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过载差压变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121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过载差压变送器,其结构包括衔接基板、高压排液阀、连接螺栓柱、过载监测机构、接线端子侧、变送器机体、防护壳体、显示屏、固定底座,衔接基板外侧端与高压排液阀内侧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高过载差压变送器,结构上当气体或者液体通过进液口进入到上端防腐壳体内部,再者进入到镀膜绝缘体当气压或者液压通过的压力过大或者过小时时,此时就能够让硅油灌充液受压压力的干预让其产生了膨胀或者收缩,中心膜片让硅油灌充液内部的液体分隔后处于平衡状态避免出现左右的异位偏差,进一步的波纹膜片座会开始产生变动出现波纹的律动,再者在隔离膜片能够保障外界的环境导致内部空间出现偏差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过载差压变送器
本技术是一种高过载差压变送器,属于变送器

技术介绍
微差压变送器已经广泛用于液体、气体流量的测量,通过测量压力差达到测量流量的目的,现有的微差压变送器大多过载压力不会超过量程的10倍,应用于高过载压力的行业,往往造成微差压变送器损坏,影响设备正常使用。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822219428.1的一种高过载差压变送器,包括壳体单元、转换线路板组件和电缆线,还包括高过载差压保护单元,高过载差压保护单元包括螺套、两个调节螺钉、波纹膜片、两个膜片连接件、差压传感器和第一弹性O型圈,两个膜片连接件分别焊接在波纹膜片的两面,差压传感器与膜片连接件相连接,螺套穿过波纹膜片的中心孔与波纹膜片连接,但是该现有技术对于变送器在对气液的监测过程反应效率较差,导致内气液压过大时未能及时发现,使得元器件产生损坏缩短实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高过载差压变送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对气液的监测过程反应效率较差,导致内气液压过大时未能及时发现,使得元器件产生损坏缩短实用寿命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过载差压变送器,其结构包括衔接基板、高压排液阀、连接螺栓柱、过载监测机构、接线端子侧、变送器机体、防护壳体、显示屏、固定底座,所述衔接基板外侧端与高压排液阀内侧端相连接,所述过载监测机构上端嵌入安装于变送器机体下端内,所述变送器机体左端外环与接线端子侧右端内环为同一轴心,所述变送器机体与防护壳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变送器机体右端与显示屏左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过载监测机构由硅油灌充液、进液口、中心膜片、镀膜绝缘体、紧固螺栓、防腐壳体、波纹膜片座、电容引线柱、隔离膜片、高压容器组成,所述硅油灌充液嵌入安装于镀膜绝缘体内,所述进液口与防腐壳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嵌入安装于硅油灌充液中心内,所述紧固螺栓内侧与高压容器外侧螺纹相连接,所述波纹膜片座内侧与镀膜绝缘体外侧相贴合,所述电容引线柱下端与中心膜片外侧相连接,所述波纹膜片座外侧与隔离膜片内侧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座下端通过连接螺栓柱与衔接基板上端螺纹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容引线柱上端与变送器机体下端相连接,所述进液口下端嵌入安装于固定底座上端内。进一步地,所述过载监测机构下端与固定底座上端相连接,所述显示屏嵌入安装于防护壳体右端内。进一步地,所述衔接基板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较好的硬度。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端子侧内部有铜片制成,具有较好的导电性。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高过载差压变送器,结构上当气体或者液体通过进液口进入到上端防腐壳体内部,再者进入到镀膜绝缘体当气压或者液压通过的压力过大或者过小时时,此时就能够让硅油灌充液受压压力的干预让其产生了膨胀或者收缩,中心膜片让硅油灌充液内部的液体分隔后处于平衡状态避免出现左右的异位偏差,进一步的波纹膜片座会开始产生变动出现波纹的律动,再者在隔离膜片能够保障外界的环境导致内部空间出现偏差问题,当内部的压力出现过大或者过小的时候上端连接的电容引线柱能够及时的接收信息反馈内部的压力差,当内部的压力过大时候高压容器能够提供承载空间,提高了对内部的压力的快速的监测,避免出现压力过大或者过小导致内部元器件损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过载差压变送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过载监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衔接基板-1、高压排液阀-2、连接螺栓柱-3、过载监测机构-4、接线端子侧-5、变送器机体-6、防护壳体-7、显示屏-8、固定底座-9、硅油灌充液-41、进液口-42、中心膜片-43、镀膜绝缘体-44、紧固螺栓-45、