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井冲砂钻磨用扶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90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水平井冲砂钻磨用扶正器,包括:连接管,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接头和内接头,连接管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环槽,第一环槽内设置有转筒,第一环槽的两侧边沿分别转动设置有护筒,每个护筒的内边沿分别与转筒的一侧边沿相连接,转筒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环槽,第二环槽内装配有多个扶正片,每个扶正片的两侧边沿分别伸入一个护筒的内边沿的下侧,每个扶正片与第二环槽之间均设置有弹性件,使扶正片被顶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平井冲砂钻磨用扶正器提高了钻杆修井的效率、减少了起下钻趟数,实现了一趟管柱完成井筒处理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平井冲砂钻磨用扶正器
本技术属于油田水平井修井作业
,具体涉及一种水平井冲砂钻磨用扶正器。
技术介绍
随着水平井钻井与分段压裂技术的发展,水平井开发成为超低渗、致密储层提高单井产量的有效途径,但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部分水平井出现高含水、地层堵塞、低产等情况,需开展找堵水、酸化解堵、重复压裂等技术恢复水平井产能。井筒准备时进行后续措施的必要工序,但随着油田的开发,井筒状况复杂,出砂、结垢及前期施工过程中散落的胶皮等,给井筒准备工作带来了挑战。在施工作业过程中表现为井筒处理难度大,施工作业周期长。针对水平井作业井筒准备,主要施工工序为通井、探砂面、冲砂、钻磨等,目前老油田水平井井筒准备过程中主要有冲砂、钻磨工艺,目前水平井冲砂工艺主要有常规斜尖反循环冲砂、连续油管冲砂、同心双管冲砂等工艺,水平井钻磨主要采用井下螺杆马达驱动方式。冲砂过程中存在胶结砂、硬垢冲不动无进尺的问题;井下螺杆马达驱动钻磨工艺受马达排量影响且为正循环方式,在低压漏失储层钻屑不易上返,易在造斜段二次沉积,存在卡钻风险;同时冲砂、钻磨管柱功能单一,井筒状况复杂时,需多次起下管柱更换钻具,冲砂、钻磨作业交替进行,影响施工效率,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平井冲砂钻磨用扶正器,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水平井冲砂钻磨用扶正器,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接头和内接头,所述连接管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内设置有转筒,所述第一环槽的两侧边沿分别转动设置有护筒,每个所述护筒的内边沿分别与所述转筒的一侧边沿相连接,所述转筒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槽内装配有多个扶正片,每个所述扶正片的两侧边沿分别伸入一个所述护筒的内边沿的下侧,每个所述扶正片与所述第二环槽之间均设置有弓簧,使所述扶正片被顶起。本技术还具有以下可选特征。可选地,所述第一环槽的两侧边沿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滚珠槽,每个所述护筒的外边沿覆盖在所述滚珠槽上,每个所述滚珠槽内分别设置有多个滚珠。可选地,所述护筒与所述连接管之间还设置有密封环。可选地,所述扶正片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透水孔。可选地,所述转筒由两个或多个弧形筒拼接组成。可选地,所述转筒与所述护筒的内侧边沿之间通过销钉相连接。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弓簧,所述弓簧的两端连接在所述扶正片上,所述弓簧的中部拱起顶在所述转筒上的所述第二环槽的底部。可选地,每个所述扶正片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弓簧的两端连接在所述安装槽的底部的两侧。本技术的水平井冲砂钻磨用扶正器连接在钻杆中,可在起到扶正作用的同时允许钻杆自身进行旋转钻磨动作,可保证钻杆在大排量反循环洗井过程中不会妨碍钻屑及砂垢上返至地面,提高了修井效率、减少了起下钻趟数,实现了一趟管柱完成井筒处理作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水平井冲砂钻磨用扶正器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水平井冲砂钻磨用扶正器的使用场景图。在以上图中:1连接管;101第一环槽;2转筒;201第二环槽;3护筒;4扶正片;401透水孔;402安装槽;5弹性件;6滚珠;7密封环;8销钉;9钻杆;10磨铣头;11修井顶驱装置;12控制房;13液压管线;14泵车;15水龙带;16循环回收罐;17防喷管线;18油井井头;19游车大钩。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考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水平井冲砂钻磨用扶正器,包括:连接管1,连接管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接头和内接头,连接管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环槽101,第一环槽101内设置有转筒2,第一环槽101的两侧边沿分别转动设置有护筒3,每个护筒3的内边沿分别与转筒2的一侧边沿相连接,转筒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环槽201,第二环槽201内装配有多个扶正片4,每个扶正片4的两侧边沿分别伸入一个护筒3的内边沿的下侧,每个扶正片4与第二环槽201之间均设置有弹性件5,使扶正片4被顶起。