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布袋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1925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34
一种组合式布袋船,涉及船舶用具技术领域,包括由若干个管体拼接而成的主体支撑框架,主体支撑框架的外周通过插装分管组件向外侧延伸,并包覆有柔质船衣。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技术中船舶结构复杂,拆装步骤繁琐,且拆装后的部件占用空间大;重量大,不仅影响浮力,并且不便于对其进行外出携带;船舶架构稳定性差,无法长时间承受水压,以及无法保证驾乘人员的体验舒适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布袋船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布袋船。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江河湖海中使用的小型船只在停放和保管上问题日渐突出,尤其是季节性使用、短时间使用的小型船只长时间存放在岸边出现的问题更多。如果上岸存放保管,运输装卸存放场地等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便。现有的橡皮艇可折叠运输保管,但其充气放气费时费力,存在漏气破损等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个CN110435811A的专利,该方案包括船底、船体结构梁、船帮、船帮对接固定卡、软体材料船头、船头骨架、双尾平衡舵。船底为具有一定容积的密封双层船底分三段;船体结构梁对应船底分为三段,分别对应船底固定,三段结构梁用铰接连杆连接组合,实现整船的折叠和展开组装;船帮与船帮上沿扶手制作成一体,用特制的折页与船体结构梁连接固定,其中:船尾左右船帮在尾端用折页加密封条连接安装三角形板,实现船体上下呈梯形,船尾后船帮直立结构,其在整船折叠时为三叠后的固定板,与船中部底连接固定,使折叠后的立方体不散开;双尾平衡舵为两件独立的有一定中空容积的类似楔形体,设有连通孔使内部水位与外相同,在船体瞬间起伏时具有平衡能力。但是随着该船舶的应用,也逐渐的暴露出了该技术的不足之处:第一,该船舶结构复杂,拆装步骤繁琐,且拆装后的部件占用空间大。第二,该船舶重量大,不仅影响浮力,并且不便于对其进行外出携带。第三,该船舶架构稳定性差,无法长时间承受水压,以及无法保证驾乘人员的体验舒适度。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布袋船,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船舶结构复杂,拆装步骤繁琐,且拆装后的部件占用空间大;重量大,不仅影响浮力,并且不便于对其进行外出携带;船舶架构稳定性差,无法长时间承受水压,以及无法保证驾乘人员的体验舒适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布袋船,包括由若干个管体拼接而成的主体支撑框架,所述主体支撑框架的外周通过插装分管组件向外侧延伸,并包覆有柔质船衣。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拼接所述主体支撑框架的管体的内腔均密封设置。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主体支撑框架包括由若干个并列设置的支撑架组成的主框架。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支撑架为梯形框架、矩形框架、U型框架以及圆形框架中的一种。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分管组件包括位于所述主框架的两侧壁上沿船头至船尾的方向还分别并列固接的延伸管,并通过所述延伸管将所述柔质船衣向主框架两侧扩张。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延伸管的长度沿船头至船尾的方向呈递增或者递减设置。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主框架两侧的延伸管外端部之间的间距宽度是所述主框架底边宽度的1.5-3.5倍。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柔质船衣处于所述主框架底边与所述延伸管外端部之间的部分倾斜15-45°设置。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延伸管的外端部上还固接有向上倾斜设置的挡管,所述挡管还向外侧倾斜设置。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挡管的长度沿船头至船尾的方向呈递增或者递减设置。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挡管的上端部与所述主框架顶边之间还固接有连接管。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柔质船衣通过所述挡管和所述连接管对所述主框架全面包覆。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主框架的靠近船头的一侧还上下并列固接有下弧形导流管和上弧形导流管,所述下弧形导流管通过第一连管固接于所述主框架的底边上,所述上弧形导流管通过第二连管固接于所述主框架的端面上。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延伸管的长度沿船头至船尾的方向逐渐缩短。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拼接所述主体支撑框架的若干个管体之间通过插装套连接,所述插装套上还螺纹连接用以固定所述管体的螺栓。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柔质船衣靠近所述连接管的部分上还设有透明窗。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柔质船衣处于船尾的端面上还设有门体。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若干个并列设置的支撑架之间通过连管固定连接。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主框架底面上还铺设有防摩擦板材。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船体的底面为平面或向下外凸的弧形面。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主体支撑框架的处于船尾的部分还固接有动力安装备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由管体拼接的主体支撑框架,便于拆装,且拆卸后的管体更方便收纳,其中柔质船衣实现对主体支撑框架的侧部和底部进行包覆,使其漂浮于水面上,且柔质船衣更加方便的折叠,方便收纳放置;将该船体分拆后,任何管件的长度均低于车辆后备箱空间的长度,实现可放置于车辆后备箱中进行收纳,便于旅行携带,方便家庭汽车或相关专用汽车的运输,其所占用的空间是现有所有船舶均无法相比的;其中主体支撑框架主体呈梯形,通过管体的对接,可以保证主体支撑框架的稳定性,使其长时间承受大的水压;管体内腔密封设置,可以有效防止进水,更有助于减轻整体的重量,提高驾乘人员的体验度,并且管体由于内腔密封,使其具有更大的浮力,若出现船衣破裂时,船体自身具有浮力,避免危险现象的发生;通过主体支撑框架的设计,船衣包覆,最大船身宽度是主框架底边宽度的3倍,而向外侧夸张的空间大,船翼大,实现了船衣着水面积小,与水之间的阻力小,并且通过向外侧扩张的船翼,使船能在高速行进中,借助风力,抬升船体;通过在船尾处安装动力安装备架,可以实现安装动力机构,实现利用发动机驱动船体前进;实现可利用船桨或者动力实现双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俯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框架;2-延伸管;3-挡管;4-连接管;5-柔质船衣;6-下弧形导流管;7-上弧形导流管;8-第一连管;9-第二连管;10-动力安装备架;11-连管;12-插装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组合式布袋船,包括由若干个管体拼接而成的主体支撑框架,主体支撑框架的外周通过插装分管组件向外侧延伸,并包覆有柔质船衣5。柔质船衣的材质可为防水油布,或者其他柔质防水材质。主体支撑框架包括由若干个并列设置的支撑架组成的主框架1,支撑架为梯形框架、矩形框架、U型框架以及圆形框架中的一种。本方案优选采用梯形框架,主框架1呈梯形设置,不仅可以结合船体的外形,并且可以提高船体的稳定性。分管组件包括位于主框架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布袋船,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个管体拼接而成的主体支撑框架,所述主体支撑框架的外周通过插装分管组件向外侧延伸,并包覆有柔质船衣(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布袋船,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个管体拼接而成的主体支撑框架,所述主体支撑框架的外周通过插装分管组件向外侧延伸,并包覆有柔质船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布袋船,其特征在于:拼接所述主体支撑框架的管体的内腔均密封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布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撑框架包括由若干个并列设置的支撑架组成的主框架(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布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管组件包括位于所述主框架(1)的两侧壁上沿船头至船尾的方向还分别并列固接的延伸管(2),并通过所述延伸管(2)将所述柔质船衣(5)向主框架(1)两侧扩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布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1)两侧的延伸管(2)外端部之间的间距宽度是所述主框架(1)底边宽度的1.5-3.5倍,所述柔质船衣(5)处于所述主框架(1)底边与所述延伸管(2)外端部之间的部分倾斜15-45°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立刘园园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新力蒙水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