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充电器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149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充电器外壳,属于手机充电器技术领域,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筒,连接筒的外壁套接有转筒,下壳体的下端面转动连接有转座,转座的下端面设置有两个插销,转筒的外壁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线筒,上壳体的上端面设置有USB接口,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左侧壁均安装有束线装置,在进行手机充电时,可以调整数据线的长度,提高整体整齐效果,避免数据线杂乱交织,且携带更加方便,避免结扣,解决了现有的充电器在进行手机充电时,数据线十分杂乱,甚至会结扣,严重的数据线内部线路会损坏,给人们带来不便的同时,也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充电器外壳
本技术涉及手机充电器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旋转式充电器外壳。
技术介绍
随着各式各样便携式用电设备的普及,充电器也在人们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手机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个人通讯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手机方便人们随时随地进行联络,特别是出去旅游的时候,如果有什么紧急的事情,有了手机就能联系到人,以免耽误重要事情,但由于手机在使用时会消耗电能,为确保手机的正常使用,人们在尽量增大手机电池容量的同时,也在想办法增加手机的充电方式,以便随时随地给手机充电。现有的充电器在进行手机充电时,数据线的长度是固定的,当多个充电器同时充电时数据线交织在一起,很不方便,在携带充电器时,充电器往往跟数据线连接在一起,下次取出时数据线十分杂乱,甚至会结扣,严重的数据线内部线路会损坏,给人们带来不便的同时,也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旋转式充电器外壳,旨在解决现有的充电器在进行手机充电时,数据线的长度是固定的,当多个充电器同时充电时数据线交织在一起,很不方便,在携带充电器时,充电器往往跟数据线连接在一起,下次取出时数据线十分杂乱,甚至会结扣,严重的数据线内部线路会损坏,给人们带来不便的同时,也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旋转式充电器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筒,连接筒的外壁套接有转筒,下壳体的下端面转动连接有转座,转座的下端面设置有两个插销,转筒的外壁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线筒,上壳体的上端面设置有USB接口,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左侧壁均安装有束线装置,束线装置包括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束线条,束线条的前端面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推块,滑槽的前端面开设有槽口,连接杆贯穿槽口并延伸至滑槽的外部与推块固定连接。为了可以适用不同粗细的数据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旋转式充电器外壳优选的,卡线筒为设置有缺口的筒状,卡线筒为弹性硬塑料。为了方便充电器散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旋转式充电器外壳优选的,下壳体的前端面设置有散热窗。为了数据线紧密绕接在转筒外壁,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旋转式充电器外壳优选的,转筒的外壁设置有防滑纹路。为了避免下壳体与插排之间硬性接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旋转式充电器外壳优选的,下壳体的下端面两侧均设置有橡胶片。为了限制推块的滑动范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旋转式充电器外壳优选的,滑槽的槽口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滑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转筒,转筒套接于连接筒外壁,便于收卷数据线,进行收线时,将数据线靠近USB接口的一端卡接于位于上方的卡线筒内部,随后将数据线绕接在转筒外壁,根据需要使用数据线的长度选择绕接圈数,绕接完毕后,将数据线另一端卡接于下方的卡线筒内部,从而将数据线固定在转筒的外壁,避免数据线松弛打结。同时通过设置束线装置,当数据线绕接完毕后,向相对的一侧滑动两个推块,两个推块带动束线条向相对的一侧靠近,束线条滑出滑槽,两个束线条共同起到束线的效果,避免数据线绕接杂乱,使数据线整齐绕接于转筒的外壁,在进行手机充电时,可以调整数据线的长度,提高整体整齐效果,避免数据线杂乱交织,且携带更加方便,避免结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卡线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上壳体俯视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下壳体仰视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整体侧视结构图。图中符号标记说明:1、上壳体;2、下壳体;3、连接筒;4、转筒;5、转座;6、插销;7、卡线筒;8、USB接口;9、束线装置;10、滑槽;11、束线条;12、推块;13、散热窗;14、防滑纹路;15、橡胶片;16、限位条;17、挡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如无特殊规定,均为行业内常规术语。