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供暖的高效节能板式换热机组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110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供暖的高效节能板式换热机组换热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供暖的高效节能板式换热机组换热系统,包括热源、换热管路、过滤器、节能防回流装置和散热器,所述热源和散热器之间通过换热管路连接循环,所述换热管路上设置有过滤器和节能防回流装置;在过滤的同时,实现了自动排气,通过采用扩散式分流设计,增加角孔过水量,降低了水阻力,从而降低了用于提供水压的电能消耗,节约了电能,同时利用水流速度冲开挡板,形成单向供水通道,降低了循环泵的工作压力,节省了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供暖的高效节能板式换热机组换热系统
本技术一种用于供暖的高效节能板式换热机组换热系统,属于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供暖管道中均设置有过滤结构,现有的过滤结构在过滤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堵塞,在检修过程中发现,堵塞绝大多数时候不是杂质堵塞过滤网,而是过滤结构前侧出现了气泡不能及时通过过滤结构导致出现通道拥堵,而且水路狭窄曲折,而且存在直角过多的问题,导致供暖水阻力增大,需要耗费更多的电能来提升供水压力。同时,供热管网在运行中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循环水泵停机的故障,如果循环水泵发生突然停机,循环水泵后侧的供热管道内的水流因突然失去压力发生倒流,损坏循环水泵,常规方法是在供热管道内设置单向阀,来避免这种事故发生,但是由于单向阀的工作原理,其必须在单向阀的工作端一侧达到一定的压力其才会导通,而供热管网管道复杂其管路数量及长度惊人,无数单向阀的工作压力叠加后,会给循环泵增加额外的工作压力,造成电能损耗,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供暖的高效节能板式换热机组换热系统,在过滤的同时,实现了自动排气,通过采用扩散式分流设计,增加角孔过水量,降低了水阻力,从而降低了用于提供水压的电能消耗,节约了电能,同时利用水流速度冲开挡板,形成单向供水通道,降低了循环泵的工作压力,节省了能耗。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供暖的高效节能板式换热机组换热系统,包括热源、换热管路、过滤器、节能防回流装置和散热器,所述热源和散热器之间通过换热管路连接循环,所述换热管路上设置有过滤器和节能防回流装置;所述过滤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液口,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上设置有锥形过滤罩,所述过滤罩横向设置在壳体内,且所述过滤罩的锥形尖部对准进液口的中心,所述过滤罩的尖部相对端与出液口匹配连通,使得进液口进来的液体经过过滤罩后从出液口排出,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排气阀,所述壳体的底端设置有沉降端,所述沉降端的截面呈等腰梯形,且所述沉降端的小端朝下,所述沉降端的下端通过法兰连接有排污阀;所述节能防回流装置包括供热管道、循环水泵和节能管,所述循环水泵设置在供热管道上,用于给供热管道内的热水增压,所述节能管设置在循环水泵出水口上,且所述节能管的一端与循环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节能管的另一端与供热管道连通,所述节能管的内侧设置有多个轴向设置的凹槽,且多个所述凹槽在节能管内圆周阵列分布,所述循环水泵和节能管之间设置有控制管,所述控制管的轴向截面呈逆时针旋转90°的凸字形结构,即所述控制管靠近循环水泵的一段管为小口径管,剩余另一段为大口径管,所述大口径管与小口径管交汇的端壁上水平设置有两个套管,两个所述套管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所述套管位于小口径管的上方,两个所述套管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通过其上端设置的T型接头匹配的插装在两个套管内,所述挡板能将小口径管的端口匹配的盖住;所述散热器第一换热器单元和第二换热器单元,所述第一换热器单元和第二换热器单元的基本结构相同,均包括中心管、环形管和辐射管,所述中心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中心管沿环形管的轴线设置,且所述中心管的轴线与环形管的中心线重合,所述中心管和环形管之间通过多根辐射管连通,所述辐射管沿所述环形管的径向分布,所述第一换热器单元的中心管开口端能匹配的插接在第二换热器单元的中心管开口端内,所述第一换热器单元的环形管背向中心管开口端的一侧环形阵列分布有多个插接支管,所述插接支管的一端与第一换热器单元的环形管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单元的环形管背向中心管开口端的一侧对应所述插接支管的位置匹配设置有多个连接通孔,所述插接支管能匹配的插接在连接通孔内,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器单元和第二换热器单元交替配合构成一种用于供暖的高效节能板式换热机组换热系统。