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数控转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212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工位数控转台,包括电机和转台工位,所述转台工位包括转台箱体、蜗轮、双导程蜗杆和顶盖,所述双导程蜗杆和蜗轮啮合连接,所述转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的蜗杆固定座和可移动的蜗杆移动座,所述蜗杆固定座内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蜗杆移动座内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双导程蜗杆包括螺旋段、移动段和滑动段,所述螺旋段在双导程蜗杆的中心,移动段在螺旋段的一侧,滑动段在螺旋段的另一侧,所述滑动段穿过第一通孔与蜗杆固定座在周向上转动连接并且在轴向上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段穿过第二通孔与蜗杆移动座在周向上转动连接并且在轴向上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快速调节双导程蜗轮蜗杆啮合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数控转台
本技术涉及机床零部件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多工位数控转台。
技术介绍
随着数控机床领域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控转台正向着精度更高、精度保持性更好的方向发展。为实现上述性能,双导程蜗轮蜗杆副已经广泛的应用到该领域,该结构“间隙可补偿”的特点使得数控机床的精度以及精度保持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但由于该结构是纯粹的滑动摩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然会因磨损导致蜗轮蜗杆副啮合间隙增大,从而严重影响数控转台的精度,造成整个机床的停机检修。目前由于数控转台生产厂商设计的结构复杂,调整繁琐。当前,双导程蜗轮蜗杆副的间隙补偿调整都是由生产厂商专业技术人员调整,采用蜗杆轴系拆卸后,测量各个零件尺寸,然后将调整垫片取下,经过磨床磨削后重新装配,费时费力,且经常造成生产延误。因此如何快速补偿蜗轮蜗杆副啮合间隙,成为横亘在众多用户面前的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快速调节双导程蜗轮蜗杆啮合间隙的多工位数控转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工位数控转台,包括电机和转台工位,所述转台工位包括转台箱体、蜗轮、双导程蜗杆和顶盖,所述双导程蜗杆和蜗轮啮合连接,所述转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的蜗杆固定座和可移动的蜗杆移动座,所述蜗杆固定座内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蜗杆移动座内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双导程蜗杆包括螺旋段、移动段和滑动段,所述螺旋段在双导程蜗杆的中心,移动段在螺旋段的一侧,滑动段在螺旋段的另一侧,所述滑动段穿过第一通孔与蜗杆固定座在周向上转动连接并且在轴向上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段穿过第二通孔与蜗杆移动座在周向上转动连接并且在轴向上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蜗杆固定座与滑动段之间设置第一滚动轴承,滑动段穿过第一滚动轴承并且在轴向上滑动连接,所述蜗杆移动座与移动段之间设置有第二滚动轴承。进一步所述移动段靠近螺旋段的一侧设置有定位轴肩,所述移动段远离螺旋段的一侧设置有锁紧螺母。进一步所述锁紧螺母与蜗杆移动座之间设置有第一推力滚针轴承,所述定位轴肩与蜗杆移动座之间设置有第二推力滚针轴承。进一步所述移动段远离螺旋段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段,所述锁紧螺母设置于螺纹段上,所述锁紧螺母与螺纹段螺纹连接。进一步所述蜗杆移动座的顶部设置有腰型槽,所述腰型槽内设置有螺钉,所述转台箱体顶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钉设置在螺纹孔内。进一步所述转台工位至少设置2个,所述相邻转台工位之间设置有联轴器,相邻转台工位的双导程蜗杆通过联轴器连接传递动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把双导程蜗杆设置于蜗杆固定座和蜗杆移动座内,双导程蜗杆相对于蜗杆移动座在轴向方向上固定连接,在调节双导程蜗轮蜗杆的啮合间隙时,通过移动蜗杆移动座,带动双导程蜗杆在轴向上移动,实现快速调节双导程蜗轮蜗杆的啮合间隙,并且本技术为一种多工位数控转台,相邻转台工位通过联轴器接连,每个转台工位的调节都为独立调节,可根据每个转台工位的实际情况来调节啮合间隙,调节单个转台工位的啮合间隙不影响其他转台工位的啮合间隙。