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边坡检测效率的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1246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10
本申请涉及高边坡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提高边坡检测效率的辅助装置,包括托盘和支架,托盘的中心设置有试孔口,支架为空心柱状结构,支架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支架的一端面为连接面,连接面与试孔口的下端面相吻合,支架与托盘固定连接,连接面与支架的外壁之间的夹角为15°~50°,支架的另一端面为贴合面,贴合面与灌砂筒的下端面相吻合,贴合面与支架的外壁相垂直,托盘的下端面上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远离托盘的一端设置为针状,限位柱的数量设置为2个以上并且关于托盘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本专利的目的在于解决托盘与高边坡固定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边坡检测效率的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高边坡检测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提高边坡检测效率的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渠道一般为梯形断面,渠道内一级边坡系数为1:2,二级边坡系数为1:1.5、外坡1:1.5、1:2~2.5成45°角的斜坡面,一级马道(堤顶)宽5.0m,渠道多为半挖半填断面,少部分为全挖断面,渠道平均挖深约9.2m。渠道多为半挖半填断面,少部分为全挖断面,需要检测的坡度多。由于坡度的原因,采用灌砂法对高边坡的密度进行检测时,传统的检测设备每检测一个点需要在边坡上人工削出一个平行于地表的面,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下一道工序的正常开展,导致工程进展缓慢,不能满足现场施工进度。授权公告号为CN20594125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提高边坡相对密度检测效率的辅助工具,包括托盘和支架,所述托盘的中心设置有试孔口,所述支架为空心柱状结构,所述支架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支架的一端面为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与所述试孔口的下端面相吻合,所述支架与托盘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面与支架的外壁之间的夹角为15°~50°,所述支架的另一端面为贴合面,所述贴合面与灌砂筒的下端面相吻合,所述贴合面与支架的外壁相垂直。上述方案中,选定试验部位,以托盘为标定物挖坑洞,将挖出的砂土保存好,随后做含水试验;再将托盘上的试孔口与坑洞口相对齐,称量装满标准砂后的灌砂筒质量,然后将灌砂筒置于辅助工具上,打开灌砂筒阀门,对坑洞口灌入标准砂。待标准砂停止下滑后,关闭灌砂筒阀门,称量灌砂筒现有质量;根据灌砂筒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出高边坡的相对密度,最后回收坑洞内的标准砂,并用标准筛过滤出杂质。省去人工削出一个平行于地表的面,大大简化了操作工序,提高了边坡相对密度检测效率。上述方案中虽然解决了需要开挖一个平行于地表的面导致的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但是还存在托盘与高边坡固定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边坡检测效率的辅助装置,解决托盘与高边坡固定不方便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边坡检测效率的辅助装置,包括托盘和支架,所述托盘的中心设置有试孔口,所述支架为空心柱状结构,所述支架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支架的一端面为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与所述试孔口的下端面相吻合,所述支架与托盘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面与支架的外壁之间的夹角为15°~50°,所述支架的另一端面为贴合面,所述贴合面与灌砂筒的下端面相吻合,所述贴合面与支架的外壁相垂直,所述托盘的下端面上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远离托盘的一端设置为针状,限位柱的数量设置为2个以上并且关于托盘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为:使用托盘的过程中通过将限位柱的尖端插入高边坡的土壤中,从而起到将托盘限位的作用,无需手动固定托盘,还可避免托盘的检测高边坡的过程中移动。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高边坡检测的辅助装置相比,现有的高边坡检测的辅助装置在将托盘进行固定时需要手动固定,导致操作不方便;本申请方案中通过固定柱将托盘限位在高边坡上,从而对托盘进行限位,使用方便,可提高高边坡检测的效率和精度。进一步,所述限位柱的数量设置为4个并且位于托盘的四个角处,四个限位柱更加稳固地将托盘限位在高边坡上。进一步,所述托盘的上端面上转动连接有手柄,手柄的设置方便移动托盘。进一步,所述托盘和支架均由透明材质制成,方便观察使托盘的试孔口的轴线与挖好的孔洞口的轴线对齐,避免试孔口的轴线与挖好的孔洞口的轴线偏离较多导致的灌沙时无法将孔洞口内部完全灌满。进一步,所述限位柱与托盘转动连接,托盘的底部开设有可容纳限位柱的第一凹槽,在不对高边坡进行测量的时候,将限位柱旋转并且收纳进入第一凹槽中,避免限位柱远离的尖端伤人,方便收纳。