所述过滤罩对应的壳体外侧壁上设置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能方便的拆卸,便于检修过滤罩的工况,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手动排气阀,所述手动排气阀用于检测排气阀的工作情况及辅助排气。所述壳体为回转体结构,所述排气阀为浮子式排气阀。所述过滤罩的锥形尖部与进液口的内端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过滤罩的锥形尖部上不设置进液孔,所述进液孔设置在过滤罩的圆柱体外侧壁上,所述进液口的口径略大于出液口的口径,所述出液口的口径与过滤罩的直径相等。所述挡板为圆形或方形的薄板状结构,且所述挡板与T型接头一体成型,所述节能管的结构为:包括压缩管、整流管和扩散管,所述压缩管和扩散管均为喇叭状管道结构,所述整流管为圆管状管道结构,所述压缩管和扩散管的小口内径与整流管的内径相同,所述压缩管和扩散管的大口内径与供热管道的内径相同,所述压缩管和扩散管的大口分别与供热管道的端部接口连通,所述压缩管和扩散管的小口分别与整流管的两端连通,且所述整流管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压缩管、整流管和扩散管内侧均设置有凹槽,且所述压缩管、整流管和扩散管内的对应凹槽为连续的槽状结构,所述挡板与T型接头为塑料材质。所述第一换热器单元和第二换热器单元的中心管开口端插接处、插接支管和连接通孔插接处均通过密封圈/垫构成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单元的中心管封闭端和第二换热器单元的中心管封闭端均没有超过各自环形管的一侧部,所述第一换热器单元的中心管开口端伸出到其环形管的另一侧部外侧,所述第二换热器单元的中心管开口端与其环形管的另一侧部齐平,所述环形管上的插接支管或连接通孔与辐射管间隔设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技术中,过滤罩不仅能在微压下快速过滤,而且利用过滤罩的锥形尖部能对过滤罩的进液孔进行冲刷,避免堵塞,同时,本技术中排气阀能在壳体内的微压下顶开进行自动排气,被过滤的杂质能从壳体的底部方便的通过排污阀排出,本技术在过滤的同时,实现了自动排气,而且结构简单,便于检修,不易堵塞。第二,本技术通过在控制管内设置模仿抽拉风箱的挡风板结构,正常供热时利用水流重开挡板,一旦发生回流,回流的水流会将挡板压紧在端壁上,缓冲了回流的水流,对循环泵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本技术中挡板的重量轻,供热水流能利用其速度轻易的冲开,压力损失忽略不计,对循环泵不会增加额外的工作负担,节省了循环泵的工作能耗。第三,本技术通过辐射式扩散分流设计,增加角孔过水量,降低了水阻力,从而降低了用于提供水压的电能消耗,节约了电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节能防回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节能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控制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控制管的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中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第一/第二换热器单元的主视图。图9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供暖的高效节能板式换热机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源(1)、换热管路(2)、过滤器(3)、节能防回流装置(4)和散热器(5),所述热源(1)和散热器(5)之间通过换热管路(2)连接循环,所述换热管路(2)上设置有过滤器(3)和节能防回流装置(4);/n所述过滤器(3)包括壳体(31),所述壳体(31)的一端设置有进液口(32),所述壳体(31)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液口(33),所述出液口(33)上设置有锥形过滤罩(34),所述过滤罩(34)横向设置在壳体(31)内,且所述过滤罩(34)的锥形尖部对准进液口(32)的中心,所述过滤罩(34)的尖部相对端与出液口(33)匹配连通,使得进液口(32)进来的液体经过过滤罩(34)后从出液口(33)排出,所述壳体(31)的顶端设置有排气阀(35),所述壳体(31)的底端设置有沉降端(36),所述沉降端(36)的截面呈等腰梯形,且所述沉降端(36)的小端朝下,所述沉降端(36)的下端通过法兰连接有排污阀;/n所述节能防回流装置(4)包括供热管道(41)、循环水泵(42)和节能管(43),所述循环水泵(42)设置在供热管道(41)上,用于给供热管道(41)内的热水增压,所述节能管(43)设置在循环水泵(42)出水口上,且所述节能管(43)的一端与循环水泵(42)的出水口连通,所述节能管(43)的另一端与供热管道(41)连通,所述节能管(43)的内侧设置有多个轴向设置的凹槽(44),且多个所述凹槽(44)在节能管(43)内圆周阵列分布,所述循环水泵(42)和节能管(43)之间设置有控制管(45),所述控制管(45)的轴向截面呈逆时针旋转90°的凸字形结构,即所述控制管(45)靠近循环水泵(42)的一段管为小口径管(46),剩余另一段为大口径管(47),所述大口径管(47)与小口径管(46)交汇的端壁(48)上水平设置有两个套管(49),两个所述套管(49)