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振动筛下料斗的物料流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053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振动筛下料斗的物料流化装置,包括进气口(1)、第一气室(2)、碳化硅层(3)、防护层(4)、第二气室(5),所述进气口(1)一端与外部压缩风管相连,另一端与第一气室(2)联通,第一气室(2)与第二气室(5)之间设有碳化硅层(3)和防护层(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能够利用空压风提高物料流动速度、有效改善物料堆积情况的装置,达到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及降低作业环境安全风险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振动筛下料斗的物料流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使物料流化的装置领域,涉及一种利用空压风提高物料流动速度、有效改善物料堆积情况的装置。
技术介绍
精矿上料系统中振动筛下料仓主要收纳从振动筛筛出的符合生产技术要求的小粒度精矿,再将精矿引至皮带输送机。因湿精矿未脱出水分,粘度较大,容易粘结在下料仓仓壁上,需操作人员定时清理。在清理过程中,料仓内粉尘过大,若仓壁有大面积积料时,操作人员需要进入料仓内进行清理,涉及受限空间作业,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物料处于动态流化环境的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应用于振动筛下料斗的物料流化装置,包括进气口(1)、第一气室(2)、碳化硅层(3)、防护层(4)、第二气室(5),所述进气口(1)一端与外部压缩风管相连,另一端与第一气室(2)联通,第一气室(2)与第二气室(5)之间设有碳化硅层(3)和防护层(4);压缩风依次通过第一气室(2)、碳化硅层(3)、防护层(4),最终从第二气室(5)进入料仓。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的装置能够使物料在下料仓内迅速下落至料仓底部皮带输送机上,使物料不再大面积堆积在仓壁上,操作人员可在仓外通过清灰口手持工具完成清理作业,消除作业安全风险,提高作业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物料流化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振动筛下料斗的物料流化装置,包括进气口1、第一气室2、碳化硅层3、防护层4、第二气室5,所述进气口1一端与外部压缩风管相连,另一端与第一气室2联通,第一气室2与第二气室5之间设有碳化硅层3和防护层4;压缩风管与进气口连接后,压缩风依次通过第一气室2、碳化硅层3、防护层4,最终从第二气室5将压缩风鼓入料仓内。进入料仓的湿精矿在压缩风形成的流化环境中沉降至料仓下部皮带输送机上,减少附着在仓壁上的精矿量,有效遏制仓壁堆积精矿。工作中,在振动筛开车前,打开流化装置进气管线进口阀门,根据上料系统给料量,调节通入空压风风压,从而控制鼓入料仓内的压缩风量,既能有效遏制精矿在仓壁上堆积,还合理利用能源,压缩成本。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局限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启示下,还可以做出其它等同改进,均可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都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振动筛下料斗的物料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口(1)、第一气室(2)、碳化硅层(3)、防护层(4)、第二气室(5),所述进气口(1)一端与外部压缩风管相连,另一端与第一气室(2)联通,第一气室(2)与第二气室(5)之间设有碳化硅层(3)和防护层(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振动筛下料斗的物料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口(1)、第一气室(2)、碳化硅层(3)、防护层(4)、第二气室(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睿吴海云董旭张燕白介兴刘泽荣许登祥曹涛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