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式充电器外壳,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筒3,连接筒3的外壁套接有转筒4,下壳体2的下端面转动连接有转座5,转座5的下端面设置有两个插销6,转筒4的外壁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线筒7,上壳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USB接口8,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左侧壁均安装有束线装置9,束线装置9包括滑槽10,滑槽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束线条11,束线条11的前端面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推块12,滑槽10的前端面开设有槽口,连接杆贯穿槽口并延伸至滑槽10的外部与推块12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转筒4,转筒4套接于连接筒3外壁,便于收卷数据线,进行收线时,将数据线靠近USB接口8的一端卡接于位于上方的卡线筒7内部,随后将数据线绕接在转筒4外壁,根据需要使用数据线的长度选择绕接圈数,绕接完毕后,将数据线另一端卡接于下方的卡线筒7内部,从而将数据线固定在转筒4的外壁,避免数据线松弛打结。同时通过设置束线装置9,当数据线绕接完毕后,向相对的一侧滑动两个推块12,两个推块12带动束线条11向相对的一侧靠近,束线条11滑出滑槽10,两个束线条11共同起到束线的效果,避免数据线绕接杂乱,使数据线整齐绕接于转筒4的外壁,在进行手机充电时,可以调整数据线的长度,提高整体整齐效果,避免数据线杂乱交织,且携带更加方便,避免结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卡线筒7为设置有缺口的筒状,卡线筒7为弹性硬塑料。在本实施例中:卡线筒7为弹性硬塑料,不同粗细的数据线均可以卡接于卡线筒7内部,提高适用范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下壳体2的前端面设置有散热窗13。在本实施例中:充电器内部热量可通过散热窗13散热,提高整体散热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转筒4的外壁设置有防滑纹路14。在本实施例中:当数据线绕接于转筒4外壁时,防滑纹路14增大了数据线与转筒4外壁的摩擦力,使数据线与转筒4外壁绕接更加牢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下壳体2的下端面两侧均设置有橡胶片15。在本实施例中:当充电器插入插座时,下壳体2底端与插座上端接触,通过设置橡胶片15,橡胶片15位于下壳体2和插座之间,避免下壳体2下端与插座直接硬性接触,起到保护下壳体2的作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滑槽10的槽口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条16,滑槽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条17。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条16放置推块从滑槽10的下方滑脱,挡条17避免推块12从滑槽10的上方滑脱。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种旋转式充电器外壳时,将数据线靠近USB接口8的一端卡接于位于上方的卡线筒7内部,随后将数据线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式充电器外壳,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筒(3),所述连接筒(3)的外壁套接有转筒(4),所述下壳体(2)的下端面转动连接有转座(5),所述转座(5)的下端面设置有两个插销(6),所述转筒(4)的外壁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线筒(7),所述上壳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USB接口(8),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左侧壁均安装有束线装置(9),所述束线装置(9)包括滑槽(10),所述滑槽(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束线条(11),所述束线条(11)的前端面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推块(12),所述滑槽(10)的前端面开设有槽口,所述连接杆贯穿槽口并延伸至滑槽(10)的外部与推块(12)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充电器外壳,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筒(3),所述连接筒(3)的外壁套接有转筒(4),所述下壳体(2)的下端面转动连接有转座(5),所述转座(5)的下端面设置有两个插销(6),所述转筒(4)的外壁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线筒(7),所述上壳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USB接口(8),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左侧壁均安装有束线装置(9),所述束线装置(9)包括滑槽(10),所述滑槽(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束线条(11),所述束线条(11)的前端面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推块(12),所述滑槽(10)的前端面开设有槽口,所述连接杆贯穿槽口并延伸至滑槽(10)的外部与推块(12)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怀国唐彬富朱安宇唐云红鲁东明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匠一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