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拉式组合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1452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抽拉式组合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等间距开设有朝向前侧和右侧的上抽拉槽、中抽拉槽、以及下抽拉槽,在所述上抽拉槽、中抽拉槽、以及下抽拉槽的内部分别对应设置有上抽拉板、中抽拉板、及下抽拉板,通过上抽拉板、中抽拉板、及下抽拉板相对于上抽拉槽、中抽拉槽、及下抽拉槽的相互配合滑动,通过各抽拉板内部不同信号连接装置的设置,从而有效实现不同的信号连接需求;在不需要使用时将上抽拉板、中抽拉板、及下抽拉板对应推入相应的上抽拉槽、中抽拉槽、及下抽拉槽内部从而实现有效密封,防水防尘,保证连接安全,传输稳定,同时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拉式组合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信号连接的
,具体涉及一种抽拉式组合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信号连接装置往往固定设置于预设位置,而通过带有导线的信号插接头实现与信号连接装置之间的插接从而实现信号传输,然而对于涉及多个复杂控制过程的大型设备而言,单一的一个信号连接装置往往不能满足使用需求,通过单纯增加信号连接装置的尺寸和数量在导致信号连接装置尺寸增大的同时还会导致插接时寻找不便,此外对于某些特定的复杂工况并不需要每个信号连接装置都参与工作,因此对于长时间暴露在外的信号连接装置会存在集尘集水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抽拉式组合连接装置。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抽拉式组合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等间距开设有朝向前侧和右侧的上抽拉槽、中抽拉槽、以及下抽拉槽,在所述上抽拉槽、中抽拉槽、以及下抽拉槽的内部分别对应设置有上抽拉板、中抽拉板、及下抽拉板,所述上抽拉板、中抽拉板、及下抽拉板的上表面分别内凹设置有信号连接装置;所述上抽拉槽的内壁分别向前侧和右侧伸出设置有上滑条,所述上抽拉板的后侧和左侧外壁上分别内凹设置有上滑槽,通过上滑条与上滑槽的相互配合实现上抽拉板相对于上抽拉槽的前后或左右滑动;所述中抽拉槽的内壁分别向前侧和右侧伸出设置有中滑条,所述中抽拉板的后侧和左侧外壁上分别内凹设置有中滑槽,通过中滑条与中滑槽的相互配合实现中抽拉板相对于中抽拉槽的前后或左右滑动;所述下抽拉槽的内壁分别向前侧和右侧伸出设置有下滑条,所述下抽拉板的后侧和左侧外壁上分别内凹设置有下滑槽,通过下滑条与下滑槽的相互配合实现下抽拉板相对于下抽拉槽的前后或左右滑动;在上滑条与上滑槽、中滑条与中滑槽、以及下滑条与下滑槽之间分别设置有感应装置;在所述壳体的前侧及右侧从上至下分别等间距间隔设置有感应封闭装置,且其中第一感应封闭装置设置于上抽拉槽的上方,第二感应封闭装置设置于上抽拉槽与中抽拉槽之间,第三感应封闭装置设置于中抽拉槽与下抽拉槽之间,第四感应封闭装置设置于下抽拉槽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左侧凸出设置有定位安装块,所述壳体的左侧凸出设置有定位安装块,所述壳体的后侧内凹设置有定位安装槽。进一步地,所述上抽拉槽、中抽拉槽、以及下抽拉槽的尺寸相等。进一步地,所述上抽拉板、中抽拉板、及下抽拉板的尺寸相等。进一步地,所述上抽拉板、中抽拉板、及下抽拉板能够沿同一方向或彼此不同方向滑动。进一步地,所述上抽拉板、中抽拉板、及下抽拉板的上表面内凹设置的信号连接装置彼此不同。进一步地,所述上抽拉板、中抽拉板、及下抽拉板的上表面内凹设置的信号连接装置上方设置有透明的密封翻盖。