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用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前层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1416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车用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前层封装结构,其为贴合在太阳能电池片表面的复合膜,并与电池片一体化封装,它包括由受光面到背光面依次叠放的耐候层、第一粘结层、缓冲支撑层、第二粘结层。所述缓冲支撑层为透明PET薄膜、PEN薄膜、PA薄膜或它们的改性、复合膜中的一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采用上述四层封装结构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使用常见高分子材料,满足单车太阳能电池板较低使用年限要求的同时,质量轻,成本低。在电池板受到砸击、碰撞时对电池芯片具有很好地缓冲、防护效果,避免电池片被损坏;解决了单车板电池芯片易被砸击、碰撞造成发电效率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车用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前层封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封装组件,具体地指一种单车用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前层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共享单车的出现,使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绿色、便利,极大地方便了大家的生活。共享单车以其快捷方便地租赁模式,迅速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成为最为成功的共享经济产物。目前的共享单车主要是基于可以扫码开锁的智能锁技术,方便通过移动终端实现快速开锁和关锁操作,这就要求智能锁具备相应的通讯功能及相关的控制装置、驱动装置,这些装置都需要电力来保证其正常工作。因此,供电电源成为共享单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共享单车的供电电源几乎都采用的太阳能电池板作为供电电源,太阳能电池板主要安装在共享单车前部的车筐底部,方便用户盛放物品并为智能锁提供电力供应。但是,作为车框底板的电池板常被丢掷重物、撞击、碰撞,造成电池片隐裂、破碎,让这些电池板的充电效率大打折扣。中国专利CN201821567649.1一种封装前板、CN201821567650.4一种封装前板、CN201821567646.8一种封装前板等都公开了太阳能电池板封装前板,它主要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如CIGS电池,非晶硅电池等的封装,薄膜太阳能电池片通常使用连续的透明导电层作为透光面电极收集电流,具有柔性、可弯曲的特点,其受到冲击后对电池发电特性影响较小,因此其本身对抗冲击性能要求不高,但由于透明导电层的特性对水汽阻隔性要求很高,通常需要低于5*10-4g/(m2*d),因此对封装材料的要求极高,需要价格昂贵的高水汽阻隔膜进行封装,另外,薄膜太阳能电池单位面积发电效率低,单位发电成本高。与之相比,晶硅太阳能电池单位面积发电效率高,价格低廉,因此目前绝大多数单车太阳能板采用晶硅太阳能电池,但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以单晶或多晶硅片作为基体,受到撞击后易产生隐裂、碎片,造成电池功率的急剧下降,普通晶硅组件通常采用钢化玻璃作为前层封装材料,钢化玻璃正面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效果,但边缘受力易碎裂,而单车板安装在共享单车车筐内,不只要受到正面的撞击,移动过程中边缘和侧面也常常受力,容易造成碎裂,且玻璃重量大,不易加工安装,因此,需要一种为晶硅电池作为发电芯片的单车太阳能板,提供抗冲击性强的轻质封装前板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低成本、抗冲击性强的单车用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前层封装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单车用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前层封装结构,其为贴合在太阳能电池片表面的复合膜,并与电池片一体化封装,其特殊之处在于:它包括由受光面到背光面依次叠放的耐候层、第一粘结层、缓冲支撑层、第二粘结层;所述缓冲支撑层为透明PET薄膜、PEN薄膜、PA薄膜或它们的改性、复合膜中的一种。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耐候层为透明磨砂PET薄膜、单面离型PET薄膜、耐候改性PET薄膜、透明光伏背板或含氟薄膜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耐候层的厚度为0.02~0.4m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粘结层和第二粘结层分别为透明EVA胶膜、聚烯烃胶膜、有机硅胶层、丙烯酸类胶黏剂层、聚氨酯胶黏剂层、聚酯类胶黏剂层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粘结层和第二粘结层的厚度均为为0.1~0.8mm。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支撑层厚度为0.1~2m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复合膜的可见光透过率大于8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复合膜为电池片正面封装材料。