防腐壳体-46、波纹膜片座-47、电容引线柱-48、隔离膜片-49、高压容器-41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高过载差压变送器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衔接基板1、高压排液阀2、连接螺栓柱3、过载监测机构4、接线端子侧5、变送器机体6、防护壳体7、显示屏8、固定底座9,所述衔接基板1外侧端与高压排液阀2内侧端相连接,所述过载监测机构4上端嵌入安装于变送器机体6下端内,所述变送器机体6左端外环与接线端子侧5右端内环为同一轴心,所述变送器机体6与防护壳体7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变送器机体6右端与显示屏8左端相连接,所述过载监测机构4由硅油灌充液41、进液口42、中心膜片43、镀膜绝缘体44、紧固螺栓45、防腐壳体46、波纹膜片座47、电容引线柱48、隔离膜片49、高压容器410组成,所述硅油灌充液41嵌入安装于镀膜绝缘体44内,所述进液口42与防腐壳体4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嵌入安装于硅油灌充液41中心内,所述紧固螺栓45内侧与高压容器410外侧螺纹相连接,所述波纹膜片座47内侧与镀膜绝缘体44外侧相贴合,所述电容引线柱48下端与中心膜片43外侧相连接,所述波纹膜片座47外侧与隔离膜片49内侧相贴合,所述固定底座9下端通过连接螺栓柱3与衔接基板1上端螺纹相连接,所述电容引线柱48上端与变送器机体6下端相连接,所述进液口42下端嵌入安装于固定底座9上端内,所述过载监测机构4下端与固定底座9上端相连接,所述显示屏8嵌入安装于防护壳体7右端内,所述衔接基板1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较好的硬度,所述接线端子侧5内部有铜片制成,具有较好的导电性。本专利所说的显示屏8通常也被称为监视器,显示器是属于电脑的I/O设备,即输入输出设备,它是一种将一定的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显示工具,所述波纹膜片座47通常是具有同心环状的圆膜片,波纹膜片根据其型面又常分为圆弧形,正弦形,三角形,梯形等。在进行使用时当气体或者液体通过进液口42进入到上端防腐壳体46内部,再者进入到镀膜绝缘体44当气压或者液压通过的压力过大或者过小时时,此时就能够让硅油灌充液41受压压力的干预让其产生了膨胀或者收缩,中心膜片43让硅油灌充液41内部的液体分隔后处于平衡状态避免出现左右的异位偏差,进一步的波纹膜片座47会开始产生变动出现波纹的律动,再者在隔离膜片49能够保障外界的环境导致内部空间出现偏差问题,当内部的压力出现过大或者过小的时候上端连接的电容引线柱48能够及时的接收信息反馈内部的压力差,当内部的压力过大时候高压容器410能够提供承载空间。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对气液的监测过程反应效率较差,导致内气液压过大时未能及时发现,使得元器件产生损坏缩短实用寿命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复制有益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过载差压变送器,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衔接基板(1)、高压排液阀(2)、连接螺栓柱(3)、过载监测机构(4)、接线端子侧(5)、变送器机体(6)、防护壳体(7)、显示屏(8)、固定底座(9),所述衔接基板(1)外侧端与高压排液阀(2)内侧端相连接,所述过载监测机构(4)上端嵌入安装于变送器机体(6)下端内,所述变送器机体(6)左端外环与接线端子侧(5)右端内环为同一轴心,所述变送器机体(6)与防护壳体(7)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变送器机体(6)右端与显示屏(8)左端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过载差压变送器,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衔接基板(1)、高压排液阀(2)、连接螺栓柱(3)、过载监测机构(4)、接线端子侧(5)、变送器机体(6)、防护壳体(7)、显示屏(8)、固定底座(9),所述衔接基板(1)外侧端与高压排液阀(2)内侧端相连接,所述过载监测机构(4)上端嵌入安装于变送器机体(6)下端内,所述变送器机体(6)左端外环与接线端子侧(5)右端内环为同一轴心,所述变送器机体(6)与防护壳体(7)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变送器机体(6)右端与显示屏(8)左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过载差压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载监测机构(4)由硅油灌充液(41)、进液口(42)、中心膜片(43)、镀膜绝缘体(44)、紧固螺栓(45)、防腐壳体(46)、波纹膜片座(47)、电容引线柱(48)、隔离膜片(49)、高压容器(410)组成,所述硅油灌充液(41)嵌入安装于镀膜绝缘体(44)内,所述进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名扬陈路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诚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