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发生器配件,属于臭氧制取技术领域,包括臭氧发生器配件主体、壳体及电源线,臭氧发生器配件主体设置在壳体内部,壳体包括冷挤压金属壳身和冷挤压金属底座,冷挤压金属壳身与冷挤压金属底座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于冷挤压金属外壳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在进气口处设置有流速调节阀,出气口处设置有气管接头;冷挤压金属底座的底部镶嵌有磁性体,磁性体与底端盖密封连接,且磁性体的下端面与底端盖的底端面齐平;电源线的一端与臭氧发生器配件主体的控制单元电连接,另一端与插头连接,电源线上设置电源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流速调节阀来控制气源气体进入量,进而控制臭氧浓度和臭氧产量,适用多样空间环境。磁性底座,方便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臭氧发生器配件
本技术涉及臭氧制取
,具体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配件。
技术介绍
臭氧具有较强的消毒和灭菌作用,因此臭氧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种领域上。如公共场所(档案管、图书馆、宾馆、饭店、娱乐场所、厕所及企事业单位和家庭的室内消毒净化空气等,对档案、图书、文件、工具等用品有消毒灭菌的功效);医院或制药厂(更衣室、实验室、手术室、病房、制剂室、手术器械、隔离衣、无菌车间等场所的消毒菌。是药厂、保健食品厂、医院进行GMP标准认证,消毒除菌,净化空气的得力帮手)。食品饮料业(车间、无菌室、更衣室、库房及生产器具等消毒杀菌,是广大食品厂进行HACCP标准生产,净化空气,杀菌消毒的有力保障);养殖业(室内养鸡、动物饲养、无菌接种、栽培等除臭消毒、杀菌净化空气);库房(粮食、禽蛋、中草药、水果、蔬菜、肉制品、水产品等空气消毒、防腐保鲜)其它各行业凡是室内空气需要消毒杀菌,消除异味防霉保鲜的均可用臭氧消毒杀菌机处理)。在常温常压下,臭氧稳定性较差,可自行分解为氧气。臭氧易于分解无法存储,需现场制取现场使用特殊的情况下可进行短时间的存储,所以凡是能用到臭氧的场所均需使用臭氧发生器。但现有臭氧发生器存在体积大,重量较重,安装不便等缺点,同时现有的臭氧发生器各种场所之间通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臭氧发生器配件,通过设置在臭氧发生器配件进气口处的流速调节阀来控制气源气体进入量,进而控制臭氧浓度和臭氧产量,可根据需求用于不同类型空间环境,能够适应各种场所。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臭氧发生器配件,包括臭氧发生器配件主体、壳体及电源线,所述臭氧发生器配件主体设置在壳体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冷挤压金属壳身和冷挤压金属底座,冷挤压金属壳身为一端敞口的半封闭管状结构,并在冷挤压金属壳身的敞口端设置有内螺纹,于冷挤压金属壳身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在进气口处设置有流速调节阀,出气口处设置有气管接头;所述冷挤压金属底座包括座身和底端盖,座身为上下两端均敞口的圆柱状结构,座身的上端部设置有内螺纹,座身的上部通过螺纹接头与冷挤压金属壳身的敞口端螺纹连接,同时在螺纹接头处涂覆有螺纹锁固剂;底端盖设置在座身的下端敞口处并与其密封连接,底端盖内镶嵌有磁性体,磁性体与底端盖密封连接,且磁性体的下端面与底端盖的底端面齐平;所述电源线的一端穿过冷挤压金属底座的座身与臭氧发生器配件主体的控制单元电连接,电源线的另一端与插头连接,并在电源线上设置电源开关。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挤压金属壳身为一端敞口的半封闭冷挤压铝合金圆管,并在圆管外部设置有沿轴向布置的凸棱,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位于凸棱上。所述冷挤压金属壳身的外径为35mm,高度为180m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挤压金属底座为冷挤压铝合金圆柱形管体。所述冷挤压金属底座的外径为60.5mm,高度为60mm。所述的臭氧发生器配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臭氧发生器配件主体的控制单元电联接的指示灯。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技术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1、采用冷挤压金属壳体,体积小,重量轻,耐压性强,便于携带、安装。2、通过设置在臭氧发生器配件进气口处的流速调节阀来控制气源气体进入量,进而控制臭氧浓度和臭氧产量,从而适用多样空间环境。3、磁性底座,方便安装。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理解本技术,并不构成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臭氧发生器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臭氧发生器配件工作过程原理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臭氧发生器配件装配图一。图4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臭氧发生器配件装配图二。