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无纺布的输送分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2111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无纺布的输送分切装置,其包括移动座,其所述移动座的顶部固定有自左向右设置的安装座、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安装座的上端设置有送料辊,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端设置有上安装腔,上安装腔内转动安装有导轴,导轴上固定套装有导辊,第一安装板的下端设置有下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转动安装有两个纵向的转轴杆,两个转轴杆的后端均固定有收料辊。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不仅能够用于对移动的布料进行分切,分切效果好,且只需要一个驱动电机即可驱动完成布料分切和收卷工作,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且整个装置体积小巧移动方便,不受使用位置局限,使用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无纺布的输送分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纺布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无纺布的输送分切装置。
技术介绍
无纺布没有经纬线,剪裁和缝纫都非常方便,而且质轻容易定型,深受手工爱好者的喜爱。因为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它不是由一根一根的纱线交织、编结在一起的,而是将纤维直接通过物理的方法粘合在一起的,所以,当你拿到你衣服里的粘称时,就会发现,是抽不出一根根的线头的。非织造布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并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率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原料来源多等特点。目前对无纺布进行加工时需要使用到分切装置,传统的分切装置结构庞大,不方便移动,使用不够灵活,且制作成本高,分切效果不够好,为此,我们急需一种医用无纺布的输送分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医用无纺布的输送分切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无纺布的输送分切装置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无纺布的输送分切装置包括,包括移动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1)的顶部固定有自左向右设置的安装座(2)、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安装座(2)的上端设置有送料辊,所述第一安装板(3)的上端设置有上安装腔,上安装腔内转动安装有导轴(8),导轴(8)上固定套装有导辊,第一安装板(3)的下端设置有下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板(4)上转动安装有两个纵向的转轴杆(5),两个转轴杆(5)的后端均固定有收料辊(9);/n两个所述转轴杆(5)的前端均固定有带轮(6),两个带轮(6)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位于下方的所述转轴杆(5)的前端固定有位于带轮(6)前侧的蜗轮(7),所述第一安装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无纺布的输送分切装置包括,包括移动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1)的顶部固定有自左向右设置的安装座(2)、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安装座(2)的上端设置有送料辊,所述第一安装板(3)的上端设置有上安装腔,上安装腔内转动安装有导轴(8),导轴(8)上固定套装有导辊,第一安装板(3)的下端设置有下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板(4)上转动安装有两个纵向的转轴杆(5),两个转轴杆(5)的后端均固定有收料辊(9);
两个所述转轴杆(5)的前端均固定有带轮(6),两个带轮(6)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位于下方的所述转轴杆(5)的前端固定有位于带轮(6)前侧的蜗轮(7),所述第一安装板(3)的下端转动安装有横向的蜗杆(10),蜗杆(10)的右端与蜗轮(7)啮合,蜗杆(10)通过链轮组件传动连接有固定于第一安装板(3)上的驱动电机(11),所述蜗杆(10)的左端固定有L形驱动杆(17),L形驱动杆(17)传动连接有即可竖向移动的切割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无纺布的输送分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构包括位于第一安装板(3)左侧的两个端板(15),两个端板(15)之前固定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竖向的切割刀(14),位于下方的端板(15)的底部固定有竖向的活动贯穿移动座(1)的驱动板(16),驱动板(16)上设置有纵向的滑槽,L形驱动杆(17)的长端滑动配合于滑槽内。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艳芳刘卫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安邦卫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