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薄膜、其制备方法以及复合增亮膜技术

技术编号:2692059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学用薄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光学薄膜、其制备方法以及复合增亮膜,包括透明基膜、包括透明基膜、分别贴附于所述透明基膜两个面的粘合层和易粘着层;所述粘合层涂布于所述透明基膜的一面,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物质:水性聚氨酯粘合剂32%‑73.5%;水性UV固化聚氨酯20%‑35%;水性聚烯烃5%‑15%;水性交联剂1%‑10%;粒子0.5%‑8%。本申请通过在线涂布水性粘合层,具有良好的粘结作用,替代现有含溶剂的UV固化粘合层,不破坏易粘着层的附着力,同时简化了复合增亮膜的加工过程,适用于POP、MOP、UV压印型DOP复合增亮膜以及三层或四层复合增亮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薄膜、其制备方法以及复合增亮膜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学用薄膜
,涉及一种光学薄膜、其制备方法以及复合增亮膜。
技术介绍
作为液晶显示器(LCD)的部件使用的光学功能性膜,通常使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烯烃、聚碳酸酯(PC)、三醋酸纤维素(TAC)等形成的透明热塑性聚酯膜来作为硬涂膜、扩散膜、增亮膜、抗反射膜等光学功能膜的基材。为了提高聚酯薄膜对光学功能层的附着力,一般通过在线涂布的方法在聚酯基膜表面涂布易粘着层,使聚酯薄膜对硬涂膜、扩散膜、增亮膜等具有良好的附着力。传统液晶显示屏中的背光模组中主要由光源、导光板、以及导光板之上的下扩散膜、下增亮膜、上增亮膜、上扩散膜等光学膜组成。随着液晶模组超清、薄型化设计、组装良率要求越来越高的需求,对光学膜片设计也提出了新要求。因此,膜材厂已经从单一光学膜片的生产,逐渐倾向于将光学薄多层粘合,生产多层复合膜。多层复合光学膜主要作用是将至少两种的组合光学功能集中于一张光学膜上,以替代两张或者多张单一功能的薄型化光学膜,例如扩散-棱镜复合膜(DOP)、棱镜-棱镜复合膜(POP)、微透镜-棱镜复合膜(MOP)是常见的增亮复合膜。现有技术中,如专利CN201811597765.2公开了一种含有UV树脂、热固化树脂和扩散粒子的高雾度扩散粘合层,提高了复合增亮膜的辉度、遮盖性和抗干涉性;专利CN201811602411.2公开了一种复合增亮膜及其备方法,其中粘结层主要由UV树脂、溶剂、有机粒子组成的涂布液光固化而成。上述技术提供的增亮复合膜是以两面设置易粘着层的聚酯薄膜为基材。粘合层是在聚酯薄膜的一个易粘着层(1)上离线涂布含溶剂的UV固化层,粘合层固化时需要先经过烘箱,再与棱镜层贴合后进行UV固化,不仅工艺复杂,而且粘合层UV固化时UV灯是从聚酯薄膜的另一个易粘着层(2)面上照射,导致易粘着层(2)的附着力发生劣化,后续在易粘着层(2)加工棱镜(POP)、微透镜(MOP)或UV压印型扩散层(DOP)时,易粘着层(2)的附着力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需要为POP、MOP、UV压印型DOP复合增亮膜开发耐UV照射的易粘着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光学薄膜、其制备方法以及复合增亮膜,通过在线涂布水性粘合层,具有良好的粘结作用,替代现有含溶剂的UV固化粘合层,不破坏易粘着层的附着力,同时简化了复合增亮膜的加工过程,适用于POP、MOP、UV压印型DOP复合增亮膜以及三层或四层复合增亮膜。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学薄膜,包括透明基膜、分别贴附于所述透明基膜两个面的粘合层和易粘着层;所述粘合层的涂布厚度为0.6μm-1.5μm;所述粘合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物质:所述粘合层中水性聚氨酯粘合剂的最低胶层温度介于80℃-100℃;所述粘合层中水性UV固化聚氨酯的玻璃化温度小于80℃;所述粘合层中水性聚烯烃最低成膜温度为80℃。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水性交联剂包括异氰酸酯、三聚氰胺、碳化二亚胺、恶唑啉、氮丙啶类交联剂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百分比的几种。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粒子包括二氧化硅、甲基丙烯酸酯、聚苯乙烯、聚苯乙烯/丁二烯类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类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比的几种。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粘合层中粒子的平均粒径介于0.8μm-1.8μm。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基膜选用二元酸和二元醇的聚合物;所述二元酸为直连脂肪二酸或芳香族二酸;二元醇主要是乙二醇、丙二醇或丁二醇。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基膜原料切片在150℃-180℃结晶干燥后,送入相应的挤出系统熔融挤出,得到基膜熔体,熔融挤出温度为260℃-285℃;将基膜熔体经模头在转动的冷却辊上得到未取向的铸塑厚片;将冷却后的铸塑厚片加热到80℃-120℃,纵向拉伸3.0倍-3.8倍,得到纵向拉伸膜片;将粘合层的涂覆液涂覆在经纵向拉伸膜片的一个面上,将易粘着层的涂覆液涂覆在经纵向拉伸膜片的另一个面上,涂好双面涂层的膜片;将涂好双面涂层的膜片经90℃-180℃加热干燥后,横向拉伸2.5倍-3.5倍,得到拉伸后的薄膜;将拉伸后的薄膜经220℃-245℃热定型,冷却后收卷,得到光学薄膜。