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手式打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21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打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机械手式打磨机构,其包括机械手和打磨装置,所述机械手设置有活动臂,所述打磨装置设置于活动臂的前端部;所述打磨装置包括固定座、设置于固定座上的研磨装置、设置于固定座上的去披锋组件、设置于固定座上的锉刀组件以及设置于固定座上的抛光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机械手驱动打磨装置拟人动作以实现自动化打磨,由此代替传动的人工打磨方式,从而提高工件的打磨效率、降低打磨成本和保证工件的打磨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手式打磨机构
本技术涉及打磨设备
,尤其是指一种机械手式打磨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产品打磨是采用人工来进行加工操作,人工打磨的方式不能保证产品打磨后的一致性,效率比较低下。此外,采用人工进行打磨,具有不定性,工人劳动强度大,容易出现工作疲劳、打磨质量较差等现象,不易保证加工后的产品表面毛刺去除干净,产品也会出现不一致;同时,人工打磨的劳动成本也较高。该缺陷十分明显,亟需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的机械手式打磨机构,其通过机械手驱动打磨装置拟人动作以实现自动化打磨,由此代替传动的人工打磨方式,从而提高工件的打磨效率、降低打磨成本和保证工件的打磨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械手式打磨机构,其包括机械手和打磨装置,所述机械手设置有活动臂,所述打磨装置设置于活动臂的前端部;所述打磨装置包括固定座、设置于固定座上的研磨装置、设置于固定座上的去披锋组件、设置于固定座上的锉刀组件以及设置于固定座上的抛光装置。其中的,所述固定座呈矩形状,所述固定座的前侧面设置有用于供研磨装置容置的研磨容置腔。进一步的,所述研磨装置包括设置于研磨容置腔内的研磨驱动器和设置于研磨驱动器的输出端的研磨砂纸,所述研磨驱动器用于驱动研磨砂纸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去披锋组件包括设置于固定座的后侧面的第一夹持座、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夹持座上的去披锋刀批和设置于去披锋刀批的刀头,所述第一夹持座包括与固定座的后侧面连接的第一固定块和与第一固定块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一夹持块彼此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半圆槽,两个第一半圆槽围设成用于供去披锋刀批容置的第一容置槽。进一步的,所述抛光装置包括设置于固定座的左侧面或右侧面的第二夹持座、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夹持座上的抛光组件,所述第二夹持座包括与固定座的左侧面或右侧面连接的第二固定块和与第二固定块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和第二夹持块彼此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半圆槽,两个第二半圆槽围设成用于供抛光组件容置的第二容置槽。进一步的,所述抛光组件包括气动打磨机和设置于气动打磨机的输出端的抛光头。进一步的,所述锉刀组件包括可拆卸地设置于固定座的后侧面的固定件和可拆卸地设置于固定件上的锉刀。其中的,所述机械手为六轴机械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械手式打磨机构,其结构简单紧凑,运行稳定可靠,机械手驱动打磨装置拟人动作以实现自动化打磨,由此代替传动的人工打磨方式,从而提高工件的打磨效率、降低打磨成本和保证工件的打磨质量;同时,打磨装置设置有多种打磨工具,由此使得本技术能够在一个周期时间内对工件实施多种的打磨工序,进一步地提高工件的打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打磨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打磨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机械手;12、打磨装置;101、前侧面;102、左侧面;103、后侧面;104、研磨容置腔;121、固定座;122、研磨装置;123、去披锋组件;124、锉刀组件;1241、固定件;1242、锉刀;125、抛光装置;13、第一夹持座;131、第一固定块;132、第一夹持块;133、第一半圆槽;14、第二夹持座;141、第二固定块;142、第二夹持块;143、第二半圆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械手11式打磨机构,其包括机械手11和打磨装置12,所述机械手11设置有活动臂,所述打磨装置12设置于活动臂的前端部;所述打磨装置12包括固定座121、设置于固定座121上的研磨装置122、设置于固定座121上的去披锋组件123、设置于固定座121上的锉刀组件124以及设置于固定座121上的抛光装置125。具体地,所述机械手11为六轴机械臂。