进一步地,所述上抽拉板、中抽拉板、及下抽拉板的前侧面和右侧面上分别对应设置有上拉手、中拉手、及下拉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感应封闭装置、第二感应封闭装置及第三感应封闭装置的下表面设置有能够上下伸缩设置的封闭板,所述第二感应封闭装置、第三感应封闭装置及第四感应封闭装置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容纳封闭板的容纳槽。进一步地,在上下方向上,所述上滑条设置于所述上抽拉槽的中部位置,所述上滑槽设置于所述上抽拉板的中部位置;所述中滑条设置于所述中抽拉槽的中部位置,所述中滑槽设置于所述中抽拉板的中部位置;所述下滑条设置于所述下抽拉槽的中部位置,所述下滑槽设置于所述下抽拉板的中部位置。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抽拉式组合连接装置,通过上抽拉板、中抽拉板、及下抽拉板相对于上抽拉槽、中抽拉槽、及下抽拉槽的相互配合滑动,通过各抽拉板内部不同信号连接装置的设置,从而有效实现不同的信号连接需求;在不需要使用时将上抽拉板、中抽拉板、及下抽拉板对应推入相应的上抽拉槽、中抽拉槽、及下抽拉槽内部从而实现有效密封,防水防尘,保证连接安全,传输稳定,同时延长使用寿命。2)通过上滑条与上滑槽、中滑条与中滑槽、以及下滑条与下滑槽之间分别设置的感应装置,从而在上抽拉板、中抽拉板、及下抽拉板相对于上抽拉槽、中抽拉槽、及下抽拉槽向一侧滑出预设距离后,第一感应封闭装置、第二感应封闭装置及第三感应封闭装置分别向下方伸出封闭板以对运动方向的另一侧实现封闭,既实现对已伸出部分的上抽拉板、中抽拉板、及下抽拉板进行有效限位,同时还能对上抽拉板、中抽拉板、及下抽拉板拉出后形成的内部空间进行有效密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前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抽拉式组合连接装置。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抽拉式组合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等间距开设有朝向前侧和右侧的上抽拉槽1-1、中抽拉槽1-2、以及下抽拉槽1-3,在上抽拉槽1-1、中抽拉槽1-2、以及下抽拉槽1-3的内部分别对应设置有上抽拉板2、中抽拉板3、及下抽拉板4,上抽拉板2、中抽拉板3、及下抽拉板4的上表面分别内凹设置有信号连接装置;上抽拉槽1-1的内壁分别向前侧和右侧伸出设置有上滑条1-11,上抽拉板2的后侧和左侧外壁上分别内凹设置有上滑槽2-1,通过上滑条1-11与上滑槽2-1的相互配合实现上抽拉板2相对于上抽拉槽1-1的前后或左右滑动;中抽拉槽1-2的内壁分别向前侧和右侧伸出设置有中滑条,中抽拉板3的后侧和左侧外壁上分别内凹设置有中滑槽3-1,通过中滑条与中滑槽3-1的相互配合实现中抽拉板3相对于中抽拉槽1-2的前后或左右滑动;下抽拉槽1-3的内壁分别向前侧和右侧伸出设置有下滑条,下抽拉板4的后侧和左侧外壁上分别内凹设置有下滑槽4-1,通过下滑条与下滑槽4-1的相互配合实现下抽拉板4相对于下抽拉槽1-3的前后或左右滑动;在上滑条与上滑槽、中滑条与中滑槽、以及下滑条与下滑槽之间分别设置有感应装置;在壳体1的前侧及右侧从上至下分别等间距间隔设置有感应封闭装置,且其中第一感应封闭装置5设置于上抽拉槽1-1的上方,第二感应封闭装置6设置于上抽拉槽1-1与中抽拉槽1-2之间,第三感应封闭装置7设置于中抽拉槽1-2与下抽拉槽1-3之间,第四感应封闭装置8设置于下抽拉槽1-3的下方。具体地,壳体1的左侧凸出设置有定位安装块1-4,壳体1的左侧凸出设置有定位安装块1-4,壳体1的后侧内凹设置有定位安装槽1-5,从而方便多个该壳体1之间的相互安装与组合使用。具体地,上抽拉槽1-1、中抽拉槽1-2、以及下抽拉槽1-3的尺寸相等,从而保证壳体上下方向上的整体质量均衡。