图5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臭氧发生器配件装配图三。图6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臭氧发生器配件装配图四。图中:1-冷挤压金属壳身;2-冷挤压金属底座;3-流速调节阀;4-气管接头;5-磁性体;6-电源线;7-电源开关;8-气管;9-气泡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参照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实施方式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图3、图4、图5及图6所示,臭氧发生器配件,包括臭氧发生器配件主体、壳体及电源线6,所述臭氧发生器配件主体设置在壳体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冷挤压金属壳身1和冷挤压金属底座2,冷挤压金属壳身1为一端敞口的半封闭管状结构,并在冷挤压金属壳身1的敞口端设置有内螺纹,于冷挤压金属壳身1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在进气口处设置有流速调节阀3,出气口处设置有气管接头4;所述冷挤压金属底座2包括座身和底端盖,座身为上下两端均敞口的圆柱状结构,座身的上端部设置有内螺纹,座身的上部通过螺纹接头与冷挤压金属壳身1的敞口端螺纹连接,同时在螺纹接头处涂覆有螺纹锁固剂;底端盖设置在座身的下端敞口处并与其密封连接,底端盖内镶嵌有磁性体5,磁性体5与底端盖密封连接,且磁性体5的下端面与底端盖的底端面齐平;所述电源线6的一端穿过冷挤压金属底座2的座身与臭氧发生器配件主体的控制单元电连接,电源线6的另一端与插头连接,并在电源线6上设置电源开关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挤压金属壳身1为一端敞口的半封闭冷挤压铝合金圆管,并在圆管外部设置有沿轴向布置的凸棱,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位于凸棱上。所述冷挤压金属壳身1的外径为35mm,高度为180m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挤压金属底座2为冷挤压铝合金圆柱形管体。所述冷挤压金属底座2的外径为60.5mm,高度为60mm。上述的臭氧发生器配件还包括与臭氧发生器配件主体的控制单元电联接的指示灯。请参照图3、图4、图5及图6,臭氧发生器配件的工作前的安装步骤:第一步,安装与流速调节阀3连通的气管8,作为气源气体进气管;第二步,气管接头4处安装与其连通的气管8,作为臭氧出气管,如放入液体中,在臭氧出气管的气管8端部设置有气泡石9;第三步,接通电源观察臭氧发生器配件的指示灯是否亮;第四步,切断电源,将步骤一中的进气管与气源相连;第五步,如放入液体中请按此步骤安装,如不需要放入液体中请忽略此步骤,将作为臭氧出气管的气管8和气泡石9放入液体槽中;第六步,将冷挤压金属底座2放在金属支撑面上,磁性体5吸附在金属支撑面上对臭氧发生器配件进行固定。臭氧发生器配件工作原理说明:气源气体通过流速调节阀3进入臭氧发生器配件的壳体内部,经臭氧发生器配件主体作用后产生臭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臭氧发生器配件,包括臭氧发生器配件主体、壳体及电源线(6),所述臭氧发生器配件主体设置在壳体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冷挤压金属壳身(1)和冷挤压金属底座(2),冷挤压金属壳身(1)为一端敞口的半封闭管状结构,并在冷挤压金属壳身(1)的敞口端设置有内螺纹,于冷挤压金属壳身(1)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在进气口处设置有流速调节阀(3),出气口处设置有气管接头(4);所述冷挤压金属底座(2)包括座身和底端盖,座身为上下两端均敞口的圆柱状结构,座身的上端部设置有内螺纹,座身的上部通过螺纹接头与冷挤压金属壳身(1)的敞口端螺纹连接,同时在螺纹接头处涂覆有螺纹锁固剂;底端盖设置在座身的下端敞口处并与其密封连接,底端盖内镶嵌有磁性体(5),磁性体(5)与底端盖密封连接,且磁性体(5)的下端面与底端盖的底端面齐平;所述电源线(6)的一端穿过冷挤压金属底座(2)的座身与臭氧发生器配件主体的控制单元电连接,电源线(6)的另一端与插头连接,并在电源线(6)上设置电源开关(7)。/n
【技术特征摘要】
1.臭氧发生器配件,包括臭氧发生器配件主体、壳体及电源线(6),所述臭氧发生器配件主体设置在壳体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冷挤压金属壳身(1)和冷挤压金属底座(2),冷挤压金属壳身(1)为一端敞口的半封闭管状结构,并在冷挤压金属壳身(1)的敞口端设置有内螺纹,于冷挤压金属壳身(1)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在进气口处设置有流速调节阀(3),出气口处设置有气管接头(4);所述冷挤压金属底座(2)包括座身和底端盖,座身为上下两端均敞口的圆柱状结构,座身的上端部设置有内螺纹,座身的上部通过螺纹接头与冷挤压金属壳身(1)的敞口端螺纹连接,同时在螺纹接头处涂覆有螺纹锁固剂;底端盖设置在座身的下端敞口处并与其密封连接,底端盖内镶嵌有磁性体(5),磁性体(5)与底端盖密封连接,且磁性体(5)的下端面与底端盖的底端面齐平;所述电源线(6)的一端穿过冷挤压金属底座(2)的座身与臭氧发生器配件主体的控制单元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凯,潘新愿,张焕林,吴涛,
申请(专利权)人:和龙双昊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