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以及应用此接线结构的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1408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包括断路器壳体以及接线螺钉,所述断路器壳体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进线孔和接线腔,所述接线螺钉的一端延伸入接线腔内,所述接线腔内还固设有受电板,所述受电板上开设有喇叭状的插孔,所述接线螺钉上固定箍设有接触套,所述接触套的一端具有与插孔相配合的圆台状插头,接触套和所述接线螺钉上还对应开设有与电线芯线相配合的插线盲孔,所述圆台状插头插入所述插孔内时,插线盲孔位于所述进线孔的下方右侧,通过接线螺钉的螺入实现电线芯线在接触套上的缠绕,并且接触套的一端可以与受电板实现良好接触和配合,使得从电线芯线到受电板之间形成良好的电流过流通路,避免了接触不良以及打火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以及应用此接线结构的断路器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以及应用此接线结构的断路器。
技术介绍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使用时需要将断路器按规定接入电路之中,现有的断路器的接线方式如图4所示,其是通过接线螺钉2将电线芯线9抵紧到受电板5上从而完成线路的接通,此种接线方式的弊端就是电线芯线9与受电板5的接触面小,很容易造成接触不良,使得断路器会存在误触发的现象,影响电路的正常接通工作,另外,断路器动作时的电流很大,接触面积较小也不利于电流的顺利传导,严重时还会产生打火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以及应用此接线结构的断路器,其有效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包括断路器壳体以及螺接在断路器壳体上的接线螺钉,所述断路器壳体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进线孔和接线腔,所述接线螺钉的一端延伸入所述接线腔内,所述接线腔内还固设有受电板,所述受电板上开设有喇叭状的插孔,所述接线螺钉上固定箍设有接触套,所述接触套的一端具有与所述插孔相配合的圆台状插头,接触套和所述接线螺钉上还对应开设有与电线芯线相配合的插线盲孔,所述圆台状插头插入所述插孔内时,所述插线盲孔位于所述进线孔的下方右侧。进一步的,所述进线孔内设置有与电线外皮相配合的橡胶衬层。进一步的,所述橡胶衬层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渐缩段和平直段,所述平直段的内径不小于所述电线外皮的外径。进一步的,所述受电板以及接触套均为铜质。进一步的,所述接线螺钉具有一字螺钉头,一字螺钉头上具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插线盲孔的轴线方向垂直。一种断路器,包括上述的断路器接线结构。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中通过接线螺钉的螺入实现电线芯线在接触套上的缠绕,并且接触套的一端可以与受电板实现良好接触和配合,使得从电线芯线到受电板之间形成良好的电流过流通路,有效避免了接触不良以及打火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断路器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断路器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断路器接线结构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接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以及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以及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以及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包括断路器壳体1以及螺接在断路器壳体1上的接线螺钉2,断路器壳体1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进线孔3和接线腔4,电线通过进线孔3接入到断路器壳体1上,接线螺钉2的一端延伸入接线腔4内,接线腔4内还固定有受电板5,受电板5电连接断路器壳体1内的其他元件,受电板5以及受电板与其他元件的电气接线关系为本领域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针对断路器与外接电线的接线结构,受电板5上开设有喇叭状的插孔6,接线螺钉2上固定箍设有接触套7,优选的接触套7的外壁面不突出接线螺钉2的螺杆外壁面,保证接线螺钉2可以完全从断路器壳体1上螺出,方便生产时的组装,接触套7的一端具有与插孔6相配合的圆台状插头8,接触套7和接线螺钉2上还对应开设有与电线芯线9相配合的插线盲孔10,圆台状插头8插入插孔6内时,插线盲孔10位于进线孔3的下方右侧,接线螺钉2螺松时,插线盲孔10的开口可以对齐进线孔3。进线孔3内设置有与电线外皮11相配合的橡胶衬层12,限位电线之外还可以减轻电线外皮11与断路器壳体1接触处的磨损,橡胶衬层1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渐缩段和平直段,平直段的内径不小于电线外皮11的外径,渐缩段的设置可以方便电线的插入。受电板5以及接触套7均为铜质,保证导电效果。接线螺钉2具有一字螺钉头,一字螺钉头上具有与一字改锥相配合的矩形凹槽13,矩形凹槽13的长度方向与插线盲孔10的轴线方向垂直,可以通过矩形凹槽13的姿态方便的判断插线盲孔10的姿态,具体的,矩形凹槽13水平时,插线盲孔10竖直,如果此时电线芯线9试探插入但没有进入,即插线盲孔10的开口向下,那么将一字螺钉头再旋拧180°即可实现电线芯线9的插入。一种断路器,包括上述的断路器接线结构。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接线时,首先将接线螺钉2螺松,目视观察接线螺钉2姿态和插线盲孔10位置,使插线盲孔10竖直对准进线孔3,剥出电线芯线9,将电线芯线9从进线孔3送入接线腔4然后插入插线盲孔10内,通过改锥螺动接线螺钉2,接线螺钉2向左螺入的同时,电线芯线9缠绕在接触套7外周面上,当接触套7右侧的圆台状插头8插入并抵紧受电板5上插孔6时,完成断路器壳体1上一处的接线,以此类推,完成断路器壳体1上其他接线处的接线即可,通过接线螺钉2的螺入实现电线芯线9在接触套7上的缠绕,并且接触套7的一端可以通过圆台状插头8和插孔6与受电板5实现良好接触和配合,使得从电线芯线9到受电板5之间形成良好的电流过流通路,有效避免了接触不良以及打火现象的发生。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以及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以及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以及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的原理以及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断路器壳体以及螺接在断路器壳体上的接线螺钉,所述断路器壳体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进线孔和接线腔,所述接线螺钉的一端延伸入所述接线腔内,所述接线腔内还固设有受电板,所述受电板上开设有喇叭状的插孔,所述接线螺钉上固定箍设有接触套,所述接触套的一端具有与所述插孔相配合的圆台状插头,接触套和所述接线螺钉上还对应开设有与电线芯线相配合的插线盲孔,所述圆台状插头插入所述插孔内时,所述插线盲孔位于所述进线孔的下方右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断路器壳体以及螺接在断路器壳体上的接线螺钉,所述断路器壳体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进线孔和接线腔,所述接线螺钉的一端延伸入所述接线腔内,所述接线腔内还固设有受电板,所述受电板上开设有喇叭状的插孔,所述接线螺钉上固定箍设有接触套,所述接触套的一端具有与所述插孔相配合的圆台状插头,接触套和所述接线螺钉上还对应开设有与电线芯线相配合的插线盲孔,所述圆台状插头插入所述插孔内时,所述插线盲孔位于所述进线孔的下方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孔内设置有与电线外皮相配合的橡胶衬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民牛占杰李刚上官学榕苑宗震左玉伟李荣彪郭庆林辛晓江李杰张瑞钱海鹏吴晓东高洪鹏孙德骏白宝良韩宇鸿申祯彬段如桥陈学东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中铁装备制造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