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采用上述四层封装结构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使用常见高分子材料,满足单车太阳能电池板较低使用年限要求的同时,质量轻,成本低。在电池板受到砸击、碰撞时对电池芯片具有很好地缓冲、防护效果,避免电池片被损坏;解决了单车板电池芯片易被砸击、碰撞造成发电效率下降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单车用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前层封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中所示的单车用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前层封装结构,其为贴合在太阳能电池片表面的复合膜,并与电池片一体化封装,它包括由受光面到背光面依次叠放的耐候层1、第一粘结层2、缓冲支撑层3、第二粘结层4。缓冲支撑层3为透明PET薄膜、PEN薄膜、PA薄膜或它们的改性、复合膜中的一种。缓冲支撑层3厚度为0.1~2mm。耐候层1为透明磨砂PET薄膜、单面离型PET薄膜、耐候改性PET薄膜、透明光伏背板或含氟薄膜中的一种。耐候层1的厚度为0.02~0.4mm。第一粘结层2和第二粘结层4分别为透明EVA胶膜、聚烯烃胶膜、有机硅胶层、丙烯酸类胶黏剂层、聚氨酯胶黏剂层、聚酯类胶黏剂层中的一种。第一粘结层2和第二粘结层4的厚度均为为0.1~0.8mm。复合膜的可见光透过率大于80%。复合膜为电池片正面封装材料。采用本技术所述单车用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前层封装结构的共享单车太阳能电池板在封装时由于板层数较多,并具有多层高分子材料,进而存在传热慢,上层材料升温滞后等情况,因此采用抽真空分步加压的方式进行层压:首先从上到下依次铺设前板各层材料与电池片、后板,置于层压机内,在抽真空状态下升温到130~150℃,保持3~7min;然后进行分步加压:下腔室保持抽真空,上腔室加压至10~40kpa,保持1~3min,上腔室再次加压至40~70kpa,保持1~3min,上腔室第三次加压至70~90kpa,保持6~15min,完成电池板的层压加工;最后对电池板进行裁切、安装接线盒制得相应产品。实施例一:将前述单车太阳能电池板封装用复合前板结合现实中具体的做法,做相应的阐述,具体如下:提供一种尤其适用共享单车的单车用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前层封装结构,从受光面到背光面依次为:耐候层,第一粘结层,缓冲支撑层,第二粘结层。缓冲支撑层3为0.35mm厚度的透明PET薄膜。具体的,耐候层1为透明单面磨砂离型PET薄膜,厚度为0.2mm。具体的,第一粘结层2和第二粘结层4均为0.5mm厚度的透明EVA胶膜。具体的,电池片封装前层结构可见光透过率大于88%。使用前述的电池片封装前层结构作为电池正面封装材料。实施例二: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基本设置是一样的,主要的区别是:耐候层1采用0.05mm厚度的PVDF薄膜。实施例三:实施例三和实施例一基本设置是一样的,主要的区别是:本实施例中第一粘结层2和第二粘结层4均采用0.3mm厚度的透明EVA胶膜。对比例一:使用0.2mm厚度磨砂PET+0.5mm厚度EVA胶膜作为单车太阳能电池板正面封装材料。对比例二:使用50μm厚度ETFE+0.5mm厚度EVA作为单车太阳能板正面封装材料。对比例三:使用2mm厚度PMMA+0.5mm厚度EVA作为单车太阳能板正面封装材料。测试方法:按照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方法,将单车太阳能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车用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前层封装结构,其为贴合在太阳能电池片表面的复合膜,并与电池片一体化封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受光面到背光面依次叠放的耐候层(1)、第一粘结层(2)、缓冲支撑层(3)、第二粘结层(4);所述缓冲支撑层(3)为透明PET薄膜、PEN薄膜、PA薄膜或它们的改性、复合膜中的一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车用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前层封装结构,其为贴合在太阳能电池片表面的复合膜,并与电池片一体化封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受光面到背光面依次叠放的耐候层(1)、第一粘结层(2)、缓冲支撑层(3)、第二粘结层(4);所述缓冲支撑层(3)为透明PET薄膜、PEN薄膜、PA薄膜或它们的改性、复合膜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车用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前层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候层(1)为透明磨砂PET薄膜、单面离型PET薄膜、耐候改性PET薄膜、透明光伏背板或含氟薄膜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车用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前层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候层(1)的厚度为0.02~0.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车用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前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旭东樊仔欣桂裕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美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