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壁式换热器的内漏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1212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09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间壁式换热器的内漏检测装置,属于换热器领域。所述内漏检测装置包括两端封闭的筒状壳体和柱状壳体;所述筒状壳体内具有空腔,所述筒状壳体上具有进液口、出液口和放空口,所述进液口、所述出液口和所述放空口分别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放空口位于所述筒状壳体的顶端,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筒状壳体的侧壁上;所述进液口处连接有换热器出水连通结构,所述出液口处连接有换热器进水连通结构;所述柱状壳体的侧面具有与所述放空口连通的开口,所述柱状壳体的一端封闭,所述柱状壳体的另一端具有透明盖板。本公开可以很简单方便地实现间壁式换热器的内漏检测,而且实现成本很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间壁式换热器的内漏检测装置
本公开涉及换热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间壁式换热器的内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几乎所有的工艺过程都有升温和降温。换热器(heat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可以使用换热器进行升温或者降温。换热器按照传热原理和换热方式可以分为混合式、蓄热式和间壁式三类,间壁式换热器是三类中应用数量最多的。间壁式换热器的特点是冷、热两流体被一层固体壁面(管或板)隔开,冷、热两流体之间通过固体壁面进行热交换。石油化工生产中的流体对固体壁面具有冲刷和腐蚀作用,会导致固体壁面发生穿孔,冷、热流体可以通过穿孔进行泄漏,最终形成生产事故。为了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需要对间壁式换热器的固体壁面(管或板)发生泄漏进行监测。以循环水加热低温丙烷为例,可以在压力较低的循环水管道侧设置在线水质分析仪,利用在线水质分析仪检测水中的丙烷含量,进而根据水中的丙烷含量判别间壁式换热器是否存在内漏。但是在线水质分析仪的价格较高,考虑到间壁式换热器的数量较多,如果每个间壁式换热器都配置一台在线水质分析仪进行监测,则整体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间壁式换热器的内漏检测装置,可以有效降低间壁式换热器内漏监测的实现成本。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间壁式换热器的内漏检测装置,所述内漏检测装置包括两端封闭的筒状壳体和柱状壳体;所述筒状壳体内具有空腔,所述筒状壳体上具有进液口、出液口和放空口,所述进液口、所述出液口和所述放空口分别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放空口位于所述筒状壳体的顶端,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筒状壳体的侧壁上;所述进液口处连接有换热器出水连通结构,所述出液口处连接有换热器进水连通结构;所述柱状壳体的侧面具有与所述放空口连通的开口,所述柱状壳体的一端封闭,所述柱状壳体的另一端具有透明盖板。可选地,所述内漏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空腔内的喷嘴、隔离板、波纹板、过滤板和纤维板,所述喷嘴位于所述进液口处,所述隔离板位于所述喷嘴和所述出液口之间,所述波纹板、所述过滤板、所述纤维板沿从所述喷嘴到所述筒状壳体的底端的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筒状壳体的内壁上。可选地,所述筒状壳体包括筒体、顶盖和底盖,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筒体的侧壁上,所述放空口位于所述顶盖上,所述顶盖固定在所述筒体的一端,所述底盖固定在所述筒体的另一端。可选地,所述内漏检测装置还包括收集管,所述收集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放空口连通,所述柱状壳体的开口与所述收集管的第二端连通。可选地,所述顶盖呈球冠状,所述放空口位于所述顶盖的中心。可选地,所述内漏检测装置还包括排油控制阀,所述排油控制阀设置在所述收集管的第二端上。可选地,所述内漏检测装置还包括连接管和连接阀,所述连接阀分别与所述连接管的第一端和所述收集管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放空口上。可选地,所述底盖上具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内漏检测装置还包括排水控制阀,所述排水控制阀设置在所述排水口上。可选地,所述内漏检测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所述筒状壳体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可选地,所述底盖呈球冠状,所述排水口位于所述底盖的中心。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筒状壳体内设置空腔,并在筒状壳体上设置与空腔连通的进液口、出液口和放空口,进液口上设有换热器出水连通结构,出液口上设有换热器进水连通结构,间壁式换热器内的循环水在流出间壁式换热器之后,可以依次经过进液口、空腔、出液口再流回间壁式换热器。位于筒状壳体顶端的放空口上设有柱状壳体,柱状壳体的一端具有透明盖板,可以看到空腔内循环水面是油还是水。如果空腔内循环水面是油,则说明循环水中含有油,间壁式换热器内的油和水会混合在一起,间壁式换热器内部存在泄漏;如果空腔内循环水面是水,则说明循环水中没有油,间壁式换热器内的油和水是分开的,间壁式换热器内部没有泄漏。