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冻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80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冻开关,包括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上连接有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上延伸有出水端口,所述出水端口前连接有出水龙头,上连接了出水控制阀,所述出水管道的顶部设置了延伸内腔,所述延伸内腔中穿插有防冻组件,所述防冻组件延伸至出水管道中。优点是:将防冻组件中的内管道通过延伸内腔延展到出水管道中,由于内管道下端分布了进水口和与出水管道紧贴的防漏腔,可通过向下旋转旋转把手,实现在冬季自来水的出水,避免其内部的冻结,实现了自来水引流出水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冻开关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冻开关。
技术介绍
自来水阀门在冬季如何防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布置自来水供水管线时,一般都是将分户井设置在室外低下,通过出水管道将自来水引流至地面上,由水龙头进行控制使用,便于浇地、洗涮。到了冬季,裸露在地面的出水管道容易被冻住,影响人们对水的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防冻开关,用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裸露在外的出水管道容易被冻住,进而影响人们使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防冻开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冻开关,包括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上连接有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上延伸有出水端口,所述出水端口前连接有出水龙头,上连接了出水控制阀,所述出水管道的顶部设置了延伸内腔,所述延伸内腔中穿插有防冻组件,所述防冻组件延伸至出水管道中。进一步地,所述防冻组件包括内管道,所述内管道上连接有旋转把手,所述内管道的下端均匀分布有四个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向外设置延伸至出水管道管壁的防漏腔,所述内管道中上部设置有与出水端口位置对应的出水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防冻组件中的内管道通过延伸内腔延展到出水管道中,由于内管道下端分布了进水口和与出水管道紧贴的防漏腔,可通过向下旋转旋转把手,实现在冬季自来水的出水,避免其内部的冻结,实现了自来水引流出水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内管道的底部设置有防逆阀,所述防逆阀包括“U”型放水槽,所述“U”型放水槽的侧壁设置有出水孔,所述“U”型放水槽外端设置有外槽,所述内管道设置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与外槽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单向止逆阀的作用,在不使用防冻组件时,可确保内管道中的自来水从内管道中排出,再通过回位弹簧进行复位回弹,可避免出水管道内的水分的进入,实现了出水管道和内管道内水分的分离。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把手外侧均匀分布有凹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凹槽的作用,使得旋转把手形成凹凸的旋转把手,方便人们的旋转。因此,本技术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使用防冻组件,使得人们在寒冷的冬季,在出水管道内自来水冻住的时候,确保人们能使用出水管道中的自来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冻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图1中的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图1中的B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进水管道、2-出水管道、3-出水端口、4-出水龙头、5-出水控制阀、6-延伸内腔、7-防冻组件、71-内管道、72-旋转把手、73-进水口、74-防漏腔、75-出水孔、76-防逆阀、761-“U”型放水槽、762-出水孔、763-外槽、764-回位弹簧、77-限位轴、78-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裸露在外的出水管道容易被冻住,进而影响人们使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防冻开关。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防冻开关,包括进水管道1,进水管道上连接有出水管道2,出水管道2上延伸有出水端口3,出水端口3前连接有出水龙头4,上连接了出水控制阀5,出水管道2的顶部设置了延伸内腔6,延伸内腔6中穿插有防冻组件7,防冻组件7延伸至出水管道2中。进一步地,防冻组件7包括内管道71,内管道71上连接有旋转把手72,内管道71的下端均匀分布有四个进水口73,进水口73向外设置延伸至出水管道2管壁的防漏腔74,内管道71中上部设置有与出水端口3位置对应的出水孔7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防冻组件7中的内管道71通过延伸内腔6延展到出水管道2中,由于内管道71下端分布了进水口73和与出水管道2紧贴的防漏腔74,可通过向下旋转旋转把手72,使得防漏腔74活动至进水管道1,将自来水通过防漏腔74和进水口73引流至内管道71中,再通过内管道71中上部的出水孔75将自来水引流至出水龙头4和出水控制阀5处,实现在冬季自来水的出水,避免其内部的冻结,实现了自来水引流出水的作用。进一步地,内管道71的底部设置有防逆阀76,防逆阀76包括“U”型放水槽761,“U”型放水槽761的侧壁设置有出水孔762,“U”型放水槽761外端设置有外槽763,内管道71设置有限位轴77,限位轴77与外槽763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76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单向止逆阀76的作用,在不使用防冻组件7时,可确保内管道71中的自来水从内管道71中排出,当进行排水的时候,自来水的重量使得“U”型放水槽761下压,压缩回位弹簧764,同时出水孔762露出内管道71底部,进行排水,随着内管道71内自来水的减少,回位弹簧764进行复位回弹,可避免出水管道2内的水分的进入,实现了出水管道2和内管道71内水分的分离。进一步地,旋转把手72外侧均匀分布有凹槽7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凹槽78的作用,使得旋转把手72形成凹凸的旋转把手,方便人们的旋转。由此,在本申请的防冻开关使用的时候,一般在冬季,且为裸露在空气中的水龙头管道,由于出水管道2中的水分被冻住,因此,防冻组件7也会被冻住,使其不能活动,由此,人们可以在裸露在空气中的水龙头管道进行热敷,相对于灌烧热水,此方法效率快、且对水管的的伤害小。经过热敷后的出水管道2中的结冰的自来水有融化,由此,人们可轻松的对防冻组件7进行扭转,使得内管道71向下扭转至埋藏至地面下的进水管道1内,由此,进水管道1中的自来水通过防漏腔74进入到内管道71中,再通过出水孔75将自来水输送至出水龙头4处,实现冬季的用水方便。因此,本技术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使用防冻组件7,使得人们在寒冷的冬季,在出水管道2内自来水冻住的时候,确保人们能使用出水管道中的自来水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冻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道(1),所述进水管道上连接有出水管道(2),所述出水管道(2)上延伸有出水端口(3),所述出水端口(3)前连接有出水龙头(4),上连接了出水控制阀(5),所述出水管道(2)的顶部设置了延伸内腔(6),所述延伸内腔(6)中穿插有防冻组件(7),所述防冻组件(7)延伸至出水管道(2)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冻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道(1),所述进水管道上连接有出水管道(2),所述出水管道(2)上延伸有出水端口(3),所述出水端口(3)前连接有出水龙头(4),上连接了出水控制阀(5),所述出水管道(2)的顶部设置了延伸内腔(6),所述延伸内腔(6)中穿插有防冻组件(7),所述防冻组件(7)延伸至出水管道(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冻组件(7)包括内管道(71),所述内管道(71)上连接有旋转把手(72),所述内管道(71)的下端均匀分布有四个进水口(73),所述进水口(73)向外设置延伸至出水管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礼正冯仰歌曹承道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常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