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桶无废水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662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桶无废水净水器,包括通过管道顺次连接的PP棉过滤器、颗粒活性炭过滤器、压缩活性炭过滤器、水泵、膜过滤器及后置活性炭过滤器,还包括有第一单向阀、稳压阀、低压开关、进水电磁阀、第二单向阀、高压开关、储水桶、冲洗阀及节水桶。与传统净水器不同的是,当打开市政自来水总阀,关闭生活水龙头及纯水龙头,机器工作产水纯水和浓水,纯水进入储水桶储存起来,浓水排入节水桶与桶内的自来水混合,并与自来水再进行制水循环,而当打开生活水龙头时,浓水与自来水的混合水又可作为生活用水使用,以此实现制作纯水时浓水不必排出,成为循环水被多次提纯,且被自来水稀释后被合理利用,从而达到无废水排放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桶无废水净水器
本技术涉及净水
,尤其涉及一种双桶无废水净水器。
技术介绍
近些年,为了提高饮用水的水质和安全性,越来越多的净水装置进入千家万户,家用净水器是一种供家庭使用的净水设备,可24小时供用户自取饮用净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饮用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净水器的普及也越来越广。净水器是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技术核心为滤芯装置中的过滤膜,目前主要技术来源于反渗透膜和纳滤膜两种。反渗透膜(RO)的膜孔径仅有0.0001微米,能截留水中的各种无机盐离子、胶体物质和大颗粒物质,能够有效去除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及病毒,从而获取安全的饮用水,可以进一步保障饮用水安全。纳滤膜(NF)是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膜孔径为纳米级(0.001微米),对溶质的截留性能介于超滤膜和反渗透膜之间,对二价及以上的离子,以及分子量超过200的有机物等特定的溶质具有较高的去除率。现有的净水器,在制备净水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产生浓水的问题。例如,传统的反渗透净水器的纯废水比为1:3,即产生1L纯水的同时也伴随着3L浓水的产生,大部分净水器用户会选择将其直接排放,特别是小型的家用、商用净水器,其原水是自来水,经过一次净化过滤产生的浓水的水质并非比原水差,还有利用的价值,还可以进一步被利用,若将浓水当废水直接排放,不仅会增加净水成本,而且对水资源来说也是一种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双桶无废水净水器,能实现在制作净水的过程中浓水不必排出,达到无废水排放的功能,从而节约净水成本、节约水资源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桶无废水净水器,包括通过管道顺次连接的PP棉过滤器、颗粒活性炭过滤器、压缩活性炭过滤器、水泵、膜过滤器及后置活性炭过滤器,所述净水器还包括有第一单向阀、稳压阀、低压开关、进水电磁阀、第二单向阀、高压开关、储水桶、冲洗阀及节水桶。所述PP棉过滤器与原水管路相连接,且通过稳压阀、第一单向阀与自来水总阀相连接,所述颗粒活性炭过滤器与PP棉过滤器之间连接有低压开关,所述压缩活性炭过滤器与水泵之间连接有进水电磁阀。所述膜过滤器的净水出口连接有净水出水管,净水出水管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二单向阀及高压开关,所述高压开关后净水出水管分为两路,一路连接有储水桶,另一路通过后置活性炭过滤器与纯水龙头相连接。所述膜过滤器的浓水出口连接有浓水出水管,浓水出水管沿水流方向设有冲洗阀,所述冲洗阀后浓水出水管分为两路,一路经节水桶与所述稳压阀的进水管相连通,一路与生活水龙头相连接。所述净水器还包括有电控装置,所述低压开关、进水电磁阀、高压开关与冲洗阀分别与所述电控装置电性连接。其中,所述PP棉过滤器中的PP棉滤芯的过滤精度为5μm,用以阻挡水中的铁锈、泥沙等大颗粒物质。其中,所述膜过滤器中的滤芯包括反渗透膜滤芯或纳滤膜滤芯,能够有效的滤除水中的细菌、病毒、有机物及胶体等。其中,所述储水桶及节水桶皆为压力桶。其中,所述低压开关为压力可调式低压开关,高压开关为压力可调式高压开关。其中,所述冲洗阀为可18秒自动冲洗的智能冲洗电磁阀。由于本技术一种双桶无废水净水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所述净水器包括PP棉过滤器、颗粒活性炭过滤器、压缩活性炭过滤器、水泵、膜过滤器及后置活性炭过滤器,实现五级过滤净水;与传统净水器不同的是,当打开市政自来水总阀,关闭生活水龙头及纯水龙头,插上机器电源后,机器工作产水纯水和浓水,纯水进入储水桶储存起来,浓水排入节水桶与桶内的自来水混合,并与自来水再进行制水循环,而当打开生活水龙头时,浓水与自来水的混合水又可作为生活用水使用,以此实现制作纯水时浓水不必排出,成为循环水被多次提纯,且被自来水稀释后被合理利用,从而达到无废水排放的功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双桶无废水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双桶无废水净水器的电路控制原理图。