因此,利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很简单方便地实现间壁式换热器的内漏检测,而且实现成本很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间壁式换热器的内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筒状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间壁式换热器的内漏检测装置。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间壁式换热器的内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内漏检测装置包括两端封闭的筒状壳体10和柱状壳体20。筒状壳体10内具有空腔101,筒状壳体10上具有进液口102、出液口103和放空口104,进液口102、出液口103和放空口104分别与空腔101连通。放空口104位于筒状壳体10的顶端,进液口102和出液口103位于筒状壳体10的侧壁上。进液口102处连接有换热器出水连通结构,出液口103处连接有换热器进水连通结构。柱状壳体20的侧面具有与放空口104上连通的开口,柱状壳体20的一端封闭,柱状壳体20的另一端具有透明盖板。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筒状壳体10的顶端是筒状壳体10中距离地面最远的部分,筒状壳体10的底端是筒状壳体10中距离地面最近的部分。筒状壳体10的侧壁是指,筒状壳体10中除筒状壳体10的顶端和筒状壳体10的底端之外的部分。下面结合图1简单介绍一下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间壁式换热器的内漏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筒状壳体10上的进液口102具有换热器出水连通结构,间壁式换热器内的循环水可以从进液口102注入筒状壳体10内的空腔101中。当间壁式换热器内部存在泄漏时,间壁式换热器内的油和水会混合在一起,此时注入空腔101中的循环水中含有油。由于油的密度比水小,因此循环水中的油会上浮到循环水上,循环水面上呈现的是油。当间壁式换热器内部没有泄漏时,间壁式换热器内的油和水是独立的,此时注入空腔101中的循环水中没有油,循环水面上呈现的是水。筒状壳体10的顶端设有放空口104,一端具有透明盖板的柱状壳体20设置在放空口104上,可以通过柱状壳体20的透明盖板看到循环水面上呈现的是油还是水,确定出间壁式换热器内部是否泄漏。即如果通过柱状壳体20的透明盖板看到循环水面上呈现的是油,则说明循环水中含有油,间壁式换热器内的油和水会混合在一起,即间壁式换热器内部存在泄漏;如果通过柱状壳体20的透明盖板看到循环水面上呈现的是水,则循环水中没有油,间壁式换热器内的油和水是独立的,即间壁式换热器内部没有泄漏。筒状壳体10上的出液口103具有换热器进水连通结构,间壁式换热器内的循环水从进液口102注入空腔101之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间壁式换热器的内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漏检测装置包括两端封闭的筒状壳体(10)和柱状壳体(20);所述筒状壳体(10)内具有空腔(101),所述筒状壳体(10)上具有进液口(102)、出液口(103)和放空口(104),所述进液口(102)、所述出液口(103)和所述放空口(104)分别与所述空腔(101)连通;所述放空口(104)位于所述筒状壳体(10)的顶端,所述进液口(102)和所述出液口(103)位于所述筒状壳体(10)的侧壁上;所述进液口(102)处连接有换热器出水连通结构,所述出液口(103)处连接有换热器进水连通结构;所述柱状壳体(20)的侧面具有与所述放空口(104)连通的开口,所述柱状壳体(20)的一端封闭,所述柱状壳体(20)的另一端具有透明盖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壁式换热器的内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漏检测装置包括两端封闭的筒状壳体(10)和柱状壳体(20);所述筒状壳体(10)内具有空腔(101),所述筒状壳体(10)上具有进液口(102)、出液口(103)和放空口(104),所述进液口(102)、所述出液口(103)和所述放空口(104)分别与所述空腔(101)连通;所述放空口(104)位于所述筒状壳体(10)的顶端,所述进液口(102)和所述出液口(103)位于所述筒状壳体(10)的侧壁上;所述进液口(102)处连接有换热器出水连通结构,所述出液口(103)处连接有换热器进水连通结构;所述柱状壳体(20)的侧面具有与所述放空口(104)连通的开口,所述柱状壳体(20)的一端封闭,所述柱状壳体(20)的另一端具有透明盖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漏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空腔(101)内的喷嘴(12)、隔离板(13)、波纹板(14)、过滤板(15)和纤维板(16),所述喷嘴(12)位于所述进液口(102)处,所述隔离板(13)位于所述喷嘴(12)和所述出液口(103)之间,所述波纹板(14)、所述过滤板(15)、所述纤维板(16)沿从所述喷嘴(12)到所述筒状壳体(10)的底端的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筒状壳体(10)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壳体(10)包括筒体(111)、顶盖(112)和底盖(113),所述进液口(102)和所述出液口(103)位于所述筒体(111)的侧壁上,所述放空口(104)位于所述顶盖(112)上,所述顶盖(112)固定在所述筒体(111)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焱石春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石油华东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