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柱千斤顶拉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20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立柱千斤顶拉缸机包括:底箱、第一支撑架、滑动架、第三支撑架、固定板、支撑座和拉拽机构,沿着底箱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装有平行的滑道,在底箱一端的滑道上固定有第一支撑架,在靠近底箱另一端的滑道上至少固定有二个沿着滑道的长度方向相隔的第三支撑架,在每个第三支撑架上装有一支撑座,支撑座将缸外套和活塞杆支撑起来,在底箱内装有一个平行于其一端的固定板,滑动架装在固定板和第一支撑架之间的滑道上,滑动架通过连接套与活塞杆的一端固定在一起,拉拽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架相连,拉拽机构带动滑动架沿着滑道移动,将活塞杆从缸外套中拉出,它解决了超长立柱拉缸作业中所须拉拽油缸长、机器尺寸大、占地面积广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柱千斤顶拉缸机
本技术涉及了一种立柱千斤顶拉缸机,它用于液压支架立柱千斤顶的中缸、活柱及活塞杆的拆卸。
技术介绍
液压支架立柱千斤顶在拆解时,一般先上拆缸机对导向套进行旋转拆解(导向套为半环、缸盖结构的则可以不上拆缸机直接拆解),然后从缸体后腔注液,将中缸、活柱及活塞杆进行推出来。考虑到升井的立柱千斤顶腔体内残留乳化液体,采用后腔注液推出的方法进行拆解,会导致腔体内的乳化液体及新注的液体在中缸、活柱及活塞杆被推出与缸体分离时大量流出,不利于收集,造成环境污染。另外,采用后腔注液的方法进行拆解时,如果中缸、活柱及活塞杆与缸体之间存在轻微别卡的情况下,在两者被推出分离的瞬间会存在后腔压力瞬间释放的冲击力,存在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液压支架立柱千斤顶拆卸困难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立柱千斤顶拉缸机,它实现了液压支架立柱千斤顶的中缸、活柱及活塞杆与缸体分离的安全、高效和环保。为了完成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立柱千斤顶拉缸机,它包括:底箱、第一支撑架、滑动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柱千斤顶拉缸机,它包括:底箱(3)、第一支撑架(1)、滑动架(8)、第三支撑架(15)、固定板(13)、支撑座(16)和拉拽机构,其特征在于:沿着底箱(3)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装有平行的滑道(14),在底箱(3)一端的滑道(14)上固定有第一支撑架(1),在靠近底箱(3)另一端的滑道(14)上至少固定有二个沿着滑道(14)的长度方向相隔的第三支撑架(15),在每个第三支撑架(15)上装有一支撑座(16),支撑座(16)将缸外套(22)和活塞杆(21)支撑起来,在底箱(3)内装有一个平行于其一端的固定板(13),滑动架(8)装在固定板(13)和第一支撑架(1)之间的滑道(14)上,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柱千斤顶拉缸机,它包括:底箱(3)、第一支撑架(1)、滑动架(8)、第三支撑架(15)、固定板(13)、支撑座(16)和拉拽机构,其特征在于:沿着底箱(3)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装有平行的滑道(14),在底箱(3)一端的滑道(14)上固定有第一支撑架(1),在靠近底箱(3)另一端的滑道(14)上至少固定有二个沿着滑道(14)的长度方向相隔的第三支撑架(15),在每个第三支撑架(15)上装有一支撑座(16),支撑座(16)将缸外套(22)和活塞杆(21)支撑起来,在底箱(3)内装有一个平行于其一端的固定板(13),滑动架(8)装在固定板(13)和第一支撑架(1)之间的滑道(14)上,滑动架(8)通过连接套(9)与活塞杆(21)的一端固定在一起,拉拽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架(8)相连,拉拽机构带动滑动架(8)沿着滑道(14)移动,将活塞杆(21)从缸外套(22)中拉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柱千斤顶拉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拽机构包括:油缸(24)、动力活塞(25)、连接板(5)、第一动滑轮(6)、第二动滑轮(7)、第一拉绳(4)、第二拉绳(18)、第一定滑轮(2)、第二定滑轮(17)和第三定滑轮(12),油缸(24)、动力活塞(25)、连接板(5)、第一动滑轮(6)、第二动滑轮(7)、第二定滑轮(17)和第三定滑轮(12)装在固定板(13)和第一支撑架(1)之间的底箱(3)里,油缸(24)固定在底箱(3)一端或固定板(13)上,动力活塞(25)一端从油缸(24)中伸出并固定在连接板(5)上,在连接板(5)上固定有第一动滑轮(6)和第二动滑轮(7),第一拉绳(4)的一端固定在底箱(3)一端上,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动滑轮(6)、固定在底箱(3)一端上的第二定滑轮(17)和固定在第一支撑架(1)上的第一定滑轮(2),与滑动架(8)的一侧相连,第二拉绳(18)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板(13)上,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二动滑轮(7)和固定在固定板(13)上的第三定滑轮(12),与滑动架(8)的另一侧相连,第一拉绳(4)之间相互平行或垂直,第二拉绳(18)之间相互平行,第一拉绳(4)和第二拉绳(18)相互平行且平行于滑道(1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柱千斤顶拉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滑轮(2)在第二定滑轮(17)的正上方,绕过第二定滑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向明叶小森张辉张传友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