具体地,上抽拉板2、中抽拉板3、及下抽拉板4的尺寸相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抽拉式组合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等间距开设有朝向前侧和右侧的上抽拉槽(1-1)、中抽拉槽(1-2)、以及下抽拉槽(1-3),在所述上抽拉槽(1-1)、中抽拉槽(1-2)、以及下抽拉槽(1-3)的内部分别对应设置有上抽拉板(2)、中抽拉板(3)、及下抽拉板(4),所述上抽拉板(2)、中抽拉板(3)、及下抽拉板(4)的上表面分别内凹设置有信号连接装置;/n所述上抽拉槽(1-1)的内壁分别向前侧和右侧伸出设置有上滑条(1-11),所述上抽拉板(2)的后侧和左侧外壁上分别内凹设置有上滑槽(2-1),通过上滑条(1-11)与上滑槽(2-1)的相互配合实现上抽拉板(2)相对于上抽拉槽(1-1)的前后或左右滑动;/n所述中抽拉槽(1-2)的内壁分别向前侧和右侧伸出设置有中滑条,所述中抽拉板(3)的后侧和左侧外壁上分别内凹设置有中滑槽(3-1),通过中滑条与中滑槽(3-1)的相互配合实现中抽拉板(3)相对于中抽拉槽(1-2)的前后或左右滑动;/n所述下抽拉槽(1-3)的内壁分别向前侧和右侧伸出设置有下滑条,所述下抽拉板(4)的后侧和左侧外壁上分别内凹设置有下滑槽(4-1),通过下滑条与下滑槽(4-1)的相互配合实现下抽拉板(4)相对于下抽拉槽(1-3)的前后或左右滑动;/n在上滑条与上滑槽、中滑条与中滑槽、以及下滑条与下滑槽之间分别设置有感应装置;/n在所述壳体(1)的前侧及右侧从上至下分别等间距间隔设置有感应封闭装置,且其中第一感应封闭装置(5)设置于上抽拉槽(1-1)的上方,第二感应封闭装置(6)设置于上抽拉槽(1-1)与中抽拉槽(1-2)之间,第三感应封闭装置(7)设置于中抽拉槽(1-2)与下抽拉槽(1-3)之间,第四感应封闭装置(8)设置于下抽拉槽(1-3)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拉式组合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等间距开设有朝向前侧和右侧的上抽拉槽(1-1)、中抽拉槽(1-2)、以及下抽拉槽(1-3),在所述上抽拉槽(1-1)、中抽拉槽(1-2)、以及下抽拉槽(1-3)的内部分别对应设置有上抽拉板(2)、中抽拉板(3)、及下抽拉板(4),所述上抽拉板(2)、中抽拉板(3)、及下抽拉板(4)的上表面分别内凹设置有信号连接装置;
所述上抽拉槽(1-1)的内壁分别向前侧和右侧伸出设置有上滑条(1-11),所述上抽拉板(2)的后侧和左侧外壁上分别内凹设置有上滑槽(2-1),通过上滑条(1-11)与上滑槽(2-1)的相互配合实现上抽拉板(2)相对于上抽拉槽(1-1)的前后或左右滑动;
所述中抽拉槽(1-2)的内壁分别向前侧和右侧伸出设置有中滑条,所述中抽拉板(3)的后侧和左侧外壁上分别内凹设置有中滑槽(3-1),通过中滑条与中滑槽(3-1)的相互配合实现中抽拉板(3)相对于中抽拉槽(1-2)的前后或左右滑动;
所述下抽拉槽(1-3)的内壁分别向前侧和右侧伸出设置有下滑条,所述下抽拉板(4)的后侧和左侧外壁上分别内凹设置有下滑槽(4-1),通过下滑条与下滑槽(4-1)的相互配合实现下抽拉板(4)相对于下抽拉槽(1-3)的前后或左右滑动;
在上滑条与上滑槽、中滑条与中滑槽、以及下滑条与下滑槽之间分别设置有感应装置;
在所述壳体(1)的前侧及右侧从上至下分别等间距间隔设置有感应封闭装置,且其中第一感应封闭装置(5)设置于上抽拉槽(1-1)的上方,第二感应封闭装置(6)设置于上抽拉槽(1-1)与中抽拉槽(1-2)之间,第三感应封闭装置(7)设置于中抽拉槽(1-2)与下抽拉槽(1-3)之间,第四感应封闭装置(8)设置于下抽拉槽(1-3)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拉式组合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左侧凸出设置有定位安装块(1-4),所述壳体(1)的左侧凸出设置有定位安装块(1-4),所述壳体(1)的后侧内凹设置有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威龙
申请(专利权)人:漫博汽车系统设备镇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