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所述套管(49)位于小口径管(46)的上方,两个所述套管(49)之间设置有挡板(410),所述挡板(410)通过其上端设置的T型接头(411)匹配的插装在两个套管(49)内,所述挡板(410)能将小口径管(46)的端口匹配的盖住;/n所述散热器(5)第一换热器单元(51)和第二换热器单元(52),所述第一换热器单元(51)和第二换热器单元(52)的基本结构相同,均包括中心管(53)、环形管(54)和辐射管(55),所述中心管(53)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中心管(53)沿环形管(54)的轴线设置,且所述中心管(53)的轴线与环形管(54)的中心线重合,所述中心管(53)和环形管(54)之间通过多根辐射管(55)连通,所述辐射管(55)沿所述环形管(54)的径向分布,所述第一换热器单元(51)的中心管(53)开口端能匹配的插接在第二换热器单元(52)的中心管(53)开口端内,所述第一换热器单元(51)的环形管(54)背向中心管(53)开口端的一侧环形阵列分布有多个插接支管(57),所述插接支管(57)的一端与第一换热器单元(51)的环形管(54)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单元(52)的环形管(54)背向中心管(53)开口端的一侧对应所述插接支管(57)的位置匹配设置有多个连接通孔(56),所述插接支管(57)能匹配的插接在连接通孔(56)内,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器单元(51)和第二换热器单元(52)交替配合构成一种用于供暖的高效节能板式换热机组换热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供暖的高效节能板式换热机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源(1)、换热管路(2)、过滤器(3)、节能防回流装置(4)和散热器(5),所述热源(1)和散热器(5)之间通过换热管路(2)连接循环,所述换热管路(2)上设置有过滤器(3)和节能防回流装置(4);
所述过滤器(3)包括壳体(31),所述壳体(31)的一端设置有进液口(32),所述壳体(31)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液口(33),所述出液口(33)上设置有锥形过滤罩(34),所述过滤罩(34)横向设置在壳体(31)内,且所述过滤罩(34)的锥形尖部对准进液口(32)的中心,所述过滤罩(34)的尖部相对端与出液口(33)匹配连通,使得进液口(32)进来的液体经过过滤罩(34)后从出液口(33)排出,所述壳体(31)的顶端设置有排气阀(35),所述壳体(31)的底端设置有沉降端(36),所述沉降端(36)的截面呈等腰梯形,且所述沉降端(36)的小端朝下,所述沉降端(36)的下端通过法兰连接有排污阀;
所述节能防回流装置(4)包括供热管道(41)、循环水泵(42)和节能管(43),所述循环水泵(42)设置在供热管道(41)上,用于给供热管道(41)内的热水增压,所述节能管(43)设置在循环水泵(42)出水口上,且所述节能管(43)的一端与循环水泵(42)的出水口连通,所述节能管(43)的另一端与供热管道(41)连通,所述节能管(43)的内侧设置有多个轴向设置的凹槽(44),且多个所述凹槽(44)在节能管(43)内圆周阵列分布,所述循环水泵(42)和节能管(43)之间设置有控制管(45),所述控制管(45)的轴向截面呈逆时针旋转90°的凸字形结构,即所述控制管(45)靠近循环水泵(42)的一段管为小口径管(46),剩余另一段为大口径管(47),所述大口径管(47)与小口径管(46)交汇的端壁(48)上水平设置有两个套管(49),两个所述套管(49)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所述套管(49)位于小口径管(46)的上方,两个所述套管(49)之间设置有挡板(410),所述挡板(410)通过其上端设置的T型接头(411)匹配的插装在两个套管(49)内,所述挡板(410)能将小口径管(46)的端口匹配的盖住;
所述散热器(5)第一换热器单元(51)和第二换热器单元(52),所述第一换热器单元(51)和第二换热器单元(52)的基本结构相同,均包括中心管(53)、环形管(54)和辐射管(55),所述中心管(53)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中心管(53)沿环形管(54)的轴线设置,且所述中心管(53)的轴线与环形管(54)的中心线重合,所述中心管(53)和环形管(54)之间通过多根辐射管(55)连通,所述辐射管(55)沿所述环形管(54)的径向分布,所述第一换热器单元(51)的中心管(53)开口端能匹配的插接在第二换热器单元(52)的中心管(53)开口端内,所述第一换热器单元(51)的环形管(54)背向中心管(53)开口端的一侧环形阵列分布有多个插接支管(57),所述插接支管(57)的一端与第一换热器单元(51)的环形管(54)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单元(52)的环形管(54)背向中心管(53)开口端的一侧对应所述插接支管(57)的位置匹配设置有多个连接通孔(56),所述插接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昔亮高士国董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凯西供热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