连接管1上的第一环槽101的两侧边沿分别转动装配一个护筒3,第一环槽101内装配一个转筒2,两个护筒3和转筒2的两侧边沿相连接形成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可以相对连接管1独立周向转动,但是不能够轴向窜动,在转筒2上的第二环槽201内装配多个扶正片4,每个扶正片4与转筒2的第二环槽201之间设置弹性件5,通过弹性件5将扶正片4顶起,顶起的扶正片4顶在油井套管的侧壁上,将连接管1以及钻杆9支撑在油井套管的轴心位置,起到扶正作用,同时转筒2以及两个护筒3可以在连接管1上自由旋转,可保证钻杆9在旋转时还可进行扶正,旋转的钻杆9由于一直处于扶正状态,其与油井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保持畅通,可在大排量反循环洗井过程中保证钻屑及砂垢上返至地面,提高了修井效率、减少了起下钻趟数,实现了一趟管柱完成井筒处理作业。参考图2,本技术的水平井冲砂钻磨用扶正器在使用时,其连接管1通过其两端的外接头和内接头连接在钻杆9上,钻杆9的下端连接磨铣头10,并从油井井头18下入油井套管内,钻杆9的上端连接在修井顶驱装置11上,修井顶驱装置11被游车大钩19吊起在油井上方,控制房12通过液压管线13位修井顶驱装置11提供旋转动力,使其可带动钻杆9转动,泵车14通过水龙带15与修井顶驱装置11相连接,为钻杆9内提供修井循环液,油井井头18上的防喷管线17与油井套管线相连通,并同时与循环回收罐16相连接,循环回收罐16又与泵车14相连接,使修井循环液可以循环使用。实施例2参考图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第一环槽101的两侧边沿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滚珠槽,每个护筒3的外边沿覆盖在滚珠槽上,每个滚珠槽内分别设置有多个滚珠6。护筒3与连接管1之间设置有滚珠槽,滚珠槽中的多个滚珠6可以降低护筒3与连接管1之间的摩擦力,使护筒3容易在连接管1上转动。实施例3参考图1,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护筒3与连接管1之间还设置有密封环7。滚珠槽的外侧还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中设置密封环7,密封环7可对护筒3与连接管1之间进行转动密封,防止杂物进入滚珠槽内。实施例4参考图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扶正片4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透水孔。扶正片4上的透水孔让液体进入扶正片4与转筒2之间,使第二环槽201内压力保持平衡,使弹性件5能够正常工作。实施例5参考图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转筒2由两个或多个弧形筒拼接组成。转筒2安装在连接管1上的第一环槽101内,其外径小于连接管1的外径,为了将转筒2装入第一环槽101内,需要将转筒2先拆分为多个弧形筒,然后在第一环槽101内将各个弧形筒拼接成一个转筒2。实施例6参考图1,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转筒2与护筒3的内侧边沿之间通过销钉8相连接。转筒2的多个弧形筒的两端分别通过销钉与两个护筒3的内侧边沿连接在一起,使两个转筒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平井冲砂钻磨用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1),所述连接管(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接头和内接头,所述连接管(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环槽(101),所述第一环槽(101)内设置有转筒(2),所述第一环槽(101)的两侧边沿分别转动设置有护筒(3),每个所述护筒(3)的内边沿分别与所述转筒(2)的一侧边沿相连接,所述转筒(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环槽(201),所述第二环槽(201)内装配有多个扶正片(4),每个所述扶正片(4)的两侧边沿分别伸入一个所述护筒(3)的内边沿的下侧,每个所述扶正片(4)与所述第二环槽(201)之间均设置有弹性件(5),使所述扶正片(4)被顶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平井冲砂钻磨用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1),所述连接管(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接头和内接头,所述连接管(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环槽(101),所述第一环槽(101)内设置有转筒(2),所述第一环槽(101)的两侧边沿分别转动设置有护筒(3),每个所述护筒(3)的内边沿分别与所述转筒(2)的一侧边沿相连接,所述转筒(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环槽(201),所述第二环槽(201)内装配有多个扶正片(4),每个所述扶正片(4)的两侧边沿分别伸入一个所述护筒(3)的内边沿的下侧,每个所述扶正片(4)与所述第二环槽(201)之间均设置有弹性件(5),使所述扶正片(4)被顶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冲砂钻磨用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槽(101)的两侧边沿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滚珠槽,每个所述护筒(3)的外边沿覆盖在所述滚珠槽上,每个所述滚珠槽内分别设置有多个滚珠(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平井冲砂钻磨用扶正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有刚巨亚锋王尚卫梁万银白小佩江智强张雄涛王嘉鑫王茜赵鹏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