附图标记包括:1.自来水总阀;2.第一单向阀;3.稳压阀;4.PP棉过滤器;5.低压开关;6.颗粒活性炭过滤器;7.压缩活性炭过滤器;8.进水电磁阀;9.水泵;10.膜过滤器;11.冲洗阀;12.节水桶;13.生活水龙头;14.第二单向阀;15.高压开关;16.储水桶;17.后置活性炭过滤器;18.纯水龙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桶无废水净水器,包括通过管道顺次连接的PP棉过滤器4、颗粒活性炭过滤器6、压缩活性炭过滤器7、水泵9、膜过滤器10及后置活性炭过滤器17,所述净水器还包括有第一单向阀2、稳压阀3、低压开关5、进水电磁阀8、第二单向阀14、高压开关15、储水桶16、冲洗阀11及节水桶12。所述PP棉过滤器4与原水管路相连接,且通过稳压阀3、第一单向阀2与自来水总阀1相连接,所述颗粒活性炭过滤器6与PP棉过滤器4之间连接有低压开关5,所述压缩活性炭过滤器7与水泵9之间连接有进水电磁阀8。所述膜过滤器10的净水出口连接有净水出水管,净水出水管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二单向阀14及高压开关15,所述高压开关15后净水出水管分为两路,一路连接有储水桶16,另一路通过后置活性炭过滤器17与纯水龙头18相连接。所述膜过滤器10的浓水出口连接有浓水出水管,浓水出水管沿水流方向设有冲洗阀11,所述冲洗阀11后浓水出水管分为两路,一路经节水桶12与所述稳压阀3的进水管相连通,一路与生活水龙头13相连接。所述净水器还包括有电控装置,所述低压开关5、进水电磁阀8、高压开关15与冲洗阀11分别与所述电控装置电性连接。所述PP棉过滤器4中的PP棉滤芯的过滤精度为5μm,用以阻挡水中的铁锈、泥沙等大颗粒物质。所述膜过滤器10中的滤芯包括反渗透膜滤芯或纳滤膜滤芯,能够有效的滤除水中的细菌、病毒、有机物及胶体等有害物质。所述储水桶16及节水桶12皆为压力桶,所述低压开关5为压力可调式低压开关,高压开关15为压力可调式高压开关,所述冲洗阀11为可18秒自动冲洗的智能冲洗电磁阀。更详细的解释说明如下:以75G的家用净水器为例,市政自来水通过第一单向阀分两路一路沿管路进入到节水桶,一路经过稳压阀3,使进水压力稳定后,通过PP棉过滤器4过滤掉水中的铁锈、泥沙等大颗粒物质,水压高于0.1MPa时,低压开关5打开,水流经过颗粒活性炭过滤器6、压缩活性炭过滤器7,去除掉水中的余氯、异味及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进水电磁阀8打开,由于冲洗阀11为可18秒自动冲洗的智能冲洗电磁阀,故净水器打开的18s内,冲洗阀11是完全打开的,水流经过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桶无废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顺次连接的PP棉过滤器、颗粒活性炭过滤器、压缩活性炭过滤器、水泵、膜过滤器及后置活性炭过滤器,所述净水器还包括有第一单向阀、稳压阀、低压开关、进水电磁阀、第二单向阀、高压开关、储水桶、冲洗阀及节水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桶无废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顺次连接的PP棉过滤器、颗粒活性炭过滤器、压缩活性炭过滤器、水泵、膜过滤器及后置活性炭过滤器,所述净水器还包括有第一单向阀、稳压阀、低压开关、进水电磁阀、第二单向阀、高压开关、储水桶、冲洗阀及节水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桶无废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P棉过滤器与原水管路相连接,且通过稳压阀、第一单向阀与自来水总阀相连接,所述颗粒活性炭过滤器与PP棉过滤器之间连接有低压开关,所述压缩活性炭过滤器与水泵之间连接有进水电磁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桶无废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过滤器的净水出口连接有净水出水管,净水出水管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二单向阀及高压开关,所述高压开关后净水出水管分为两路,一路连接有储水桶,另一路通过后置活性炭过滤器与纯水龙头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桶无废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过滤器的浓水出口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李传琦董平蔡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水杯子分质供水工程有限公司南京水联天下海水淡化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