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多工位数控转台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多工位数控转台的俯视图(去掉顶盖);图3为图1的剖视图A-A;图4为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B;图5为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C;图6为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D;图7为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E;图8为本技术所述的蜗杆移动座的立体结构图;图9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数控转台的立体结构图(去掉顶盖)。图中标记为:1、电机;2、转台工位;21、双导程蜗杆;211、螺旋段;212、滑动段;213、移动段;214、定位轴肩;215、螺纹段;22、蜗轮;25、蜗杆固定座;26、蜗杆移动座;261、第二通孔;262、腰型槽;263、螺钉;27、转台箱体;28、联轴器;29、锁紧螺母;3、顶盖;41、第一滚动轴承;42、第二滚动轴承;43、第二推力滚针轴承;44、第一推力滚针轴承。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技术所述的双导程蜗杆是具有蜗杆的齿厚从一端到另一端均匀地逐渐增厚或减薄的特性,当使用过程中造成蜗轮蜗杆的间隙变大,可用轴向移动蜗杆的方法来消除或调整啮合间隙,这样就可以调整蜗轮蜗杆的间隙达到最佳状态。结合图1至图9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数控转台进行简单讲解。一种多工位数控转台,包括电机1和转台工位2,所述转台工位2包括转台箱体27、蜗轮22、双导程蜗杆21和顶盖3,所述双导程蜗杆21和蜗轮22啮合连接,所述转台箱体27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的蜗杆固定座25和可移动的蜗杆移动座26,所述蜗杆固定座25内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蜗杆移动座26内设置有第二通孔261,所述双导程蜗杆21包括螺旋段211、移动段213和滑动段212,所述螺旋段211在双导程蜗杆21的中心,移动段213在螺旋段211的一侧,滑动段212在螺旋段211的另一侧,所述滑动段212穿过第一通孔与蜗杆固定座25在周向上转动连接并且在轴向上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段213穿过第二通孔261与蜗杆移动座26在周向上转动连接并且在轴向上固定连接。在调整双导程蜗轮22蜗杆的啮合间隙时,先使多工位数控转台停止工作,然后打开顶盖3,移动转台箱体27顶部的蜗杆移动座26,带动双导程蜗杆21在轴向方向上移动,实现快速调节双导程蜗轮22蜗杆的啮合间隙。优选的,所述蜗杆固定座25与滑动段212之间设置第一滚动轴承41,滑动段212穿过第一滚动轴承41并且在轴向上滑动连接,第一滚动轴承41能够使滑动段212相对于蜗杆固定座25作周向转动,并且滑动段212与第一滚动轴承41为非过盈配合,使滑动段212能够在第一滚动轴承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数控转台,包括电机和转台工位,所述转台工位包括转台箱体、蜗轮、双导程蜗杆和顶盖,所述双导程蜗杆和蜗轮啮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的蜗杆固定座和可移动的蜗杆移动座,所述蜗杆固定座内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蜗杆移动座内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双导程蜗杆包括螺旋段、移动段和滑动段,所述螺旋段在双导程蜗杆的中心,移动段在螺旋段的一侧,滑动段在螺旋段的另一侧,所述滑动段穿过第一通孔与蜗杆固定座在周向上转动连接并且在轴向上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段穿过第二通孔与蜗杆移动座在周向上转动连接并且在轴向上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数控转台,包括电机和转台工位,所述转台工位包括转台箱体、蜗轮、双导程蜗杆和顶盖,所述双导程蜗杆和蜗轮啮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的蜗杆固定座和可移动的蜗杆移动座,所述蜗杆固定座内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蜗杆移动座内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双导程蜗杆包括螺旋段、移动段和滑动段,所述螺旋段在双导程蜗杆的中心,移动段在螺旋段的一侧,滑动段在螺旋段的另一侧,所述滑动段穿过第一通孔与蜗杆固定座在周向上转动连接并且在轴向上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段穿过第二通孔与蜗杆移动座在周向上转动连接并且在轴向上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数控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固定座与滑动段之间设置第一滚动轴承,滑动段穿过第一滚动轴承并且在轴向上滑动连接,所述蜗杆移动座与移动段之间设置有第二滚动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工位数控转台,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明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天合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