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404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摄像镜头,包括透镜和用来收容并固持该透镜的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进一步包括光吸收装置,此光吸收装置设置于透镜一侧。(*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摄像镜头,尤指一种可消除鬼影的摄像镜头。
技术介绍
近年来,以数字相机为代表的摄像装置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其所拍摄影像的品质亦得到了较大提高。然而,在现有摄像装置中,部分入射光线并非直接通过折射后进入影像传感器,而是在透镜的表面经过反射与折射后到达影像传感器并形成杂讯,通常将此杂讯称为“鬼影”。请参照图1,现有的成像镜头8通常包括镜筒80、多个透镜82和光阑802,镜筒80用来收容并固持多个透镜82,其通常是由刚性物质(如金属)制成,光阑802用以限定成像范围。实际使用时,一部分入射光线90通过多个透镜直接折射后在成像面7上形成影像,而另一部分入射光线90在各透镜的表面经过多次复杂的反射与折射后在成像面7上形成鬼影,鬼影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所拍摄影像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镜头,此摄像镜头可以有效减弱所拍摄影像中存在的鬼影。本技术的摄像镜头包括镜筒、多个透镜和多个光吸收膜,其中该透镜依次收容并固持在镜筒的内部,镜筒是由刚性材质(如金属)制成,光吸收膜是由黑色物质(如碳粉)与粘性物质混合制成且表面呈黑色,其设置在多个透镜的表面边缘。本技术的摄像镜头的光吸收膜也可采用光吸收装置代替,其中该光吸收装置是由黑色材质制成,其固持于镜筒的侧壁并依次设置在透镜的一侧。与现有的摄像装置相比较,此摄像镜头可使得多余的反射光线被大部分吸收因而减弱所拍摄影像中存在的鬼影。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摄像镜头的内部结构及光路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摄像镜头第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及光路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摄像镜头第一实施例的透镜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摄像镜头第二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及光路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摄像镜头第二实施例的光吸收装置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2所示,本技术摄像镜头1的第一实施例包括镜筒10、光阑102、多个透镜12及多个光吸收膜14。其中多个透镜12包括透镜12a、透镜12b、透镜12c,其依次收容并固持在镜筒10的内部,镜筒10是由刚性材质(如金属)制成,光阑102设置在多个透镜12之前,此光阑102用来限定成像范围。结合参照图3所示,本技术的光吸收膜14是由黑色物质(如碳粉)与粘性物质混合制成且表面呈黑色,其涂布于多个透镜12的背光面边缘,形成环状涂布区域120,由涂布区域120所围成的部分为有效区域122,此有效区122是可透光区域。使用时,入射光线20依次穿过透镜12a、透镜12b、透镜12c的有效区域122,大部分光线在成像面16上形成影像,由于光线同时伴随反射,因此小部份光线会在透镜12b、透镜12c以及成像面的入射表面分别产生反射光线202、反射光线204及反射光线206,由于光吸收膜14呈黑色,而黑色物质具吸收光线的特性,故反射光线202、反射光线204及反射光线206入射到光吸收膜14上时将大部分被吸收,因此避免了大量反射光线进入到成像面16后形成鬼影。参照图4所示,本技术摄像镜头1的第二实施例包括镜筒10、光阑102、多个透镜12及多个光吸收装置18。其中多个透镜12包括透镜12a、透镜12b、透镜12c,其依次收容并固持于镜筒10的内部,镜筒10是由刚性材质(如金属)制成,光阑102设置在多个透镜12之前,此光阑102用来限定成像范围。结合参照图5所示,光吸收装置18是厚度极薄的圆环,且由黑色材质制成,光线可穿过圆环的中空部份。此光吸收装置18固持于镜筒10的侧壁并依次设置于透镜12a、透镜12b、透镜12c的背光面。使用时,入射光线20依次穿过透镜12a、透镜12b、透镜12c的有效区域122并产生反射光线202、反射光线204及反射光线206,与技术第一实施例相同,多个光吸收装置18可吸收大部分反射光线,最终避免了大量反射光线进入到成像面16后形成鬼影。可以理解,本技术摄像镜头1并不受透镜数量的限制,此外,为进一步提高吸收反射光的能力,可在透镜两面均涂上光吸收膜14或在每个透镜的两侧均设置一光吸收装置18,由此可吸收部分多次反射的光线;另外,光吸收膜14并不局限于涂布的方法,也可采用镀膜或粘贴的方法,只需选用黑色材质的薄膜即可;此外,可在有效区域122上镀一多层抗反射式薄膜(Multi-layer Anti-Reflection Coating),由于此薄膜具有单向透光的特性,即入射光可穿过而反射光被大部份吸收,由此可更好的防止鬼影的发生。权利要求1.一种摄像镜头,包括透镜和用来收容并固持该透镜的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进一步包括光吸收装置,此光吸收装置设置于透镜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是由刚性材质制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材质为金属。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进一步包括一用于限定成像范围之光阑。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吸收装置为设置在透镜之表面边缘的光吸收膜。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吸收膜是由黑色物质与粘性物质混合而成,且光吸收膜的设置区域呈环状。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物质为碳粉。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未设置光吸收膜之部份镀有一多层抗反射式薄膜。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吸收装置为固持在镜筒侧壁的黑色圆环。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的背光面镀有一多层抗反射式薄膜。专利摘要一种摄像镜头,其包括镜筒、透镜及光吸收膜,其中该镜筒用以收容固持该透镜,该光吸膜呈黑色并设置于透镜的表面边缘,其可有效消除镜筒内透镜表面的光反射所造成的鬼影。文档编号G02B7/02GK2651768SQ0327450公开日2004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11日专利技术者李俊佑, 蔡明江, 江宗韦, 陈杰良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佑蔡明江江宗韦陈杰良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