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上应急救生装置
本技术属于救生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水上应急救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开始变得丰富多彩,旅游探险、出海垂钓等户外活动越来越普及,人们可能遇到的危险也在成倍增加,其中落水遇险是最常见也是最危险险情之一,即使会游泳的人也很难在水中长期漂浮,伴随着体温的流失,造成能量短缺,身体活力降低,人们的体力会急剧下降,虽然人们会提前准备好一些救生设备以备不时之需,但在事发突然的情况下,一般这些设备都起不到作用。目前市场上不乏有一些自胀式的救生设备,其能够在落水时充气形成救生圈以自救,但这些自胀式救生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其中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救生设备的外壳无法被胀开,最终导致救生衣不能展开;二、救生设备中的气胀装置被救生衣层层包裹,水无法流入气胀装置启动自胀功能;三、自胀装置对救生衣的充气量有限,随着等待救援时间的推移,救生衣内的气会慢慢流失直到无法支撑人体漂浮于水面;四、救生设备中的气胀装置不能被直观察觉,故无法判断气胀装置是否有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上应急救生装置,包括一下壳体(1)、一罩设在下壳体(1)上的上壳体(2)、一设置在下壳体(1)内的救生衣(3)和一安装在救生衣(3)上的气胀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与上壳体(2)的左右两侧面上分别通过一对卡扣(5)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2)在对应于气胀装置(4)的安装位置处构成有一气胀装置固定腔(21),该气胀装置固定腔(21)的一侧壁体上开设有一贯通下壳体(1)且与气胀装置(4)相对的进水孔(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应急救生装置,包括一下壳体(1)、一罩设在下壳体(1)上的上壳体(2)、一设置在下壳体(1)内的救生衣(3)和一安装在救生衣(3)上的气胀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与上壳体(2)的左右两侧面上分别通过一对卡扣(5)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2)在对应于气胀装置(4)的安装位置处构成有一气胀装置固定腔(21),该气胀装置固定腔(21)的一侧壁体上开设有一贯通下壳体(1)且与气胀装置(4)相对的进水孔(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胀装置(4)包括一与救生衣充气连接的连接座(41)、一与连接座(41)一端固定连接的感应阀(42)和一与连接座(41)另一端连接的压缩气瓶(43);所述的气胀装置固定腔(21)包括一与连接座(41)相配合的连接座腔(211)、一与连接座腔(211)连通并与感应阀(42)相配合的感应阀腔(212)和一与连接座腔(211)连通并与压缩气瓶(43)相配合的综合腔(213),所述的进水孔(22)开设在感应阀腔(212)一端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上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救生衣(3)上延伸有一吹气管(31),该吹气管(31)与压缩气瓶(43)一起并排放置于综合腔(213)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上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体(2)在对应于连接座(41)的位置处开设有一观察口(214),该观察口(214)的周围朝向连接座腔(211)的一侧突设有一组限位柱(2141),所述的观察口(214)上从连接座腔(211)一侧盖设有一透明盖板(215),该透明盖板(215)的周围开设有一组与限位柱(2141)相配合的限位孔(2151);所述连接座(41)在朝向观察口(214)的一侧设置有一状态检视口(4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上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41)的一侧构成有一手动气胀开关(45),该手动气胀开关(45)上连接有一拉绳(451),该拉绳(451)向后延伸并穿出下壳体(1)和上壳体(2);所述下壳体(1)的后侧面在靠近于上边沿处开设有一拉绳下让位槽(15),所述上壳体(2)的后侧面并相对于拉绳下让位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晓燕,林德坤,
申请(专利权)人:高田体育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