淀筒中心位置;所述第二进水管一端与第一沉淀塔塔体的椎体侧面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沉淀塔的椎体设置在第二沉淀塔塔体内的内沉淀筒中心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纸白水沉淀塔,包括第一沉淀塔、第二沉淀塔、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内沉淀筒、出清水管;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沉淀塔的塔体和第二沉淀塔的塔体上部为筒体,下部为椎体,筒体内设置有内沉淀筒,内沉淀筒的顶部水平面高于筒体顶部水平面,筒体的顶部圆周设置有溢流槽,椎体端部设置沉淀物排出口;所述第一进水管穿过第一沉淀塔的椎体设置在第一沉淀塔的内沉淀筒中心位置;所述第二进水管一端与第一沉淀塔塔体的椎体侧面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沉淀塔的椎体设置在第二沉淀塔塔体内的内沉淀筒中心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白水沉淀塔,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沉淀塔的筒体顶部水平面高于第二沉淀塔的筒体顶部水平面5~3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白水沉淀塔,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的出口端面水平位置低于其各自内沉淀筒顶部水平面5~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香林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市聚源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