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车游板调整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0255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台车游板调整定位装置,属于冶金行业烧结设备检修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钢轨(2)和支撑板(11)分别固定在底座(1)上,上板(5)呈水平状态固定在支撑板(11)上,上板(5)的两端分别设有定位套(7),上板(5)的中间设有多个调整套(10),调整板(6)上设有与定位套(7)和调整套(10)相配合的定位杆(8)和调整杆(9),调整板(6)上的定位杆(8)和调整杆(9)分别插入上板(5)上的定位套(7)和调整套(10)内,调整杆(9)和调整套(10)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实现台车游板的精准定位,降低安全事故和设备事故,有效的减少烧结漏风率,提高烧结矿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台车游板调整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台车游板调整定位装置,属于冶金行业烧结设备检修

技术介绍
钢铁企业铁前系统的烧结生产是将粉状含铁原料、溶剂、燃料进行混匀,然后均匀的布在台车上点燃,在抽风的作用下自上而下的燃烧产生一定量的液相,并与其它未熔矿石颗粒作用,冷却后粘接成块的过程。漏风率是制约烧结生产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外烧结机台车游板均采用吊挂形式于台车本体上,其是否与滑道充分结合是控制台车本体漏风的唯一因素,因此,游板吊挂位置定位的精准程度是决定烧结系统漏风的主要因素。游板的调整都是台车上线生产运转时利用人工进行调整,由于台车运转且环境高温,对调整后的游板无法准确固定,经常造成掉游板卡台车的设备事故,同时存在对工作人员轧伤和烫伤的重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台车游板调整定位装置,能够实现台车游板的精准定位,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台车游板调整定位装置,包含底座、钢轨、加强筋板、上板、调整板、定位套、定位杆、调整杆、调整套和支撑板,钢轨和支撑板分别固定在底座上,支撑板的两侧设有多个加强筋板,上板呈水平状态固定在支撑板上,上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定位套,上板的中间设有多个调整套,调整板上设有与定位套和调整套相配合的定位杆和调整杆,调整板上的定位杆和调整杆分别插入上板上的定位套和调整套内,调整板上的定位杆和上板上的定位套滑动连接,调整板上的调整杆和上板上的调整套螺纹连接。调整板上的调整杆设有外螺纹,上板上的调整套设有内螺纹。所述上板和调整板均为矩形板,调整板位于上板的上面。所述支撑板两侧的加强筋板分别与底座、上板和支撑板焊接在一起。所述钢轨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台车车轮相配合的台车限位。采用本技术,首先通过调整杆使调整板水平上升到一定高度,然后将所需要维修的台车整体放置于该装置上,通过调整台车体上的游板吊挂调整螺母,使游板垂直向下移动,直至游板下面与调整板上面完全接触后将游板调整螺母锁固即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装置能够在线下维修时精准的定位台车游板的悬挂位置,杜绝了安全事故和设备事故,有效的减少烧结漏风率,提高烧结矿的产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左视图;图3为调整板未调整到位时的示意图;图4为调整板调整到位时的示意图;图中:底座1、钢轨2、台车限位3、加强筋板4、上板5、调整板6、定位套7、定位杆8、调整杆9、调整套10、支撑板11、台车车轮12、游板13、吊挂游板固定的调整螺母1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1、2,一种台车游板调整定位装置,包含底座1、钢轨2、加强筋板4、上板5、调整板6、定位套7、定位杆8、调整杆9、调整套10和支撑板11,钢轨2和支撑板11分别固定在底座1上,支撑板11的两侧设有多个加强筋板4,上板5呈水平状态固定在支撑板11上,上板5的两端分别设有定位套7,上板5的中间设有多个调整套10,调整板6上设有与定位套7和调整套10相配合的定位杆8和调整杆9,调整板6上的定位杆8和调整杆9分别插入上板5上的定位套7和调整套10内,调整板6上的定位杆8和上板5上的定位套7滑动连接,调整板6上的调整杆9和上板5上的调整套10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参照附图1、2,底座1为钢板800mm×1300mm×30mm,钢轨2为43KG/m铁轨,长度L=1300mm,焊接于底座1上。台车限位3为组合件两个,分别焊接于钢轨1上面的两端,用于固定台车车轮。加强筋板4为45×264×10的钢板,共六块,分别均布于支撑板11的两侧,并与底座1、上板5和支撑板11进行焊接。上板5为100×1200×10的钢板,分别于两端制作Φ17mm的孔四个,并在下部分别同心焊接定位套7,定位套7为加工件Φ21×Φ17×40的管。同时在上板5的中间位于支撑板11两侧均布制作Φ21mm的孔八个,并在下部同心焊接调整套10,调整套10为带有六角螺母M20×1.5的螺栓。调整板6为100×1200×16的钢板,分别制作与上板5同心的四个Φ17mm和八个Φ21mm的孔。定位杆8为加工件Φ16×80的铁杆四个,一段插入调整板6的Φ17mm的孔内10毫米深位置处,并在上部与调整板6进行焊接为一体,另一端插入定位套7内,从而实现调整板6上下移动的效果。调整杆9为八个六角螺栓-细牙M20×60,与调整套10相配合,可实现通过调整调整杆10对调整板6进行上下和水平调整。支撑板11为264×1200×10的钢板,焊接于底座1上,使其中心与钢轨2的中心距离为505mm。参照附图3,先用扳手调整调整杆9,使调整板6水平上升,升至使其上面与钢轨2上面的垂直距离为150mm,此距离为烧结机滑道与轨道的高度差,然后将所需要维修的台车整体放置于该装置上,通过调整台车体上的游板吊挂调整螺母14(双母M20),使游板13垂直向下移动,直至游板13下面与调整板6上面完全接触后将游板调整螺母14锁固,如附图4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台车游板调整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底座(1)、钢轨(2)、加强筋板(4)、上板(5)、调整板(6)、定位套(7)、定位杆(8)、调整杆(9)、调整套(10)和支撑板(11),钢轨(2)和支撑板(11)分别固定在底座(1)上,支撑板(11)的两侧设有多个加强筋板(4),上板(5)呈水平状态固定在支撑板(11)上,上板(5)的两端分别设有定位套(7),上板(5)的中间设有多个调整套(10),调整板(6)上设有与定位套(7)和调整套(10)相配合的定位杆(8)和调整杆(9),调整板(6)上的定位杆(8)和调整杆(9)分别插入上板(5)上的定位套(7)和调整套(10)内,调整板(6)上的定位杆(8)和上板(5)上的定位套(7)滑动连接,调整板(6)上的调整杆(9)和上板(5)上的调整套(10)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台车游板调整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底座(1)、钢轨(2)、加强筋板(4)、上板(5)、调整板(6)、定位套(7)、定位杆(8)、调整杆(9)、调整套(10)和支撑板(11),钢轨(2)和支撑板(11)分别固定在底座(1)上,支撑板(11)的两侧设有多个加强筋板(4),上板(5)呈水平状态固定在支撑板(11)上,上板(5)的两端分别设有定位套(7),上板(5)的中间设有多个调整套(10),调整板(6)上设有与定位套(7)和调整套(10)相配合的定位杆(8)和调整杆(9),调整板(6)上的定位杆(8)和调整杆(9)分别插入上板(5)上的定位套(7)和调整套(10)内,调整板(6)上的定位杆(8)和上板(5)上的定位套(7)滑动连接,调整板(6)上的调整杆(9)和上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广范兰涛贾玉千司新国杨义国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