进一步,所述托盘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容纳手柄的第二凹槽,方便收纳手柄,并且避免在对高边坡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手柄造成阻挡导致的灌沙不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支撑柱和手柄展开时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为手柄收纳时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3为支撑柱和手柄被收纳时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托盘1、支架2、第一凹槽3、手柄4、第一转轴5、限位柱6、第二转轴7、第二凹槽8。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附图3所示:一种提高边坡检测效率的辅助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托盘1和支架2,托盘1的中心设置有试孔口,支架2为空心柱状结构,支架2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支架2的一端面为连接面,连接面与试孔口的下端面相吻合,支架2与托盘1固定连接,连接面与支架2的外壁之间的夹角为15°~50°,支架2的另一端面为贴合面,贴合面与灌砂筒的下端面相吻合,贴合面与支架2的外壁相垂直。上述结构均采用授权公告号为CN205941258U的中国专利中的技术。如图1所示,托盘1的下端面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布置的长方体状的第二凹槽8,第二凹槽8的左端内部通过第二转轴7转动连接有限位柱6,第二凹槽8可将限位柱6容纳在第二凹槽8内部,限位柱6的下端设置为针状,第二凹槽8和限位柱6的数量均设置为4个以上并且关于托盘1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使用托盘1的过程中通过将限位柱6的尖端插入高边坡的土壤中,从而起到将托盘1限位的作用,无需手动固定托盘1,还可避免托盘1的检测高边坡的过程中移动,四个限位柱6更加稳固地将托盘1限位在高边坡上。在不对高边坡进行测量的时候,将限位柱6旋转并且收纳进入第一凹槽3中,避免限位柱6远离的尖端伤人,方便收纳。如图1所示,托盘1的上端面上转动连接有手柄4,手柄4通过第一转轴5与托盘1转动连接,手柄4的设置方便移动托盘1。本实施例中,托盘1和支架2均由透明材质制成,方便观察使托盘1的试孔口的轴线与挖好的孔洞口的轴线对齐,避免试孔口的轴线与挖好的孔洞口的轴线偏离较多导致的灌沙时无法将孔洞口内部完全灌满。如图2所示,托盘1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容纳手柄4的第二凹槽8,方便收纳手柄4,并且避免在对高边坡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手柄4造成阻挡导致的灌沙不方便。如图3所示,在不使用本辅助装置的时候,可将限位柱6与手柄4收纳起来。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选定试验部位,以托盘1为标定物挖坑洞,将挖出的砂土保存好,随后做含水试验;打开四个支撑柱使支撑柱全部插入高边坡中并且使托盘1上的试孔口与坑洞口相对齐,称量装满标准砂后的灌砂筒(现有的)质量,然后将灌砂筒置于本辅助工具上,打开灌砂筒阀门,对坑洞口灌入标准砂。通过透明的托盘1和支架2观察坑洞口被标准砂灌满并且标准砂停止下滑后,关闭灌砂筒阀门,称量灌砂筒现有质量;根据灌砂筒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出高边坡的相对密度,最后回收坑洞内的标准砂,并用标准筛过滤出杂质。省去人工削出一个平行于地表的面,大大简化了操作工序,提高了边坡相对密度检测效率,此外还方便托盘1的固定,避免试孔口偏移坑洞口,检测完毕后,利用手柄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边坡检测效率的辅助装置,包括托盘和支架,所述托盘的中心设置有试孔口,所述支架为空心柱状结构,所述支架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支架的一端面为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与所述试孔口的下端面相吻合,所述支架与托盘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面与支架的外壁之间的夹角为15°~50°,所述支架的另一端面为贴合面,所述贴合面与灌砂筒的下端面相吻合,所述贴合面与支架的外壁相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的下端面上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远离托盘的一端设置为针状,限位柱的数量设置为2个以上并且关于托盘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边坡检测效率的辅助装置,包括托盘和支架,所述托盘的中心设置有试孔口,所述支架为空心柱状结构,所述支架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支架的一端面为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与所述试孔口的下端面相吻合,所述支架与托盘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面与支架的外壁之间的夹角为15°~50°,所述支架的另一端面为贴合面,所述贴合面与灌砂筒的下端面相吻合,所述贴合面与支架的外壁相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的下端面上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远离托盘的一端设置为针状,限位柱的数量设置为2个以上并且关于托盘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边坡检测效率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旭常娟娟王波陈亚非黄彦森武宁波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联建土木工程质量检测监控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