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膜污废水处理装置,它涉及污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它包含悬浮填料、机械膜、曝气管、风机、自吸泵、箱体、水质检测器、管道;所述的悬浮填料与机械膜设置于箱体的内部,风机通过曝气管分别连接于箱体的一侧,管道的一端设置于箱体的内部,管道的另一端穿过箱体的外部与自吸泵相连接,风机位于自吸泵的左侧,水质检测器固定活动连接于管道的一侧;该双膜污废水处理装置能解决使用生物膜处理效率低下、污泥流失的问题,而且,简化操作流程,增大污泥处理效率,发挥生物膜与机械膜双膜处理优势,降低投资运行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膜污废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双膜污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污水处理领域使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和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工艺处理污废水,这些技术处理一般污废水有很大的作用,处理效率较高,投资占地面积较省,但是,这些技术存在比较明显的使用缺陷,如: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出水会带走一部分活性污泥,如果后面增加二沉池,则工艺就会相对变得复杂;膜生物反应器,较高的活性污泥浓度,不仅增大了反应器池内曝气量,增加能耗,而且高污泥浓度极易使膜失效,增加了膜的清洗频率,减小了膜的通量,大气泡剪切,氧的利用率较低,同时也增加了实际运行中的操作复杂性和难度,极大的影响工艺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阻碍了其技术优势的发挥。新一代的移动床混合膜生物反应器(MBMHR)污废水处理技术,解决了这些技术应用的问题,在污水处理技术的质量和操作运行实际应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解决了工业高浓度污废水使用生物膜处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减轻了企业运行维护和投资成本,但是处理效率低下、污泥流失的问题,而且,操作流程复杂、污泥处理效率不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双膜污废水处理装置,该双膜污废水处理装置能解决使用生物膜处理效率低下、污泥流失的问题,而且,简化操作流程,增大污泥处理效率,发挥生物膜与机械膜双膜处理优势,降低投资运行费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悬浮填料、机械膜、曝气管、风机、自吸泵、箱体、水质检测器、管道;所述的悬浮填料与机械膜设置于箱体的内部,风机通过曝气管分别连接于箱体的一侧,管道的一端设置于箱体的内部,管道的另一端穿过箱体的外部与自吸泵相连接,风机位于自吸泵的左侧,水质检测器固定活动连接于管道的一侧。比较好的是,本技术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预处理区、生物膜反应区、膜分离反应区。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比较好的是,本技术的风机为高压风机。比较好的是,本技术的水质检测器设置有进水口、显示屏、操控区、出水口;所述的进水口设置于水质监测器的顶部,显示屏与操控区均设置于水质检测器的前表面,出水口设置于水质检测器的底部。比较好的是,本技术曝气管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紫外线消毒仪。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生物接触氧化降解作用与机械膜过滤作用同步连续进行,可以有效处理工业污废水,同步实现技术最大优点,实行高效快速脱氮除磷和降解COD的目标。曝气池内的曝气和水流的提升作用使载体处于流化状态,进而形成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和附着生长的生物膜,这就使得移动床生物膜使用了整个反应器空间,充分发挥附着相和悬浮相生物两者的优越性,使之扬长避短,相互补充。与以往的填料不同的是,悬浮填料能与污水频繁多次接触因而被称为“移动的生物膜”。一定数量的悬浮载体,提高反应器中的生物量及生物种类,从而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由于填料密度接近于水,所以在曝气的时候,与水呈完全混合状态,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为气、液、固三相。载体在水中的碰撞和剪切作用,使空气气泡更加细小,增加了氧气的利用率。另外,每个载体内外均具有不同的生物种类,内部生长一些厌氧菌或兼氧菌,外部为好养菌,这样每个载体都为一个微型反应器,使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同时存在,从而提高了处理效果。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主要利用沉浸于好氧生物池内之膜分离设备截留槽内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有机物。膜生物反应器系统内活性污泥(MLSS)浓度可提升至8000~10,000mg/L,甚至更高;污泥龄(SRT)可延长至30天以上。膜生物反应器因其有效的截留作用,可保留世代周期较长的微生物,可实现对污水深度净化,同时硝化菌在系统内能充分繁殖,其硝化效果明显,对深度除磷脱氮提供可能。操作简单且可控性强,污废水处理彻底,投资及占地面积省。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水质检测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悬浮填料1、机械膜2、曝气管3、风机4、自吸泵5、箱体6、水质检测器7、管道8、进水口71、显示屏72、操控区73、出水口7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双膜污废水处理装置,包含悬浮填料1、机械膜2、曝气管3、风机4、自吸泵5、箱体6、水质检测器7、管道8;所述的悬浮填料1与机械膜2设置于箱体6的内部,风机4通过曝气管3分别连接于箱体6的一侧,管道8的一端设置于箱体7的内部,管道8的另一端穿过箱体7的外部与自吸泵5相连接,风机4位于自吸泵5的左侧,水质检测器7固定活动连接于管道8的一侧。如图1所示,本技术箱体6的内部设置有预处理区、生物膜反应区、膜分离反应区。箱体6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的风机4为高压风机。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水质检测器7设置有进水口71、显示屏72、操控区73、出水口74;所述的进水口71设置于水质监测器7的顶部,显示屏72与操控区73均设置于水质检测器7的前表面,出水口74设置于水质检测器7的底部。如图1所示,本技术曝气管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紫外线消毒仪。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悬浮填料1与机械膜2设置于箱体6的内部,风机4通过曝气管3分别连接于箱体6的一侧,管道8的一端设置于箱体7的内部,管道8的另一端穿过箱体6的外部与自吸泵5相连接,风机4位于自吸泵5的左侧,水质检测器7固定活动连接于管道8的一侧,污废水与移动悬浮载体均相接触,生物填料附着大量微生物,在活性污泥作用下,经过预处理区、生物膜反应区、膜分离反应区,污废水中的有机物被降解为水、CO2、氮氧化物,同时,通过外置泵自吸,浸没在污废水中的机械UF膜过滤,产出清水,泥水有效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膜污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悬浮填料(1)、机械膜(2)、曝气管(3)、风机(4)、自吸泵(5)、箱体(6)、水质检测器(7)、管道(8);所述的悬浮填料(1)与机械膜(2)设置于箱体(6)的内部,风机(4)通过曝气管(3)分别连接于箱体(6)的一侧,管道(8)的一端设置于箱体(6)的内部,管道(8)的另一端穿过箱体(6)的外部与自吸泵(5)相连接,风机(4)位于自吸泵(5)的左侧,水质检测器(7)固定活动连接于管道(8)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817 CN 20191076096721.一种双膜污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悬浮填料(1)、机械膜(2)、曝气管(3)、风机(4)、自吸泵(5)、箱体(6)、水质检测器(7)、管道(8);所述的悬浮填料(1)与机械膜(2)设置于箱体(6)的内部,风机(4)通过曝气管(3)分别连接于箱体(6)的一侧,管道(8)的一端设置于箱体(6)的内部,管道(8)的另一端穿过箱体(6)的外部与自吸泵(5)相连接,风机(4)位于自吸泵(5)的左侧,水质检测器(7)固定活动连接于管道(8)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膜污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6)的内部设置有预处理区、生物膜反应区、膜分离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林峰,陈越峰,叶亚兴,宋海斌,胡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依柯卡特排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