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增亮膜,包括,第一基材层,所述第一基材层的一面涂布有易粘着层,并且该易粘着层上制备有第一棱镜层或微透镜层或扩散层;第二基材层,其一面涂布有背涂层、另一面涂布有第二棱镜层;所述第一基材层的另一面与第二基材层上涂布的第二棱镜层通过粘合层贴合,所述粘合层采用所述光学薄膜所用的粘合层;所述第一基材层与第二基材层均采用透明基膜;第一棱镜层或第二棱镜层均是所述易粘着层上涂布UV固化型树脂得到的同时,第一基材层、易粘着层和粘合层形成所述的光学薄膜。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基材层的另一面与第二基材层上涂布的第二棱镜层通过粘合层贴合,是在第一基材层的另一面涂布粘合层后在100℃-120℃的环境下与所述第二棱镜层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学薄膜,是在基膜原料经过熔融、挤出、铸片和单向拉伸后,在基膜的两面进行在线涂布得到的光学薄膜,工艺简单,粘合层为水性树脂,对环境友好。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复合增亮膜中,粘合层的厚度为0.6-1.5μm,保证了粘合层与棱镜层的结合力,同时棱镜尖峰刺入胶层的深度不大,有利于提高复合增亮膜的辉度。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学薄膜,粘合层中含有32%-73.5%的水性聚氨酯粘合剂,20%-35%的水性UV固化聚氨酯,5%-15%水性聚烯烃,其中水性聚氨酯粘合剂的最低胶层温度为80℃-100℃,水性聚烯烃最低成膜温度为80℃,水性UV固化聚氨酯的玻璃化温度小于80℃,使粘合层具有热粘性,在100℃-120℃棱镜层进行贴合,而且粘合层中的水性UV固化聚氨酯在后续棱镜、微透镜或扩散层的UV固化过程中,在构成复合增亮膜时会与棱镜层中的末端C=C双键反应,使粘合层与棱镜层的具有良好的结合力,提高粘合层与棱镜层的剥离力。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学薄膜,在粘合中加入0.5%-8%的平均粒径为0.8-1.8μm粒子,一方面可以提高光学薄膜的粘合层与易粘着层的抗粘连性,另一方面可根据应用需要使涂层具有一定的雾度,制成复合增亮膜后可以遮盖背光模组的瑕疵,能有效避免干涉现象,减少上扩散膜的使用。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学薄膜在制备复合增亮膜的过程中,粘合层不需要单独进行UV固化,不会破坏易粘着层的附着力,现有的适用于普通棱镜膜的光学聚膜即可用于制备复合增亮膜。该光学薄膜简化了复合增亮膜的加工工序,特别适用于POP、MOP、UV压印型DOP复合增亮膜以及三层或四层复合增亮膜。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基膜、分别贴附于所述透明基膜两个面的粘合层和易粘着层;/n所述粘合层的涂布厚度为0.6μm-1.5μm;所述粘合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物质:/n水性聚氨酯粘合剂 32%-73.5%/n水性UV固化聚氨酯 20%-35%/n水性聚烯烃 5%-15%/n水性交联剂 1%-10%/n粒子 0.5%-8%,/n所述粘合层中水性聚氨酯粘合剂的最低胶层温度介于80℃-100℃;/n所述粘合层中水性UV固化聚氨酯的玻璃化温度小于80℃;/n所述粘合层中水性聚烯烃最低成膜温度为8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基膜、分别贴附于所述透明基膜两个面的粘合层和易粘着层;
所述粘合层的涂布厚度为0.6μm-1.5μm;所述粘合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物质:
水性聚氨酯粘合剂32%-73.5%
水性UV固化聚氨酯20%-35%
水性聚烯烃5%-15%
水性交联剂1%-10%
粒子0.5%-8%,
所述粘合层中水性聚氨酯粘合剂的最低胶层温度介于80℃-100℃;
所述粘合层中水性UV固化聚氨酯的玻璃化温度小于80℃;
所述粘合层中水性聚烯烃最低成膜温度为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交联剂包括异氰酸酯、三聚氰胺、碳化二亚胺、恶唑啉、氮丙啶类交联剂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百分比的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包括二氧化硅、甲基丙烯酸酯、聚苯乙烯、聚苯乙烯/丁二烯类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类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比的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粘合层中粒子的平均粒径介于0.8μm-1.8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选用二元酸和二元醇的聚合物;所述二元酸为直连脂肪二酸或芳香族二酸;二元醇主要是乙二醇、丙二醇或丁二醇。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光学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基膜原料切片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月姚晔程新星李瑞郑云霞孙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