在实际应用中,机械手11的活动臂可以呈多轴方向动作,由此活动臂便能够带动打磨装置12实现模拟人工的打磨动作;活动臂的动作能够带动固定座121上的研磨装置122对工件进行砂纸打磨工序,活动臂的动作能够带动固定座121上的锉刀组件124对工件的侧面进行打磨处理,活动臂的动作能够带动固定座121上的抛光装置125对工件的侧面进行抛光处理。本技术的结构简单紧凑,运行稳定可靠,机械手11驱动打磨装置12拟人动作以实现自动化打磨,由此代替传动的人工打磨方式,从而提高工件的打磨效率、降低打磨成本和保证工件的打磨质量;同时,打磨装置12设置有多种打磨工具,由此使得本技术能够在一个周期时间内对工件实施多种的打磨工序,进一步地提高工件的打磨效率。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座121呈矩形状,所述固定座121的前侧面101设置有用于供研磨装置122容置的研磨容置腔104。作为优选的,所述研磨装置122包括设置于研磨容置腔104内的研磨驱动器和设置于研磨驱动器的输出端的研磨砂纸,所述研磨驱动器用于驱动研磨砂纸转动。研磨容置腔104的设计,以便于研磨装置122的拆装更换和维护。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去披锋组件123包括设置于固定座121的后侧面103的第一夹持座13、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夹持座13上的去披锋刀批和设置于去披锋刀批的刀头,所述第一夹持座13包括与固定座121的后侧面103连接的第一固定块131和与第一固定块131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夹持块132,所述第一固定块131和第一夹持块132彼此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半圆槽133,两个第一半圆槽133围设成用于供去披锋刀批容置的第一容置槽。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夹持块132的将去披锋刀批压持在第一固定块131上。该结构的设计,一方面能够对去披锋刀批进行稳固地夹持,另一方面能够便于对去披锋刀批的更换和维护。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抛光装置125包括设置于固定座121的左侧面102或右侧面的第二夹持座14、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夹持座14上的抛光组件,所述第二夹持座14包括与固定座121的左侧面102或右侧面连接的第二固定块141和与第二固定块141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夹持块142,所述第二固定块141和第二夹持块142彼此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半圆槽143,两个第二半圆槽143围设成用于供抛光装置125容置的第二容置槽。第二夹持座14的作用跟第一夹持座13的作用是相同的,在这里不再赘述。作为优选的,所述抛光装置125包括气动打磨机和设置于气动打磨机的输出端的抛光头。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锉刀组件124包括可拆卸地设置于固定座121的后侧面103的固定件1241和可拆卸地设置于固定件1241上的锉刀1242。该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手式打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手和打磨装置,所述机械手设置有活动臂,所述打磨装置设置于活动臂的前端部;所述打磨装置包括固定座、设置于固定座上的研磨装置、设置于固定座上的去披锋组件、设置于固定座上的锉刀组件以及设置于固定座上的抛光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手式打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手和打磨装置,所述机械手设置有活动臂,所述打磨装置设置于活动臂的前端部;所述打磨装置包括固定座、设置于固定座上的研磨装置、设置于固定座上的去披锋组件、设置于固定座上的锉刀组件以及设置于固定座上的抛光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手式打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呈矩形状,所述固定座的前侧面设置有用于供研磨装置容置的研磨容置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械手式打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装置包括设置于研磨容置腔内的研磨驱动器和设置于研磨驱动器的输出端的研磨砂纸,所述研磨驱动器用于驱动研磨砂纸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械手式打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披锋组件包括设置于固定座的后侧面的第一夹持座、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夹持座上的去披锋刀批和设置于去披锋刀批的刀头,所述第一夹持座包括与固定座的后侧面连接的第一固定块和与第一固定块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会赵辉龙任晓朋李宗飞周郭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东运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