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双膜法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生物脱氮处理
,尤其涉及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双膜法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活性污泥系统是当下城市污水厂主要的污染物去除途径,但能量及化学药剂的大量投入使得污水厂已不能满足节能高效脱氮和可持续发展要求。近些年,人们把目光放到了新型脱氮处理技术上。其中短程反硝化作为一种不完全反硝化反应,能充分利用城市生活污水碳源和工业硝酸盐废水氮源,可节省碳源需求、降低污泥产量、提升氮转化率,被认为是最具研究潜力的厌氧氨氧化底物供给技术。而厌氧氨氧化工艺则在缺氧自养条件下实现氮素的去除,因其脱氮效率高、基建费用低、能源投入少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因此,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的技术能很好地解决在低碳氮比废水处理中碳源不足以及亚硝化过程难以稳定控制的问题,并能得到较好的脱氮除碳效果。然而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的技术如果在实际中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话可能会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厌氧氨氧化菌在将氨氮和亚硝酸盐氮转化为氮气的过程还会产生一定量的硝酸盐氮(式1),尤其是在处理高氨氮废水时,其出水往往含有大量的硝酸盐氮,需要进一步的处理才能排放。第二,在实际处理中,单次进水流量普遍较大,但如果只经过一轮脱氮处理并不能使原水污染物消耗充分,且排水量大不易控制。而膜分离技术由于其优越的性能已逐渐开始应用于污水处理中。以超滤膜(UF)和反渗透膜(RO)结合应用的双膜法对水处理有着相辅相成的效 ...
【技术保护点】
1.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双膜法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箱(1)、短程反硝化反应器(2)、厌氧氨氧化反应器(4)、超滤膜装置(6)、反渗透膜装置(7)和缓冲水箱(8);/n所述原水箱(1)用于分别向所述短程反硝化反应器(2)和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4)泵送原废水;/n所述短程反硝化反应器(2)用于对废水进行反硝化处理;/n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4)对原废水和经过反硝化处理的水混合后进行脱氮处理;/n所述超滤膜装置(6)、反渗透膜装置(7)共同对脱氮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过滤净化分别形成过滤水和废水浓缩液,并将废水浓缩液导入至缓冲水箱(8)中;/n所述缓冲水箱(8)用于将废水浓缩液泵送至短程反硝化反应器(2)与原水共同参与下一周期反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双膜法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箱(1)、短程反硝化反应器(2)、厌氧氨氧化反应器(4)、超滤膜装置(6)、反渗透膜装置(7)和缓冲水箱(8);
所述原水箱(1)用于分别向所述短程反硝化反应器(2)和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4)泵送原废水;
所述短程反硝化反应器(2)用于对废水进行反硝化处理;
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4)对原废水和经过反硝化处理的水混合后进行脱氮处理;
所述超滤膜装置(6)、反渗透膜装置(7)共同对脱氮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过滤净化分别形成过滤水和废水浓缩液,并将废水浓缩液导入至缓冲水箱(8)中;
所述缓冲水箱(8)用于将废水浓缩液泵送至短程反硝化反应器(2)与原水共同参与下一周期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双膜法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程反硝化反应器(2)设有第一进水口(2.1)、第一排水口(2.2)、第一取样口(2.3)、第一回流口(2.4)、第一排空管(2.5)、加热装置(2.6)、第一搅拌器(2.7)和pH实时监测装置(2.8);
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4)设有第三进水泵(4.1)、第二进水口(4.2)、第二排空管(4.3)、第二回流口(4.4)、第二取样口(4.5)、第二排水口(4.6)、第三排水口(4.7)、三相分离器(4.8)、加热装置(4.9)和气袋(4.10);
所述超滤膜装置(6)设有第四进水泵(6.1)、第三进水口(6.2)和第四排水口(6.3);所述反渗透膜装置(7)设有第五进水泵(7.1)、第四进水口(7.2)、第五排水口(7.3)和第三回流口(7.4);
所述原水箱(1)通过第一进水泵(1.1)与短程反硝化反应器(2)的第一进水口(2.1)相连,所述原水箱(1)通过第二进水泵(1.2)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4)的第二进水口(4.2)相连;所述短程反硝化反应器(2)的第一排水口(2.2)与第一中间水箱(3)相连,所述第一中间水箱(3)通过第一污泥回流泵(3.1)与所述短程反硝化反应器(2)的第一回流口(2.4)相连,同时所述第一中间水箱(3)的出水端通过第三进水泵(4.1)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4)的第二进水口(4.2)相连;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4)的第三排水口(4.7)与第二中间水箱(5)相连,所述第二中间水箱(5)通过第二污泥回流泵(5.1)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4)的第二回流口(4.4)相连;所述超滤膜装置(6)的第三进水口(6.2)通过第四进水泵(6.1)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4)的第二排水口(4.6)、第二中间水箱(5)的出水端相连,所述超滤膜装置(6)的第四排水口(6.3)通过第五进水泵(7.1)与反渗透膜装置(7)的第四进水口(7.2)相连;所述反渗透膜装置(7)的第三回流口(7.4)与缓冲水箱(8)相连,所述反渗透膜装置(7)的第五排水口(7.3)与过滤液出水处相连;所述缓冲水箱(8)通过第六进水泵(8.1)与短程反硝化反应器(2)的第一进水口(2.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双膜法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4)的第二排水口(4.6)与第二中间水箱(5)出水口汇合并通过分流阀与排放处相连。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娟,李佩凝,常高峰,张宇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城建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